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两次救陈赓,二人分别16年后,陈赓为何说不敢去见孙夫人?
宋庆龄和陈赓都是新中国的伟大人物,一位是国家名誉主席,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一位是为新中国革命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十大将之一,二人之间有着特殊的情谊。
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对近代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在革命战争年代,宋庆龄曾经两次救下陈赓,算是他的救命恩人了。
1949年上海解放后,宋庆龄一直在上海居住,老朋友陈赓也在上海。
可有些奇怪的是,陈赓一直不敢去见孙夫人,因为当年自己的诺言没有实现,怕她问起当年的事情,自己不好意思回答。
那么,陈赓当年对宋庆龄承诺了什么事情?
陈赓与宋庆龄最早相识于1923年,当时的陈赓已经小有名气,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参与了孙中山指挥的广州商团暴乱战斗。
一天,孙中山邀请陈赓来办公室,找他谈话,宋庆龄就在边上。
孙中山见到陈赓后很高兴,夸赞他是一个有革命精神的年轻人,视他为“国之希望”。
孙中山很看好陈赓,决定在自己困难的时候资助他一笔钱,用于参加革命。
陈赓将这笔钱交给了共产党组织,一分没有私藏,全部当作党的经费使用了。
1925年的华阳战役,蒋介石打了败仗,险些丧命,在最危险的时候,陈赓在腿部受伤的情况下,劝蒋介石不要放弃,背着他跑出好几里,到达一条河边后,连忙找到了一条船,把蒋介石放在船舱里。
蒋介石暂时脱险后,陈赓又带着腿伤跑了一百余公里,向何应钦求救。
陈赓在战场上的表现很快被传开了,宋庆龄对他很是钦佩,又多了一份担忧,心想:陈赓这么不顾死活地跑,不会落下什么毛病吧。
自从宋庆龄第一次与陈赓接触,对他印象特别好,之后陈赓两次有难,她都倾力相救。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同年,我党发起了南昌起义,陈赓在战斗中腿部中弹,受了重伤。
为了去上海治病,陈赓耗时两个多月,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牛惠霖骨科医院。
起初医院的负责人牛惠霖见陈赓中了枪伤,来路又不明,拒绝为他治疗。
陈赓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后,牛惠霖觉得这个名字耳熟,想起了宋庆龄曾经提起过,便打电话向她求证。
宋庆龄得知陈赓在自己表哥牛惠霖那里,拜托他一定要将陈赓的伤治好。
在宋庆龄的帮助下,牛惠霖不仅接受了为陈赓治病,而且十分细心,原本需要被截肢处理的腿,在牛医生的高超技术的诊治下,恢复了健康,保住了这双腿。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宋庆龄的帮忙,牛惠霖医生恐怕不是很愿意去全力救治被“通缉”的陈赓,不想给自己惹上麻烦。
好在宋庆龄欣赏陈赓,选择出手相助,让牛医生尽最大努力。
1933年,因为叛徒的出卖,陈赓在上海被捕,在监狱里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据陈赓的夫人傅涯回忆,当时丈夫陈赓与廖承志、罗登贤等同志被关押在帝国主义租界的巡捕房。
在狱中,面对严刑拷打,陈赓表现得非常镇定,坚决不说一句有关于中共的机密,宁死不屈。
宋庆龄得知此事,她不顾自身安全,带着许多记者亲自前往关押陈赓的租界巡捕房,声称要去探视廖承志、罗登贤、陈赓等人。
租界巡捕房的人碍于宋庆龄的影响力和地位,没有再对陈赓等人动用酷刑,一番操作下,巡捕房将陈赓引渡到了上海市公安局。
这下,陈赓被营救的难度增加了,因为那是蒋介石控制的地盘。
为了营救陈赓,宋庆龄不仅联合黄埔军校的同学联合发表了声明,而且当面指责蒋介石忘恩负义,没有廉耻之心,竟要杀自己的救命恩人。
蒋介石被宋庆龄说得词穷了,无法辩驳她的话了。
在宋庆龄的一番声讨下,陈赓在监狱里的待遇好了很多,蒋介石对陈赓也没再起杀心,对他的关押也稍微放松了一些。
一天,宋庆龄前去探望陈赓,向他传递了外面同志营救自己的计划。
当时,陈赓就在宋庆龄面前保证:将来一定要带二十万大军向您报到。
几天后,陈赓在外面同志的接应下,顺利逃了出去。
陈赓能脱险,宋庆龄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他的救命恩人。
自宋庆龄第二次救下陈赓后,二人下一次见面的时候,已经过去了16年了。
在十六年内,陈赓经历成长了很多,成为我军最优秀的高级将领之一,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上海解放后,负责后勤工作的同志与宋庆龄闹出了一点小误会,市长陈毅非常重视这件事,想让陈赓出面解释一下。
当时陈赓就在上海公干,陈毅找他说明了事情的原委,请他前往宋庆龄家中替自己表达歉意,顺便与老友见见面。
没想到,陈赓有些推脱,对陈毅说:我不好意思去见孙夫人呀。
陈毅不解,陈赓解释道:当年我在上海的时候,向孙夫人保证要带二十万兵向她报到,如今还没有做到呀,所以有些不好意思。
陈毅一听,哈哈笑了起来,对陈赓说:你现在指挥的部队七七八八加起来也差不多快二十万了,可以了呀。
陈赓一听摇摇头,笑着说:我不会吹牛皮的呀!实际上,陈赓说的是玩笑话,他很乐意替陈毅拜访一下宋庆龄,一来叙叙旧,二来消除一下误会。
陈赓动作迅速,没过几天就去拜见了宋庆龄,二人一见面,很是亲切。
宋庆龄果然没有忘记当年陈赓的承诺,笑着问他:陈赓,你现在也是解放军高级干部了,带多少兵呀。
陈赓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也就二十万吧。
宋庆龄看了一眼陈赓,笑着说:黄埔四期的林彪带兵七八十万了呢。
陈赓一听,气氛有些尴尬:“他进步比我快嘛!”开开玩笑后,宋庆龄与陈赓叙叙旧,谈了一些正事,到了饭点,二人在一起吃了饭,聊得很愉快。
对陈赓来说,宋庆龄是他一生中的贵人,二人之间的革命情谊也很深。
如果当年没有宋庆龄的多次帮助,陈赓恐怕会遇到一定的危险,新中国的建设会少了一个大才。
作为师母,宋庆龄对陈赓还是很关照的,担心他的身体健康情况。
很可惜,陈赓因革命期间过度操劳,受过重伤,于1961年3月16日逝世,享年58岁。
陈赓逝世,宋庆龄非常伤心,在写给好友的信中说:我伤心至极,我感到心力交瘁。
为什么好人总是在英年谢世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