统筹编制,绩效工资向这类人员倾斜!此省晒出医改“成绩单”!延时服务,全年365天开诊

2025-01-27 16:10:02

8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

医保资金怎样既保障基层广大群众的利益

又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

自治区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梁丽军介绍,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4年在上林、上思和武宣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同时,出台了我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细则。

实行“总额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医共体成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医防融合,进而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以治疗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助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二是实施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

引导参保人员有序就医

明确在紧密型医共体内双向转诊属于同一医疗过程,上转病人只需支付住院起付线差额部分费用,下转病人不再支付住院起付线费用。

医共体内下级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因医院没有开展相关的检查化验项目而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化验的,按下级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收费,并将该收费计入本次住院医疗费用,执行下级医疗机构的医保报销比例。

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通过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医。

三是落实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

支持各级医疗机构发展

广西已形成有序的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流程,优化挂网采购规则,实现药品在广西应挂尽挂,有效畅通药品进入医院端销售渠道,促使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县域医共体可灵活、便捷的自主选择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既可各成员单位自行单独采购,也可以由医共体牵头医院汇总成员单位需求后统一采购。
2023年我区共开展9批次药品和17批次医用耗材集采,有508个常用药品和52类医用耗材集采结果落地执行,减少群众就医负担超130亿元。
集采节约资金按规定给医疗机构留用,激发医疗机构节约成本、规范诊疗行为的积极性,促进医疗机构发展。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四是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范围,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将远程会诊、心电图诊断、病理诊断、影像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按甲类项目管理,促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

在改革的过程中怎么保障基层医务人员

的薪酬待遇和激发他们积极性?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资福利处处长欧水木表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薪酬管理的难点和关键是管理体系,《实施细则》围绕薪酬统筹和充分赋予医共体收入分配自主权,从而在改革中保障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在薪酬统筹方面:

一是在薪酬管理上打破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界限。
把医共体内的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一个整体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统一纳入本地医共体绩效工资总量分配范围内。

二是落实“两个允许”政策。
根据考核结果和年度收支正结余提取各项基金后核增医共体绩效工资增量,逐步提高医共体工作人员的收入。

三是提高医共体内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待遇。
设立岗位考核津贴,标准为工作人员上年度第十二个月基本工资,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
乡镇工作补贴按照工作人员实际工作地点所在乡镇的标准发放。

在赋予医共体收入分配自主权方面:

一是优化内部分配管理模式。
在核定医共体绩效工资总量内,医共体全体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编制所在单位聘任岗位等级标准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业绩,由医共体自主统筹分配。
在分配中向工作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贡献突出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二是对医共体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实施特殊工资制。
有利于医共体吸引、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活力。
强化医共体自主权,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范围、薪酬形式、薪酬水平由医共体自主确定,实行特殊工资制人员的薪酬单独核定、台账管理,列入医院成本支出项目,计入医共体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或控高线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