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间,19兵团司令黄永胜做了什么?被彭总叫到军部训斥
十大元帅之一的彭总治军很严格,不允许下属在他眼皮子底下犯错误。
作为一军统帅,彭总从严治军,这也没有什么错。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央任命彭总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作为志愿军统帅出兵朝鲜。
在朝鲜,彭总对身边将领们的要求很高,第一次战役期间,38军军长梁兴初因惧怕美国的一个黑人团没有敢让部队冲锋,导致放跑了敌人。
战后,彭总非常生气,训斥梁兴初,整个司令部非常震惊。
实事求是得说,彭总的脾气的确火爆了一些,但他一切都是为了打胜仗,减少部队不必要的损失以及纠正那些不必要的失误,有什么问题都当面讲清楚,从不在背后搞小动作,这也是我们敬重他的一方面。
第二次战役中,被彭总训斥的38军军长梁兴初知耻而后勇,打得非常好,超额完成了志愿军司令部交给他们的任务。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除了梁兴初外,彭老总对其他高级将领也训斥过,时任19兵团司令员黄永胜就是其中之一。
黄永胜在朝鲜因为什么事情遭到彭总训斥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是东北野战军的一员猛将,在林总的统率下,他长期担任主力部队的司令员一职。
论军事素养,黄永胜是东野的名将,为解放东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鉴于黄永胜作战勇猛,即便平日里他在生活作风上存在一些问题,林总依旧十分喜欢他。
抗美援朝战争前夕,中央决定组建志愿军,由原来的38军、39军、40军、42军组建第13兵团,准备随时进入朝鲜战场。
众所周知,原13兵团司令员是黄永胜。
开战前,林总认为黄永胜脾气不太好,或许不能与彭老总很好地合作,因此向中央建议由原15兵团司令员邓华替换他。
与黄永胜一样,邓华也是东北野战军的一员大将,深受林总的器重。
林总让邓华替换黄永胜,从实际情况考虑,觉得邓华在性格方面没有那么强势,与彭总的合作能够更加顺畅一些。
中央在听取林总的意见后,同意了邓华担任13兵团司令员一职,并且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跟随彭老总出征朝鲜。
黄永胜既然被邓华替换了,那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了吗?答案是参加了,只不过是以19兵团司令员的身份,在战争后期作为一支预备队开赴了朝鲜,没有打什么仗。
既然没有打什么仗,彭总因为什么而训斥黄永胜呢?
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的第二天,彭总来到前线视察,慰问了前线战士,与他们互动了一下午。
到了晚上,天已经黑了,彭总决定留在46军军长肖全夫的前线指挥部过夜。
第二天,才清晨四五点钟,因为时差的原因,朝鲜那边天已经亮了,战士们已经起床工作了。
起床后,彭总独自一人跑到了山坡上走走看看,山坡上有许多坑道和堑壕。
按照朝鲜停战协定,那些坑道和堑壕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平,否则就以破坏停战协定论处。
彭总走到战壕边上,看到了一个班的战士在挖战壕,对着他们喊道:“同志们好!”挖战壕的一个班战士看了彭总一眼后,都没理他。
原来,当天彭总外出没有穿呢子衣服,战士们不知道他的身份。
彭总认为战士们太忙了,没有听到自己讲话,凑近后喊道:“同志们好!”这时候,班长走了出来,对着彭总说:啥事?没见俺正忙着吗?彭总一听,非常生气,他直接赶往军指挥部。
。
按照《军事条例》的相关规定,上级如果喊了“同志们好!”战士们要喊:“首长好!”上级如果喊:“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必须喊:“为人民服务!”《军事条例》在军中需要严格执行的,战士们没有很好执行下去,作为上司肯定是有责任的。
彭总知道46军是隶属于19兵团的,兵团司令是黄永胜。
到了军指挥部后,对身边人喊道:给我接19 兵团。
电话员一看说话是不是军长,直接怼了一句:“你是谁呀?”,彭总一听,更加生气了,指着电话说:“给我接黄永胜!”
或许是彭总说话声音太大了,睡在隔壁的军长肖全夫等人被惊醒了,一脸懵,跑到了指挥部,一看彭总在里面,还那么生气,顿时也不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很快,电话接通了,彭总让黄永胜立即赶到46军军部,不得耽误。
黄永胜接到军令,立即开着车子飞奔46军军部,一路约50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就到了。
黄永胜一到军部,彭总责问他:你们的《军事条例》是怎么贯彻执行的?一听这话,黄永胜一脸懵,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站立着,向彭总说道:我们的工作很不够,马上检查检查再向您汇报。
结语
事后,相关人员才知道,原来是那批挖战壕的战士们闯了祸,没有很好地执行《军事条例》。
事后,那个班的战士得知那天来的是彭总,一个个都哭了,此前他们天天盼着见彭总,没想到真人到了自己眼前都没发觉,还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彭总对下属很严格,如果一些高级将领没有遵照相关规定执行命令,他会提出严格的批判,黄永胜将军算是撞他“枪口”上了,即便自己没有做错,可作为兵团司令,他没有严格约束部下,没有让下属按照《军事条例》行事,这本身是有一定的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