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庐山会议彭总受批判,上将王震仗义执言:彭德怀是民族英雄

2024-11-25 00:10:02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当一个人处于逆境之时,更能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1959年庐山会议上,十大元帅之一的彭总受到了错误批判,给老帅罗织罪名,处境艰难。

会议上,对彭总的批判几乎呈现一片倒的现象,曾经的战友、下级为撇清关系,说了不少违心话,以求过关。

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氛围下,参会人员说一些有失偏颇的话倒也能理解,毕竟上级已经给彭总定调,不说很难过关。

上将王震为人正直,在任何场合都敢于说实话真话,59年庐山会议上也不例外。
当彭总受到错误批判时,王震仗义执言:彭德怀是民族英雄!

彭总受到错误批判

诚如王震上将所说的那样,彭总无愧于民族英雄这四个字的高度评价,在抗击外敌,保家卫国中作出重要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总领导了平江起义,在大革命至暗的时刻,为追求革命理想,毅然选择加入共产党,率部与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

彭总是中央红军的主要高级将领,他始终拥护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追随二人革命到底。
全面抗战时期,彭总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指挥八路军对日作战,发起百团大战,沉痛打击了日伪军。

抗美援朝战争中,彭总顶住压力,指挥百万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作战,把敌人赶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为停战谈判提供了条件。

彭总穷苦出身,身居高位不忘百姓,担任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曾多次视察农村,发现存在指标虚高,生产规划不科学等问题,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1959年的庐山会议,彭总尖锐指出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错误,不料遭到了错误批判,被错误定性,免去了相关职务。

在批判彭总的大会上,一些人有着清晰地认识,并没有随波逐流。
黄克诚、万毅、钟伟、邓华、洪学智等人坚持不批彭,铁骨铮铮,令人敬佩。

王震在庐山会议上

王震是开国上将,担任农垦部部长,且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参加了1959年的庐山会议。

解放战争时期,彭总是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王震是他麾下的爱将。
彭总和王震有许多共同点,脾气比较大,为人豪爽,两人在一起工作很愉快。

一次,第一野战军开军事会议,王震迟到了很久才来,主持会议的彭总不高兴,责问他为何迟到了。
王震解释道:我赶来开会的途中,顺道进入扶风、郿县城打探情况,所以来晚了。

堂堂兵团司令员以身犯险,到敌占区去打探情况,万一遇到危险,部队谁来带?彭总一听王震这么说更加生气了,要求他写检讨。

一野的高级将领中,要论谁最不怕彭总,必定是王震了。
王震“顶撞”彭总:你是一野的司令员,不也是常常在一线指挥,我们多次提意见,你都不听,要检讨的话你先检讨。

不论是彭总批判王震,还是王震给彭总提意见,都是为了对方好,担心对方的安全,为大局考虑,没有私怨。

庐山会议上,王震对彭总的观点基本赞同,对彭总的处境感到担忧和痛心,为了大局,不得不发言。

王震的发言很简单,并没有一个劲说彭总的错误和莫须有的罪名,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肯定了彭总的一些贡献。

王震说: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是有功的,他执行毛主席的指示,这点我们都是知道的。

谈到抗美援朝战争时的种种困难,王震重点讲到彭总的贡献,数次哽咽流泪,高度赞扬彭总是民族英雄。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批彭,王震不得不说一些违心话,说得并不过分,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话。

在当时的环境下,王震的这番话与会议内容格格不入,很容易遭到批判。
王震不惧一切风险,敢说敢做,宁可丢掉官职,也要公正发声,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事后,当贺龙向毛主席谈到此事,毛主席对王震很是赞许,说:王胡子不落井下石!

王震对革命贡献大,有特殊功绩,组织并没有因为“不合时宜”的发言处分他,继续重用。

回望历史,我们为彭总受到错误批判感到惋惜,对彭总为民族立下不朽之功、为人民敢于直言肃然起敬,他是我们心中伟大的英雄。

王震将军立场坚定、敢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党员干部所需要的,这样的干部令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