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陈毅追悼词上,周总理加了一句“功大于过”,毛主席:去掉吧
1972年1月,为人民、为革命尽瘁一生的陈毅元帅在北京病逝。
毛主席悲痛万分,下令以高规格为陈毅办葬礼,周总理亲自为陈毅审编追悼词。
周总理思虑再三,在悼词上加了一句“功大于过”,毛主席看到后却说道:“去掉这一句吧。
”
毛主席为何要这样做呢?
1927年,陈毅跟随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上了井冈山,开启了自己作为毛主席“坚定跟随者”的一生。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开启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的时候,陈毅担心自己腿部受伤,会影响到部队整体的行进速度,便主动请缨留在了瑞金,继续领导革命斗争。
当时瑞金的情况十分恶劣,不仅有国民党重兵包围,还要面临缺衣少食的艰苦处境。
陈毅带着南方部队,整日游走在山林之中,利用游击战术牵制敌人,尽可能地减少主力部队的压力。
没想到,这游击一打就是三年,好在陈毅坚持了下来,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党中央派遣陈毅出任上海市长,消息一传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不已。
陈毅是贫农出身,家庭背景简单,虽然去法国留学过一段时间,但要想在上海这个“大染缸”站稳脚跟,是完全不够用的。
没想到,不被看好的陈毅不仅在上海站稳了脚跟,还将乌烟瘴气的上海改造成红旗期遍地飘扬的社会主义新城市。
远在台湾一隅的蒋介石听说了陈毅的所作所为后,感慨万分地说道:“这个陈毅太厉害了!”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长期坚持在工作一线,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就是这样一位大功臣,却在“十年动乱”中收到了冲击和针对,斗争开始没多久,陈毅就被查出了“结肠癌”。
周总理对此十分重视,想尽办法将陈毅转移到了北京日坛肿瘤医院治疗。
这段岁月成了陈毅老总晚年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经常有老战友来医院看望陈毅,医院对待陈毅的病情也十分上心,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陈毅的病情很快就出现了好转。
可惜的是,即便大家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还是未能留下陈毅的性命。
1975年1月6日,陈毅因病去世,终年71岁。
陈毅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中南海,毛主席为此悲痛万分,下令一定要为陈毅举办最高规格的葬礼。
葬礼全权由李德生负责,军科院的刘岩同志负责编写悼词,周总理负责审阅。
在审核过程中,周总理思虑再三,加上了一句“功大于过”。
后来,毛主席拿到了这篇悼词,看后说道:“去掉吧,陈毅一生‘为人民服务’,加上这句吧。
”
周总理按照毛主席的要求修改了陈毅的悼词,追悼会当日,因为身体原因很久没有露面的毛主席,强撑病体来到了追悼会现场,送别了陈毅元帅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