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4岁的汪东兴为何辞去副主席一职?他笑着回应了一句话
如今,公考大军竞争激烈,不论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已经在社会上工作的年轻人,对考公务员尤为热衷。
公务员是“铁饭碗”,一旦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相信许多人是不愿意主动辞职离开的,毕竟这是一份有前途和地位的工作。
当官,尤其是当大官,成为国家的领导人,是许多有上进心的公务员追求的目标。
只要坐上了这个位置,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主动辞职下来的。
一方面,自身已经习惯了坐在高位,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再者,权势对人来说也是很吸引人的。
1980年,中央有一位副主席,他选择主动辞职。
这位副主席叫汪东兴,他61岁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成为副主席三年后,汪东兴选择辞去了职务,以非国家领导人的身份,继续为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鞠躬尽瘁。
汪东兴辞去副主席一职后,许多人不是很理解,觉得他才64岁,在领导人的年龄中还很年轻,应该继续担负起建设发展祖国的重任,为何非要辞职呢?对此,汪东兴一句话回应了一些人心中的疑惑。
1916年1月,汪东兴生于江西省的一户贫困家庭,从小受到了先进思想的教育,长大后参加了革命,参加了由方志敏领导的农民暴动。
汪东兴先后担任过儿童团团长,少年队队长等职务,还未成年的他,就已经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小战士了。
1932年,汪东兴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入党,在红十军从战士干起,参加了第四、五两次反“围剿”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汪东兴主要在后方医院担任政治管理工作,相继担任过陕北延长医院政治委员、陕甘宁边区医院副院长兼政治委员、八路军军医院副院长兼政治委员等职务。
作为一名军人,汪东兴个人是想要上阵杀敌,建立军功,但革命工作不仅仅是上战场,还需要顾及方方面面,汪东兴坚决服从上级的命令,留在后方干革命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汪东兴的主要工作是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
胡宗南大军大举进攻延安时,党中央从全盘考虑,决定暂时放弃延安,以少量的兵力拖住敌人,为全国战场赢得时机。
中央领导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周旋,在物资供应困难的条件下,汪东兴带着少数的警卫部队,负责中央领导们的安全警卫和服务保障工作。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汪东兴的警卫工作压力很大,不容许有任何马虎。
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继续负责警卫工作,担任警卫局局长等职务。
1955年,全军大授衔,汪东兴被授予少将,他带着广大警卫官兵,恪尽职守,细心工作,避免了意外发生,很好地完成了警卫工作。
汪东兴是一位出色的革命战士,从小参加革命,任劳任怨,坚决服从上级的安排,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席对汪东兴很信任,在特殊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与不好的势力作斗争,保护了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
1976年9月,主席逝世,汪东兴等人采取了果断措施,稳住了大局。
因出色的表现,对党的忠诚,1977年8月,汪东兴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能力,赢得了众人的认可。
1980年2月,64岁的汪东兴主动辞去了副主席等职务,放下了手中的权力。
众人不解,干得好好的为何要辞去一切职务呢?舍得放下手中的权力?对此,汪东兴说: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啊。
当时,汪东兴仅64岁,在官场上这个年龄并不大,处于“正当年”,还会有不错的发展。
汪东兴之所以主动辞去了一切职务,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
其一:汪东兴的身体情况不太好,副主席一职职责重大,工作繁忙,许多事情自己力不从心,怕耽误工作。
其二:老一辈的领导人渐渐衰老,总有一天会离世,汪东兴觉得自己的岗位应该让后辈们挑,锻炼他们的能力,这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汪东兴辞职后,一直都在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建设,晚年写了回忆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
2015年,汪东兴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