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周总理的主要助手,当了21年国务院副总理,女儿是科学家
周总理的一生,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富春是非常重要的一员。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周总理在旅法勤工俭学期间就认识了李富春,二人成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伙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与周总理一样,李富春也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在党内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李富春成为周总理的主要助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长达二十余年,独生女儿李特特是科学家,成就非凡。
李富春和周总理的革命岁月
1900年5月,李富春出生于湖南长沙,年轻时有理想有抱负,中学毕业后,乘法国邮轮“宝勒茄号”从上海启程前往法国。
初到法国,李富春和大部分勤工俭学的学生一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在法国学习期间,李富春认识了邓小平、周总理等人,和他们结为好朋友。
在法期间,李富春和周总理一起参加组织革命运动,成立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主要的任务就是组织青年学习马列主义著作。
为了配合这项工作,青年团成员共同创办了刊物《少年》,由李富春、周总理、邓小平三人负责编辑,撰写文章。
在法兰西的岁月,李富春和周总理共同确认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期间,急需一批干部主持工作,李富春和周总理奉命回国,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当时,李富春年仅25岁,已经领中将军衔,同时兼任第二军军法处处长。
在广州工作期间,李富春和蔡畅夫妇与周总理邓颖超夫妇住的很近,两家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关系非常亲密。
在周总理的领导下,李富春的工作顺利展开,表现得非常出色,得到了组织的表扬。
正当国共合作,北伐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时,蒋介石背叛革命,策动了反对共产党的中山舰事件。
周总理和毛主席得知此事,与李富春等人一起商议对策,期间,李富春明确表示,要求坚决反击蒋介石,与周总理和毛主席的观点的一致的。
可惜的是,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选择向蒋介石妥协,没有采取毛主席等人的意见,致使蒋介石在军中的地位更加巩固,共产党人处于被动局面。
一年后,蒋介石为清除共产党人,与汪精卫同流合污,公开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为保存实力,在国民革命军中工作的共产党人尽快撤离,李富春成了蒋介石的重点通缉对象,他被迫转入地下工作。
在红军历次反“围剿”期间,李富春成为红军的主要指挥员,始终坚定地站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一边。
长征路上,周总理身患重病,一度十分危险,李富春和彭德怀等红军指挥员一致决定,为他组建担架队,硬是将周总理抬出草地。
行军期间,李富春经常寸步不离照顾周总理,在他的照顾下,周总理的病情转危为安,顺利走出了草地。
李富春和周总理是经历过生死的好兄弟,这样的战友情,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完美体现。
当了21年国务院副总理,周总理的主要助手
新中国成立后,李富春先是在东北工作,担任东北局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军区副政委等职务,成为东北军区的二把手,地位仅次于高岗。
从1954年9月起,李富春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协助周总理完成国务院的相关工作,成为他的主要助手之一。
此后,李富春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奋战在国家的经济战线上,主编制定了“二五”计划、“三五”计划,尽全力精心绘制了新中国经济发展建设的蓝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在国务院副总理这个岗位上,李富春在任时间长达21年,期间他始终兢兢业业工作,对得起党和国家的信任。
1975年初,李富春在忧虑中病重,1月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
弥留之际,李富春最担心的不是妻女,而是周总理。
李富春说:我不知道周总理的健康情况如何了,担心他的病情,希望不要再恶化了,因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离不开周恩来,尤其在这个困难时期。
李富春病逝的消息传出,已经病重的周总理不顾医护人员劝阻,一定要从医院赶到人民大会堂,主持李富春的追悼会,送一送这位老部下、老战友。
周总理拖着病体来到人民大会堂,蔡畅握着他的手,激动而又关切地说:总理呀,你怎么还是来了。
周总理安慰着蔡畅,动情地回答:我与富春同志几十年风雨同舟,怎么能不来呢?病得再厉害,也要来呀,我们是五十年的老战友呀。
李富春和蔡畅有一个女儿叫李特特,在父母的培养下,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为国家培养了一千多名专业的技术人才。
结语
李富春和周总理在法国相识,二人有着半个世纪的情谊,共同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奉献一生。
人生有几个知己兄弟不容易,周总理和李富春相遇、相识,相交是一种缘分,二人格外珍惜这份兄弟情。
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很有出息,李特特继承父母的遗志,一心为民服务,李富春一家人值得我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