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盐一换,每年或减少45万人死亡,低钠盐到底怎么吃?

2024-10-24 08:10:01

医生,我有高血压,究竟要不要吃盐啊?

有高血压当然也可以吃盐啊,不能走极端啊,不能说自己没有高血压就拼命吃盐,有高血压就一点盐都不吃,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可是医生,到超市后发现形形色色的盐,有加碘盐,有不加碘盐,有低钠盐,到底该如何选择呢?我有高血压,是不是该选择低钠盐呢?

先来了解什么是低钠盐,低钠盐是以普通食盐为原料,通过添加氯化钾(KCl)来降低钠离子(Na)浓度的一种食盐。

大家都知道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分解开来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高盐饮食之所以会诱发高血压,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的钠离子,长期高钠饮食会导致体内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此时血容量增加,血管压力上升,久而久之,高血压自然也就形成了。
日常生活里,不仅高盐饮食会摄入过量的钠,使用其他的调味品,比如酱油、味精、蚝油等,也会导致钠的摄入增加,所以除了低钠盐之外,目前市场上还退出了减盐酱油,通俗点来说,就是将其中的钠减少。
问题来了,低钠盐真能降低血压,有助于心脑血管健康吗? 北京大学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的研究指出,如若我国群众可使用低钠盐代替日常用盐,每年或可减少45万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
看到这样权威的研究结论,我们的确要相信低钠盐对健康的好处。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虽然医生总是念叨,一定要少盐少盐少盐,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根本降不下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最好低于6克。
糟糕的是,在我国,很多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却高达12克以上,这还不包括味精和酱油的摄入量。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到2.45亿,18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为27.9%,相当于每4名成年,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
虽然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但它所受到的重视却远远不够。
很多人觉得,我有高血压也没关系,虽然血压高,但是没什么明显的症状。
要告诉大家的是,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长期慢性的损伤,而且伤害的主要是身体的靶器官,包括心脏、大脑和肾脏。
等到出现靶器官的损伤时,即便有症状,但这个时候重视,也为时已晚了。
对于无法控制盐的人,如何从源头上降低钠的摄入,低钠盐在最近几年应运而生,而且各大超市目前都有低钠盐的销售。

低钠盐,一方面减少钠的摄入,一方面又加入了氯化钾。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添加氯化钾呢? 原来,钾能够对抗钠离子效应,钾能调节血管渗透压,舒张平滑肌,在一定程度上扩张血管,所以钾有助于控制血压。
所以,对于高血压人群,除了要控制盐的摄入外,医生会建议多吃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
但问题是,很多人担心,摄入低钠盐会导致高钾血症,毕竟高钾血症更加危险。
对于肾脏正常的人,不必担心这样的风险,但是肾功能异常的人群,则不适合低钠盐,有导致高血钾的风险。
如果你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者你已经确诊为高血压,或者你不能很好地控制盐的摄入量,这个时候,都推荐你使用低钠盐。
低钠盐到底怎么吃? 很多人认为既然钠低了,就可以多吃低钠盐,这同样是错误的。
选择低钠盐,就是强迫你要控制钠的摄入,让你从咸的饮食习惯变清淡,对于低钠盐,每天的摄入也不要超过6克,大概是平的一啤酒盖那么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