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凶手沈之岳,窃取军事情报让新四军损失惨重,他结局如何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损失惨重,9000余人在奉命北移的过程中,遭到了国军第三战区七个师,八万余人有预谋地进攻,新四军损失惨重,绝大部分牺牲被俘。
敌人为了消灭新四军,提前制定了计划,这一切都是有预谋进行的。
在全面抗战时期,国军打自己的同胞,这已经破坏了抗日统一战线。
不仅如此,他们还公然诬陷新四军是“叛军”,宣布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对我军实施突袭,军长叶挺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牺牲,损失极大。
新四军战斗力强,为何与敌人遭遇会遭到如此毁灭性的打击呢?除了敌人提前计划部署,兵力多于新四军数倍之外,新四军的军事行动敌人也已经大致了解,再加上突然袭击,造成我军猝不及防。
新四军的情报是被谁出卖的呢?这个人就是沈之岳,他是皖南事变凶手之一。
沈之岳是军统的人,他曾潜入过延安,窃取了关于新四军的情报。
沈之岳的经历有些“传奇”,担任过主席的秘书。
1950年沈之岳逃往台湾,最终结局如何呢?
说起戴笠,那可是国民党特务的头子,深得蒋介石的喜欢。
戴笠办事毒辣,能力强,是蒋介石的一把佩剑,军统在他的管理下,势力遍布全国各地,弄得许多人人心惶惶,生怕遭到了军统方面的暗杀。
沈之岳是戴笠的得意门生,191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早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就读,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一次罢工运动中,作为带头人,被国民党逮捕。
在狱中,沈之岳坦然自若,面对一帮特务,他谎称自己是某高官的亲戚。
那帮特务被沈之岳唬住了,不敢对他造次。
经过查证,特务们发现沈之岳根本就不是什么大官的亲戚,那些身份完全是骗人的。
沈之岳这么一弄,特务们觉得他是一个人才,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应对有方。
很快,戴笠也听说了沈之岳这么一号人,决定亲自找他谈话,有意将沈之岳拉入军统。
起初,沈之岳自己不愿意进军统,戴笠多次与他交谈,态度诚恳,最终被说服。
在戴笠的引荐下,沈之岳加入了军统,负责情报搜集工作,与戴笠本人单线联系。
戴笠为了培养沈之岳的能力,送他进入浙江警官学校学习,进行综合训练。
学习后,沈之岳在戴笠的授意下,打入共产党组织,进行潜伏。
沈之岳与一般特务不同,他学习过马列,早年对我党思想有好感,会说英语和俄语,枪法也很准,最主要的是,沈之岳还善于伪装,很难让人辨出他的特务。
1937年,接收到戴笠的指示,沈之岳奉命打入我党内部。
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沈之岳来到延安后,为我党做了许多艰苦的工作,得到了信任后,申请去延安红军大学学习。
鉴于沈之岳在延安时期的良好表现,他的申请很快就获得通过,跟随一个教授访问团来到延安。
到了延安后,当地的保卫处按照要求,对沈之岳进行了政审。
事先已经做了充分准备的沈之岳,政审方面没有查出明显问题,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在延安,沈之岳算得上是任劳任怨了,表现也十分优秀,逐渐受到了上级的赏识。
在抗大学习期间,得到了社会部部长康生的表扬。
或许是康生的那句话影响力比较大,在抗大学习期间,沈之岳的入党申请也通过了。
起初,沈之岳来延安的主要任务是刺杀主席等领导人,可他觉得时机不成熟,贸然行动恐怕会出事,因此一直没有选择动手。
在抗大毕业后,沈之岳混得也是相当可以,来到了中央机关做一些收发工作,还做过主席的秘书。
可不知道这么回事,进入中央机关工作后的沈之岳很快被主席调走了,或许是领导对他的身份起了疑心,但又没有证据,为了情报的安全,只能这么做了。
据原公安部部长王芳回忆:沈之岳引起了领导的怀疑,因而在1939年派沈之岳到浙江国统区。
当时上级要求他去浙江地区负责收编新四军的工作,那里正好缺干部,沈之岳被派到了第三支队,协助张云逸首长工作。
当然,沈之岳离开中央去浙江工作,还有一种说法是他是浙江人。
沈之岳来到新四军后,他一面替新四军“工作”,一面与戴笠派来的接头人秘密联系,在暗中密布组织,搜集了大量有关于新四军的情报,交给了戴笠。
1941年1月,叶挺率领新四军北上,遭到国军的包围袭击,此事后来据台湾方面说是沈之岳将新四军行军计划告诉了国军,国军预先做了充足的准备,也就是说沈之岳是皖南事变的凶手之一。
皖南事变后,沈之岳并没有立即暴露,而是继续在我军内部工作了一段时间。
一次,沈之岳因为举荐敌后工作人员时不慎暴露了身份,他立即结束潜伏,被迫回到了重庆。
戴笠对沈之岳的能力很欣赏,将他引荐给了蒋介石。
沈之岳立过“大功”,戴笠自然不会亏待他,1941年末,沈之岳被任命为军统局第一处科长,这是他在国民政府第一个见光的职衔。
尽管新四军遭到了敌人的算计,损失很大,但在历史的潮流中,国军依旧败给了我军。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兵败如山倒,沈之岳也和蒋介石一样,逃往台湾。
在台湾,在台湾,沈之岳深受老蒋父子的信任,经常被委以重任,做一些暗杀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
1990年,沈之岳因患病来到北京寻求名医,他拒绝了大陆方面的优待,选择自掏腰包。
沈之岳来到北京后,邓公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他,向他表示了问候,当然,当时两岸已经和解,可以正常来往,邓公此举,主要还是为了统战工作,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归。
结语
沈之岳能获得蒋介石父子和戴笠等人的信任和器重,说明他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沈之岳精通多国语言,枪法又准,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
潜伏延安期间,沈之岳能够几年不被发现,说明他心理素质好,这也是戴笠看中他的原因之一。
可惜的是,能力全面的沈之岳没有成为我军的人才,而是选择了为老蒋这样的独裁者卖命,不得不说走错了路。
1994年,双手沾满我军鲜血的沈之岳在台湾病逝,终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