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结束后,在台湾的蒋介石给出了15字评价,高度赞扬了志愿军

2024-10-10 12:10:01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开始,一直打到了1953年7月,期间,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有五次规模较大的战役。

五大战役后,志愿军与美国进入了相持阶段,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对峙,进入了边打边谈判的阶段。

1952年10月,随着志愿军在地面作战已经站稳脚跟,掌握了主动权,美军高级将领范佛里特对此非常关注,他写报告给上级,欲发起一次小规模的进攻行动,扭转被动的局面。

为此,范佛里特制定了一个“摊牌行动”,意图以较小的伤亡代价占领一些阵地。
“摊牌行动”计划获得了美军克拉克将军的同意,为配合此次行动,特意调集了200架飞机,16个炮兵营,美军预计此次行动会在一个星期结束,伤亡200余人。

可能谁都没想到,美军的进攻,会成就志愿军的威名。
上甘岭战役最终让美军颜面扫地,志愿军坚守住了阵地,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

惨烈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先后投入兵力多达6万余人,比预期投入的兵力增加了多倍。
在武器方面,美军投入了18 个炮兵营,105 毫米口径以上火炮 324 门,轻火炮 1241 门,坦克 170 辆,可谓是财大气粗,为拿下上甘岭花了血本。

相较于美军,志愿军无论在兵力还是武器方面,均处于劣势。
志愿军投入总兵力4万余人。
武器方面有山炮、野炮、榴弹炮 100 余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60 迫击炮以上轻火炮 380余门。

在武器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要想守住阵地非常不容易。
战斗一开始,美军就对表面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志愿军依托以坑道为骨干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坚固阵地,击退美军多次冲锋。

随着美军对上甘岭阵地的持续轰炸,表面阵地被削平了,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存在。
美军的残酷大轰炸,对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一天的吃喝拉撒都在坑道进行,得不到蔬菜水果补给,许多志愿军战士患上了夜盲症等疾病,情况也不容乐观。

美军为了拿下上甘岭,想尽一切办法,他们断绝了志愿军战士的补给线,切断了水源,甚至在阵地上丢下大量毒气弹,如此违反战争公约的行径,正说明了美军已经丧心病狂,不择手段了。

在缺粮断水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的斗争并没有任何动摇,只要美军敢上阵地,必然会被支援战士赶下去。
志愿军后勤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为送几个苹果,倒下的战士是一片一片的,他们不怕牺牲,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事业。

美军每次对上甘岭阵地大轰炸后,会有整营、整连的士兵冲向阵地。
等美军靠近,志愿军战士先是利用坑道防御工事进行射击,冲锋号一响,拿着步枪、刺刀与美军肉搏。

据统计,志愿军战士们利用灵活的战术,顽强抗击敌人营以上兵力的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的冲击650余次。
美军这么多次进攻中,尽管有时候会凭借强大的火力,暂时夺得上甘岭部分表面阵地,可一到晚上,志愿军战士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向美军发起夜袭,重新夺回白天被敌人占领的阵地。

志愿军战士防御的同时,也组织了至少数十次的进攻,给予美军重大杀伤。
粉碎了美军持续猖狂的进攻。
美军原本计划进行大约一周的攻势,打了六个星期依旧无法取得明显进展,仅仅是控制了狙击岭一部分。

整个上甘岭战役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伤亡大约两万余人,志愿军伤亡一万余人。
强大的美军在上甘岭吃了一场大败仗,这样的结果不仅让美国没有想到,连世界各国都大吃一惊,在二战中有着丰富作战经验且武器精良的美军,不是志愿军的对手。

蒋介石给出真实评价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台湾的蒋介石认为这是他一个很好的机会,曾多次向美国请缨要出兵朝鲜。
美国当局不想扩大战争,多次拒绝了蒋介石的请求。

蒋介石对志愿军出兵朝鲜后的表现一直很关注,上甘岭战役结束后,他感慨地对这场战役用15个字进行评价。
蒋介石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解放军的对手。

此前,美国屡屡讽刺蒋介石军事能力差,导致他丢掉了大陆。
上甘岭战役后,蒋介石同样讽刺了美国:当初盟国说我蒋介石不行,可是他们又怎么样,16个国家的精良军队,最先进的海陆空立体军事集团,三十多个后勤支援国家,竟然被解放军打得如此狼狈,丢人现眼。

实际上,美国不少总统对上甘岭战役非常不解,包括小布什,奥巴马等人,他们在位期间怀着疑惑去了三八线一探究竟,看看当年解放军是用了什么魔法,奇迹一般地守住了这些山头。

结语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打得扬眉吐气,虽然过程非常艰辛,牺牲也很大,但结果是好的,挡住了美军发起的猛烈攻势,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伟大胜利,注定会载入历史。

志愿军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打下了今天的和平。
当年的抗美援朝,我们身处被动的局面,不得不出手,这是一场正义之战,是中朝两国友谊之战,是一场和平之战。

参考资料《上甘岭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