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留下遗言,拒绝与孙中山合葬,要与一位女子合葬,她是谁?

2024-11-21 08:10:01

1980年,宋庆龄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好,时常发高烧,严重时甚至无法下床。

第二年年初,照顾陪伴她53年的保姆李燕娥,患了重病,离开了人间。

宋庆龄本来就体弱多病,保姆李姐的去世让她备受打击,极度悲痛之中,坚持着虚弱的身体,亲自给警卫秘书写下关于李姐后事安排的指示,让警卫秘书很震惊。

宋庆龄的安排是怎样的?

李燕娥是广东香山县人,与孙中山先生算是老乡了。

可惜的是,当时的社会既封建又落后,李燕娥家里贫困,一开始,她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命运。

在家人的安排下,年仅16岁的李燕娥嫁给一个她从未见过的送菜工,和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男人共同生活,她想象不到未来会怎么样。

她生活在旧时代,能做的只有接受命运。

糟糕的是,李燕娥的丈夫没有上进心和责任感,每次醉酒后都会对她施以暴力。
年少的李燕娥日日充满担忧和恐惧,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李燕娥向家人求助,但得到的回复是,嫁出去的女人应该随夫而安,不要太多的怨言。

长久的煎熬下,李燕娥几乎陷入绝望,甚至想到了离家出走,可一个女性没有经济来源,又如何生存呢?

幸运的是,她的姑妈在关键时刻为她介绍了一份工作,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一线希望。

李燕娥相当于是“逃”出家庭,来到了上海。
按照安排,来到一个高大精致的寓所,听介绍的说,需要做一些打扫照顾的活儿。

此时的李燕娥,还不知道她有多么幸运,就是在这里,遇到自己的终生贵人——宋庆龄。

初次见到宋庆龄,李燕娥说,自己会终生跟在夫人身边,即使过去多年了,她都记得夫人当时的温暖笑意。

宋庆龄的人品和修养,不是一般人能及的。

李燕娥做的是保姆工作,宋庆龄却从未将她视作仆人,而是一直亲切地称呼她为“李姐”。

李燕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丈夫发现妻子离家出走,想方设法找到上海,要大打出手,李燕娥吓得不知如何应对。

宋庆龄理解女子的难处,出面帮助摆平了一切,李燕娥成功和丈夫离婚,终于可以过安生的日子了。

在宋庆龄的启发下,李燕娥开始接触到妇女解放的新思想,她对宋庆龄充满了感激,要不是自己的这位雇主,她哪来的底气,敢对旧思想说不?

她放弃再次结婚的打算,决定全心全意地陪伴在宋庆龄身边,确保宋庆龄能够全身心投身于革命事业。

尽管李燕娥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她知道什么是责任心,也知道什么是报恩,干起活来认真负责,宋庆龄无需为日常生活琐事分心。

多年风雨同舟,两人如同姐妹一般,建立深厚的情谊。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应毛主席之邀,前往北京工作。
李燕娥担心宋庆龄没人照顾,宋庆龄就把自己在北京的照片寄了过去,让她放心。

1979年,李燕娥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癌,了解情况后,宋庆龄立刻安排她接受治疗。
遗憾的是,尽管医生们竭尽全力,病情还是很难控制。

为尽可能多地陪伴李燕娥,宋庆龄经常抽出时间去看望她,有时还会亲自购买新鲜食材,给病床上的李姐补充营养。

李燕娥时常感动地落泪,若干年前,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自己,恐怕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际遇吧?

就这样,经过两年的诊治,李燕娥还是去世,不知道是不是姐妹连心,宋庆龄的健康状况也开始急剧恶化。

想到和李姐相处的朝朝暮暮,宋庆龄拖着虚弱的身体,招来警卫秘书杜述周。
写下指示,对李姐的后事进行安排。

宋庆龄告诉警卫秘书,李姐的骨灰要安放在宋家父母墓地的旁边,还要正式立碑,自己去世后,也将安息在那里。

宋庆龄特意绘制了一张草图,标明李姐和她自己的墓碑应位于她父母合葬墓的两侧。

很多人以为,宋庆龄会选择和孙中山合葬,这个决定一出,人们大受震撼。

其实,宋庆龄的这个选择,有自己的考虑。

孙中山卓越卓越,应在中山陵接受人们的敬仰,她自觉功绩不及丈夫,不应因夫妻关系而享有同等待遇。

最后,宋庆龄曾答应父亲宋嘉树,将来会葬在宋家陵园。
尽管她曾违背父亲的意愿,嫁给孙中山,导致父女关系一度紧张,在父亲晚年,两人关系有所修复。

最后,宋庆龄和李姐情同姐妹。
两人曾经说起过,将来要合葬,她始终没有忘记这份长达数十年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