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又一医生猝然离世,年仅53岁!

2024-11-11 08:10:01

转自:青医神外、澎湃新闻

据青医神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公众号消息: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山东省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伟教授于2022年8月16日凌晨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53岁。

刘伟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2年8月21日(星期日)09:00在青岛市殡仪馆(重庆南路178号)追瞻厅举行。

据介绍,刘伟1970年5月出生于新疆阿克苏,祖籍河南,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伟1993年7月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医学院并留校工作;1997年9月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显微神经外科专家赵洪洋教授和朱贤立教授;2002年8月博士毕业后人才引进入职青岛市立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09年4月担任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主任;2016年11月作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工作,担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至今。

他还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卒中协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损伤委员会委员,欧美医学会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六、第七届主任委员。

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官网介绍,刘伟擅长各种颅底肿瘤、脑血管病以及脊髓脊柱疾病的显微神经外科、神经内镜技术主导的微创手术。

刘伟从事神经外科工作二十余年,对脑血管病、颅底及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努力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曾先后远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格拉夫斯瓦尔德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跟随世界著名神经外科大师进修学习,回国后开展了各种显微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手术数千台。

作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烟雾病亚专科带头人,刘伟近几年开展了颅内-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烟雾病100余例。
他已发表论文39篇,SCI收录9篇,完成著作8部,完成课题9项;曾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天妒英才!刘伟医生,正是事业蒸腾、栽培桃李的年龄,他的医术有待于传承,患者等待他的治疗,他却永远地离去了!

这是医界的一大损失,因为医界少了一位杰出的医学人才。
这是其所在医院的一大损失,更是患者的一大损失,未来无数的患者再也得不到他的医治!

医生,请务必爱惜自己的身体!否则,博士、海归、再多的SCI、国自然,全成浮云!

导致频繁发生的年青医务工作者猝死事件的原因,首先是长期的连续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且得不到足够的休息。
医生也是血肉之躯,也经不起这种长期高负荷工作。
医生每天都是拿自己的健康换取别人的健康,他们救死扶伤,却保障不了自己生命安危,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一下医护人员的健康!

医疗资源紧张是个不争的事实。
医护资源需及时扩大丰富,增加医护人员的数量,大力培养优秀医护人员,分担工作压力,既有利于患者及时就诊,又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健康。

增加医护人员的休假时长。
国家法定节假日,很多医护是要在医院值班的,没有得到正常的休息。
一年365天,可能有360天都在医院工作,医护人员急需正常的节假日。

应改变既往的值班制度。
在国内常见的一种值班方式是24小时全天值班,从早上8点(实际可能7点就开始了),到第二天8点下夜班,但实际中可能要第二天的中午甚至下午才能下夜班,如果遇到急诊手术,可能连续48小时待在医院。
这种“白连夜、夜连白”的值班制度,长期下来,往往给医护造成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害。
同时应给予医护人员定期体检,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微杜渐。

诚恳的请求病人们多一些包容,医患矛盾的加剧,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学医。
而培养一个优秀的医生难,需要多年的学习、历练和付出,病优质的医疗资源短缺,又会不同程度的导致医患矛盾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医患之间多一点包容,少一分猜疑,世间才会有更多的爱。

社会各界均希望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医生也是人,也需要柴米油盐,减轻医生的生活负担,让医生在愉快的心情中为老百姓看病。

作为一名医学、医疗大咖,却被疾病夺去了生命!这再一次说明了当前医学发展的不足,再一次说明了医术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