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越南领导人贬低志愿军,大放厥词:中国人根本不勇敢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外交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就是由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是一个友好的国家,邻里有困难的时候,会主动伸手拉一把,越南就得到了我们不少的恩惠。
越南是中国的邻国之一,位于中国的南部,两国同为社会主义阵营,本应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可越南人屡屡上演农夫与蛇的故事,拿着我们的好处却多次针对我们,甚至不惜挑起战争,侵占我国的领土,真是狼子野心,自不量力。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事情。
早在中国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当初中越两国还处在蜜月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越南领导人黎笋就对我们充满敌意,不惜诋毁在战场上英勇的志愿军战士。
一些人对黎笋的了解比较片面,以为他只是胡志明的一个帮手,实际上黎笋与胡志明在越南的权力相当。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黎笋更是架空了胡志明,成为越南的一号人物。
年轻时期的黎笋也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积极投身于反法反殖民的运动中,为越南的独立自由奋斗,为此多次被抓捕入狱,受了不少苦。
在越南人民心中,黎笋是一名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他的威望非常高。
胡志明我们很熟悉,他是领导越南独立的主要人物,与毛主席、周总理有着很深的私交。
胡志明领导越南时期,中越两国的关系比较正常。
虽然胡志明在越南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的势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北部,南越地区由黎笋领导,二人相互合作,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与黎笋相比,胡志明明显是亲中,因为北越能够建立起来,除了他领导有方外,中国的无私援助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此,胡志明和他身边的主要人物,如长征、武元甲等人,对中国心存感激,有一定的感情。
五十年代初期,中国志愿军正在朝鲜与美国为首的联军交战,全国人民也在全力为前线提供各种后勤保障。
二战后,美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在当时中国能有胆量敢同他们在朝鲜正面较量,且志愿军在朝作战取得不错的成绩,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朝鲜战争爆发的同时,越南与法国也在北越大打出手,越南实力不行,无力赶走法军,只好派人到北京,寻求我国的帮助和支持。
我国在自身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越南是慷慨相助,不仅无偿给了大量物资,更是派出了以陈赓、韦国清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南打跑了法军,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领导人经常来中国访问,在一些决策方面也要听取我们的意见,双方交流来往密切,成为一对兄弟国。
1952年初,胡志明委托越南外交事务负责人黎笋访华,寻求我国的援助,顺便在北京治一治病,调理一下身体。
黎笋率领越南代表团来到北京后,正好赶上了志愿军代表团英模代表大会,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感染了大会众人。
大会上唯独黎笋不屑一顾,在大会上撇着嘴,时不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是一种极不尊重的行为。
黎笋首次访问北京回国后,胡志明问他对中国有何看法时,胡志明既没有说我国在大搞建设,也没有说志愿军在朝鲜的英雄事迹,而是非常自大地对胡志明说:我看到了两件事:越南非常勇敢,他们中国人一点也不勇敢。
从那以后,黎笋在越南四处有意无意贬低中国,贬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
有人问黎笋为何觉得中国一点也不勇敢?黎笋大言不惭地说道:中国地方这么大,军队这么多,经常吹嘘打胜仗,为何他们不把美国赶出朝鲜,要和美国人和谈。
如果换成我们,一定要和美国人打到底,我们会打得更好!
黎笋作为越南的领导人之一,他会说出如此没有逻辑的话,真是狂得没边了。
越南当时无力单独面对法国军队,况且在越南的法军中雇佣了大量的外籍士兵,战斗力并不强,即便如此,越南也只能向中国求援,这就是两国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六十年代,黎笋掌权后,处处针对我国,与我国北方的苏联勾结,向我们施压,侵略我国领土。
越南人这种行径,无疑是恩将仇报,我们不得不反击,最终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狠狠地打击了黎笋的嚣张气焰。
黎笋一手“远交近攻”玩脱了,越南不仅得罪了中国,受到了教训,发展受限,他本人在国内更是威望大失,“勇敢”的越南人成为“不勇敢”的中国军队的练兵对象。
从黎笋的行为举止来讲,凡事不能太嚣张,狂妄需要资本,可越南没有。
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总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能像越南对我们那样恩将仇报,狼子野心,否则必然会被反噬,伤及自身,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