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干部射杀16岁少女,罗瑞卿求情,毛主席:走火能打2发?

2024-10-28 08:10:01

1937年10月,随着一声枪响,一红军干部倒下了,他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是被陕甘宁边区最高法院执行枪决。

这名红军干部就是黄克功,16岁参加革命,19岁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跟随毛主席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四渡赤水和夺取娄山关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深受主席的器重。

黄克功作战勇猛而且聪明好学,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成绩优异,曾任军政大学第二期第十五队和第三期第六队队长。

可惜,这样一位优秀的青年才俊,因一位女学员的到来改变了命运。

女学生叫刘茜,来自山西名门望族,其祖父在民国初年曾掌握半个山西的军政大权。

刘茜的外祖父是前清进士,时常将她带在身边,让她从小就增长不少见识。
刘茜在太原市友仁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曾当选为解放先锋队的负责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茜毅然离家弃学,穿过国民党重重封锁线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被分配到黄克功担任大队长的第十五队。

年轻有为的红军旅长黄克功,英武帅气,身经百战屡获战功的经历,让刘茜十分崇拜。

大家闺秀刘茜聪慧活泼、能歌善舞的气质,也深深吸引黄克功的目光。

由此,二人常常在一起交流,关系逐渐密切起来。

不久,陕北公学成立,刘茜随抗大的全体人员拨归陕北公学,黄克功调任抗大第六队队长。

自此,两人常常不能见面,黄克功无法忍受这聚少离多的日子,迫切地想和刘茜结婚。

当时刘茜才16岁,还处在一个充满幻想的年纪,随着两人的交往,双方的家庭出身,文化素养及成长经历不同,在生活习惯,爱好兴趣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让刘茜渐渐开始疏远黄克功。

同时,刘茜在学校免不了经常与其他男同学在一起打球唱歌跳舞,这让黄克功心生嫉妒,加之又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怀疑刘茜另有所爱,从而步步紧逼,这引起刘茜的反感并明确拒绝黄克功的求婚。

黄克功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接受不了失恋,觉得这是人生莫大的耻辱。

这一天,黄克诚将刘茜约到延河畔,想努力挽回刘茜的心,再一次向刘茜求婚。
刘茜毫不犹豫地拒绝使黄克功恼羞成怒,失去理智,拔枪射杀了刘茜。

此事件震惊整个陕甘宁边区乃至全中国。

许多与黄克功并肩作战的老同志流泪惋惜,认为他有功于革命,如果杀了太可惜!

黄克诚本人给毛主席写信,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他抱着侥幸心理,依着过往的战功,祈盼主席能对他网开一面。

陕甘宁边区法院院长雷经天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委婉地表示出要给黄克功一条生路。

时任抗大副校长罗瑞卿痛惜人才,认为黄克功打仗有勇有谋,是红军的骨干力量,觉得是黄克功一时冲动,导致手枪走火误杀了刘茜。

毛主席听后不满,说道:走火能打两发子弹?

公审大会上,黄克功对自己的罪行没有过辩解,只是强调“刘茜悔除婚约是对革命军人的欺骗”,提出一个要求:不希望死在自家法场上,希望给他一挺机关枪,让他死在冲杀敌人的战场上。

最终,黄克功被判死刑立即执行。

临刑前,毛主席派人送来一封亲笔信,要求当着黄克功的面读给他听。
毛主席肯定了黄克功过去的光荣历史,但他也极大地违反党和红军的纪律,罪不容恕,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党和红军铁一般的纪律,是保证革命成功的基石,毛主席挥泪斩爱将,是给全体党员和红军敲响警钟,任何人不得居功自傲,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