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女将张琴秋,因在毛主席画像边写了8个字,晚年蒙冤跳楼而死

2024-11-07 08:10:01

众多红军女战士中,为人熟知的有贺子珍、邓颖超、蔡畅、康克清等人,她们大多数从事机要、秘书、妇女这方面的工作,职务并不高,也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

张琴秋就不一样了,她是红军杰出的女将领,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是我国第一代女部长,在政府部门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五十年代初,张琴秋听取毛主席的内部报告时,在毛主席画像边写了8个字,后来成了她“反党”的证据,被逼的跳楼自杀了。

文武双全的红军女将军

1924年4月,张琴秋在杨之华等人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党员之一。
张琴秋有文化,读过大学,当过代课老师,1931年来到鄂豫皖苏区参加工作,在一所军事学校担任政治部主任。

起初,大家对张琴秋的能力存疑,她用实际行动,给学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次学校早操集合时,张琴秋身穿灰色军装,英姿飒爽出现在操场上,标准的军人姿态和宏亮的口令让大家叹服。

进行政治动员时,张琴秋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全校无人能及,雄辩的口才更是让人信服,得到了全校学员的一致拥戴。

早年,张琴秋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时,就感觉回国后可能会带兵,因此在校内列队训练中很认真,参加过野战演练,学习过营、团级的战术指挥。

张琴秋文武全才,尤其擅长做政治工作,1932年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当时,许世友、陈赓、陈再道等赫赫有名的开国将领,当时都曾是她的部属。

在二十余年的革命战争中,张琴秋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各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其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调任纺织工业部,担任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成为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

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张琴秋已经脱下军装,离开一线部队在地方工作,没有参加此次授衔。
众所周知,李贞是新中国唯一的女将军,如果张琴秋参加授衔的话,以她在革命战争时期担任过的军职和资历,完全有可能授中将或者上将军衔。

遭受迫害坠楼而亡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在纺织工业部领导工作了近二十年,为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那个供给制年代的部长,可以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张琴秋知道国家还很贫穷,拒绝一些特殊的待遇,只留下了纺织工业部配备的司机和汽车,那也是为了工作需要。

张琴秋担心身边人以她的名义向组织要东西,对他们说:你们一定要记住,凡是制度规定没有的,一定不能伸手去要,够用了就不要去领,尽量为国家省点钱。

工作期间,张琴秋身居高位不忘深入基层,与普通群众打成一片。
在粉尘飞扬的工厂车间、在人挤人的大食堂,在八个人挤在一起住的工人宿舍,都有她的身影。

1960年,组织派张琴秋去上海国棉厂蹲点,在工厂附近的大宾馆里为她安排了舒适的住所。
张琴秋坚决要住车间,与工人在一起吃住,对身边的人说:国家困难时期,能省就省,工人同志比我们辛苦,我们有什么可以特殊的呢!

张琴秋身为部级高官,主管纺织工业,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先,个人利益为后,一位令人钦佩的好干部。
大运动时期,张琴秋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监禁迫害,遭到惨无人道的批斗和折磨。

所谓莫须有的罪名,指的是五十年代初,毛主席在一次报告中,讲到有些人“夜郎自大,好大喜功”时,张琴秋觉得这句话有道理,部门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把这八个字写在笔记本扉页毛泽东像的边上。

当时,部门领导的笔记本由相关部门统一配备,扉页印有毛泽东像,这是对伟大领袖的崇拜和尊重。
张琴秋写“夜郎自大,好大喜功”八个字的时,并没有在意这个问题,没有一点恶意,而是将毛主席讲的话记录下来,一次普通的笔记而已。

不巧的是,大运动时期,张琴秋的笔记被人从家里翻了出来。
别有用心之人看到张琴秋在毛主席头像旁写了“夜郎自大,好大喜功”这八个字,借题发挥,无中生有,不听张琴秋解释,给她按上了一个“反党分子”的大帽。

1968年4月22日夜晚,张琴秋被折磨得受不了了,轻轻唱起了一首俄国革命战歌后,猛然起身,从窗口纵身跳下身亡,时年64岁。
张琴秋跳楼身亡,那是时代的悲剧,令人遗憾。

革命战争时期,张琴秋是战功赫赫、文武双全的女将军。
建设新中国时期,张琴秋是廉洁奉公,一心为国为民的好部长,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张琴秋的悲剧,那是特殊时代下造成的,为新中国损失这样一位好干部感到遗憾。
1979年6月,组织为张琴秋平反,在悼词中高度评价了她伟大的一生:

张琴秋是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