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做“磁共振”检查?医生说出真相,早知道早受益
我们去医院看病,或多或少要做一些检查。
在我们熟悉的检查中,有CT、X光以及核磁共振等。
前两项检查我们经常能够遇到,但偏偏磁共振却很少见到医生给患者开,这是为什么?真的是因为有辐射吗?
磁共振和CT哪个对身体危害大?
危害大不大,主要还是看辐射。
核磁共振又被称为磁共振成像,临床上更多称为MRI,这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之一。
磁共振检查的原理就是利用强大的磁场,让我们身体里的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变得一致。
接着磁共振机器的磁场再突然消失,这时我们体内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就会随之突然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说得通俗易懂点,就是我们的身体相当于一个瓶子,而磁共振检查就是用手摇一摇瓶子里的水,再让瓶子里的水恢复原样,再继续观察这些水。
不少人在看到核磁共振里有个“核”字,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核辐射,认为磁共振检查有辐射,对身体不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核”其实是人体中的氢原子核。
所以磁共振对人体并没有伤害和辐射,反而看起来人畜无害的CT是真的有伤害。
因为CT是密度成像,也就是用X射线穿透人体进行扫描,X射线对人体有穿透作用,会产生一定辐射,所以做CT检查有着明确的频率要求,正常人基本上每年不允许超过4次。
这时问题出现了,既然磁共振比CT更安全,那为什么临床上医生却不怎么开磁共振检查,反而更倾向于开CT检查呢?
为什么不建议做核磁共振检查?医生揭晓答案!
①费用高
做磁共振需要低温技术,使用的液氮价格普遍很昂贵,再加上仪器、人工、场地和电费等成本,所以做一次磁共振的费用要比CT和X光检查高出许多。
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来说,这个费用不算什么,但对于不少普通家庭而言,做这个检查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因为做磁共振的钱足够患者去做CT和X光等多种检查,所以医生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建议患者去做磁共振,除非很有必要。
②检查时间长
CT和X光等,一般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检查。
磁共振就不一样了,需要的时间更长。
如果病情不是很严重,耽误这点时间倒不算什么,可如果病情危急,谁又有耐心去那慢慢做磁共振呢?
③有些器官不适合做
做磁共振检查,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就是水中的氢原子。
可如果检查的部位是胃部或肺部,所含氢原子较少,在检查时就无法充分和射频脉冲进行共振,收集的信号不充分,检查结果就会受到影响。
另外有些器官含有气体但不含水,也不适合做磁共振,比如心脏和肠道等。
④特殊人群做不了
有些患者在封闭空间会很紧张、焦虑、恐惧,我们俗称为幽闭恐惧症。
由于磁共振检查也需要让患者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在做磁共振时很容易出现不适或发生意外,所以这类患者不建议做。
此外,由于磁共振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所以怀孕前三个月的孕妇不适合做磁共振。
年龄太小的幼儿和儿童喜欢乱跑乱动,基本上很难配合完成检查,也不适合做磁共振。
⑤检查禁忌较多
做CT检查时一般不会有太多要求,只要不戴手机和金属首饰就行了,如果患者体内有心脏支架、电子耳、金属节育环等,也是可以做CT的。
而磁共振就不一样了,不管什么原因导致体内存在磁铁类物质,都要避免接受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