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贺子珍当选政协委员,提出想去北京看看,邓小平:同意

2024-12-17 16:10:01

1979年6月,全国政协第五届二次会议召开,增补贺子珍为全国政协委员。

贺子珍得知此事,内心百感交集,感谢党组织对她的认可。

不久,贺子珍向中央申请,想到北京去看看,邓小平很快就同意了。

贺子珍曾是“井冈山一枝花”,长征三十女杰之一,更是毛主席的前妻,难道没有去过北京吗?她为何有这个要求?

到北京去看看

让人意外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贺子珍没有去过北京,没有获得名誉、职位,一直在南方生活。

这件事,就像一块疙瘩一样挂在贺子珍的心上,让她很不舒服。
所以,刚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贺子珍就迫不及待地向中央提出了去北京的要求。

邓小平也是从红军时期走过来的人,对贺子珍过去的历史还是很了解的。
因此,贺子珍一提出来,邓小平马上就同意了,那是她应有的权利,不应该忽视。

1979年9月3日,在亲人和医疗人员的陪伴下,贺子珍正式来到北京。
刚下车,贺子珍就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样,渴望参观非常多的东西,比如北京十大建筑、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等等。

总的来说,贺子珍最想去看看的就是毛主席纪念堂,因为,那里正躺着她过去的丈夫、爱人毛主席。

他们的过去充满了辛酸,但也有刻骨铭心的甜蜜时刻。

1927年至1937年,那是毛主席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刻,这一期间,多次大起大落,最终才成长为党和革命领袖。

鲜有人知的是,毛主席这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其中的艰苦,只有自己才知道。

有一次,毛主席不仅失去了红军的指挥权,也得了重病,差点牺牲了,还好妻子贺子珍一直陪伴在左右,不辞劳苦,主席才能度过难关。

贺子珍也有过困难的时刻,在毛主席的陪伴下,才挺过难关,夫妻俩相互扶持,感情深厚。

1935年,贺子珍在长征路上负伤,被弹片击穿胸部等重要部位,共有17处伤口,血流不止,当场昏厥。

毛主席听说后,马上赶了过去,将她抱在怀里,泪流满面地说:“桂圆,你快醒醒,我不能没有你……”

夫妻俩一起吃过苦,一起享受过甜蜜,但终究还是没能白头偕老。

想念毛主席

1937年底,贺子珍不顾毛主席的再三挽留,毅然前往苏联,她那时候或许还没有想到,这一走,丈夫没了家也没了。

贺子珍在苏联待了很长时间,直到1947年才回国,那个时候,毛主席地位今非昔比,另娶他人,她不能去北京去,更不能与毛主席团聚。

贺子珍在东北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辗转到南方,在上海、南昌等地生活。

1959年,毛主席上庐山开会,贺子珍恰好也在江西,在曾志等人的安排下,两人见了一面,也是最后一面。

1976年9月,毛主席病逝,消息传到贺子珍的耳边时,她非常悲痛。
更令贺子珍悲痛的是,哪怕自己曾经的爱人去世了,她也不能到北京去悼念、送别。

这件事就成了贺子珍的心病。
她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去北京悼念毛主席。

这一天,贺子珍终于等到了。

1979年,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召开,贺子珍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她的地位一下子就得到了提高,行动不受任何限制。

贺子珍马上向中央提出,要到北京去看看。

来到北京后,贺子珍坐着轮椅,去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看望了躺在水晶棺中的毛主席;不久,贺子珍又前往中南海,参观毛主席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在北京所看到的每一幕,贺子珍都感慨不已,有时候偶尔叹气,有时候又偷偷流泪,那一刻,或许是因为想念毛主席了。

这一次到北京后,贺子珍也算是完成了一桩心愿。
1984年病逝于上海。
在亲人的陪伴下,走得很安详。

对贺子珍,许多人都为她感到不平,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为革命,贺子珍付出了青春,也包括差点丢掉性命。
当革命胜利时,贺子珍作为老红军,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无法与毛主席相见。

还好在,公道自在人心,晚年贺子珍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给人以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