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任总长由谁担任?毛主席笑言:在青岛的名将该出山了

2025-01-11 08:10:01

1949年10月,中央军委在北京怀仁堂宴会厅召开一次重要的会议,参会代表都是各大军区的军级干部,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谁最适合担任新中国首任总参谋长”。

经过一个多小时候的商讨,最后各大军区选了三个候选人,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对于这样的选择,毛主席并不看好。

这时,身旁的聂荣臻插了一句话:“主席您觉得谁会是最合适人选”?

看到会场所有人将都在看自己,毛主席笑着说了一句:“青岛的名将可以出山了”。

毛主席口中说的这位名将,不是别人,正是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的徐向前,主席之所以看好他,绝不是空口无凭,而是有独到的见解。

徐向前在没入党之前,就讨伐过陈炯明叛乱,北伐战争开始后,徐向前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12师。

1927年3月,徐向前在共产党人杨德魁的介绍下,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受党组织委派,前往武汉南湖兵团担任政治指导员。

在南湖军政大学期间,徐向前做了大量的政治宣传工作,在学校表现突出,党组织便派他前往中央军事学校武汉分校任训导处主任。

在担任训导处主任期间,他联合叶挺的24师击溃夏斗寅的反革命运动,其出色的军事能力很快便崭露出来。

四一二事变后,上海的地下情报中心遭到重创,为重组地下情报网,徐向前联合上海工人赤卫队做大量的群众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上海的情报系统很快得到恢复。

南昌起义爆发前一个月,徐向前就劝张发奎讨伐蒋介石,此时张发奎为维护第二方面军地位,同意徐向前的建议。

等汪精卫叛变后,张发奎的反共情绪也暴露出来,为避免九江的地下党组织遭到张发奎迫害,徐向前联合李立三,做好党委撤离工作。

徐向前从九江撤离后,党中央派他前往鄂豫皖边界从事土地革命,经过他一年多的努力,鄂豫皖地区的社会风貌得到合理改善。

1931年10月,徐向前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在他的指挥下,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的第二次军事围剿。

1933年9月,为掩护中央红军撤离瑞金,徐向前会合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边界转移,蒋介石听闻此事后,立马让四川督军刘湘进行战地包围。

面对敌强我弱现状,徐向前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将敌人引入险峻山谷,凭借有利地形逐层对敌人进行歼灭,经过漫长的激战,最终冲破敌人在川陕边界的四道封锁线。

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担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随刘邓大军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在此过程中,徐向前培养大批群众干部,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新中国各行业栋梁之材。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的指挥非常出色,在他的带领下,我军歼敌25万,解放县城40多座,为全国的大解放做了先前准备。

太原战役期间,由于长期奔波劳累,徐向前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得知此事后,党中央立马安排他到青岛医院疗养。

本以为徐向前的革命生涯会就此中断,没想到在国家百废待兴之际,党中央却让他担任军中要职。

得知要担任总参谋长一职后,徐向前立马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解释自己身体欠佳,恐怕难以胜任,望主席另选贤才。

毛主席没有这个决定,让徐向前安心养病,伤愈后再上任。

毛主席之所以如此重视徐向前,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一、徐向前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在关键性战役中都起到积极作用;

二、徐向前是军事干部中作战周期最长的高级将领之一,从南到北,再从西到东,都有他辉煌的战绩。

三、徐向前有极强的政治组织能力,多次在危难时刻解救中国革命。

像徐向前这样的人,正是国家稀缺的人才,毛主席怎么会不珍惜。
看到毛主席诚意满满,病情稳定后,徐向前前往单位报到,为军队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