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临终前,提出请求欲安葬北京,邓小平得知后连下2道命令

2025-01-17 16:10:01

对贺子珍来说,1937年负气出走,远赴苏联,离开毛主席,那是她一生中做的最冲动,最后悔的一件事。

革命战争时期,贺子珍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与毛主席结为夫妻,在革命最困难的岁月里,两人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艰难的时光。

贺子珍与毛主席感情破裂,双方都有责任,可贺子珍没有冷静下来解决矛盾,冲动之下选择离开,这个决定给她和毛主席都带来了伤害。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贺子珍大部分时间在上海休养,不能去北京,更不能去见毛主席。
1984年4月,贺子珍临终前,向组织提出请求,死后安葬在北京。

上海市委和中央办公厅不敢擅自做主,上报邓小平,邓小平得知贺子珍的请求后,连下两道命令,究竟是哪两道命令?

贺子珍在上海

贺子珍是1937年离开延安,远赴苏联的,在苏联的十年里,贺子珍过得很艰辛,一度被关进疯人院,备受折磨。

十年后,也就是1947年,贺子珍终于能回国了,带着李敏和毛岸英一起,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回国初期,贺子珍等人在东北工作生活,1947年在沈阳财政厅任处长,次年还参加了劳动大会,全心全意投入革命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毛主席同意,贺子珍、李敏、毛岸青三人踏上进京之路。
半路上,贺子珍受到阻力,有人将她拦下,不让贺子珍回京。

当时毛主席已经再婚了,到底是谁阻拦贺子珍,想必能猜到答案。
贺子珍与毛主席分别十余年,二人虽已经不是夫妻了,但感情还是很深的,尤其是贺子珍,她一直希望能再见毛主席一面。

无奈之下,贺子珍只得前往上海,哥哥贺敏学在那里工作,这样能够妥善安置她。
从贺子珍来到上海之初,上海市委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从住房、医疗、日常生活,全部安排到位,给予她优厚的待遇。

上海市委专门成立了医疗小组,配备了护士和护工,全程监控贺子珍的身体健康情况。
凭借贺子珍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和她曾经的身份,完全有资格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上海市一位老领导聊起往事,贺子珍来上海初,毛主席打电话给陈毅,专门提到了贺子珍,毛主席说:贺子珍在上海的开销,从我的稿费里支付。

毛主席这句话说明他还是非常关心贺子珍的,即便不方便见面,还是要尽一份责任,这就是伟人的胸怀。
对此,陈毅请毛主席放心,表示上海还是能养得起一个贺子珍的。

在上海定居时期,贺子珍安静、低调,这让她躲过了那段艰难时期,在某些人眼里,贺子珍已经构不成威胁了,自然而来把她遗忘了。

直到1979年6月,全国形势好转后,贺子珍重新出现在政坛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一职。
贺子珍高兴极了,脸上充满喜悦,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对贺子珍来说,忍辱负重几十年,获得党中央的认可,给予应有的荣誉,无疑能宽慰她的心灵。

贺子珍的请求

1976年毛主席病逝,听闻这个消息,贺子珍备受打击,呆呆坐在电视机旁边,看着北京群众追悼毛主席的镜头。

1979年8月,贺子珍向组织提出请求,希望到北京去瞻仰毛主席遗容,去天安门看看。
自从贺子珍回国后,一直没有去过北京,她的请求合情合理,组织自然同意了。

9月3日,组织派遣专机,接贺子珍进京。
专机在北京降落,因为贺子珍身体不适,很快就被安排进医院休息,可为了能尽快瞻仰毛主席遗容,贺子珍不顾身体情况,提出要求尽快去毛主席纪念堂。

在女儿李敏等人的搀扶下,贺子珍终于站在毛主席的遗体前,洒下一串热泪。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感情、恩恩怨怨,随着人的故去,一切都成为了过去,留下来的,只有对美好感情的回忆。

来到北京后,贺子珍的心情大好,身体健康有明显好转。
期间邓颖超,康克清、曾志等红军女战士都登门拜访,与老友团聚,使贺子珍回忆起许往事。

在北京居住不到两年,贺子珍返回上海定居,因为病重长时间住进华东医院治疗。

1984年3月,贺子珍的病情突然恶化,医生护士尽最大努力,终究因为年老体衰,无力回天。
4月初,贺子珍病危,李敏,孔令华、贺敏学等亲属悉数来到上海,送她最后一程。

临终前,贺子珍轻轻握着哥哥贺敏学的手,强撑着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哥,我怕不行了,想向组织提个要求,我死后,能不能葬在北京某个地方。

贺敏学看着妹妹难过的样子,一边流泪一边点头,宽慰道:好的,好的,我知道了,你的要求不过分,相信组织会同意的。

4月19日下午5时,贺子珍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
根据贺子珍的遗愿,贺敏学向中央报告了妹妹的请求。

关于贺子珍安葬在何地?由于她与毛主席的关系,有着特殊性,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不好决定,上报了邓小平。

邓小平非常敬重贺子珍,对她提出的要求做了特别指示,下了两道命令:

其一,贺子珍病逝,中央领导人要送花圈

其二,贺子珍的骨灰放在八宝山公墓一室

邓小平的两道命令,无疑是给贺子珍极大的尊重和殊荣,这也是党中央对贺子珍一生的肯定,给予她最高的敬意。

4月25日,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为贺子珍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邓小平,杨尚昆、聂荣臻、康克清等领导人送上花圈。
在贺子珍的灵前,千余人鞠躬垂泪,深切告别。
贺子珍的遗体火化后,送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放在一室,与曾经的战友一起长眠。

贺子珍陪伴了毛主席生活了十年,为中国的革命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牺牲。
她是伟大而又平凡的女性,是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1984年走完了她坎坷的一生,值得被人民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