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歌后去世!从确诊到离世仅四个月

2024-12-22 08:10:01

1月9日,据日本歌手八代亚纪的事务所发布的讣告,八代亚纪已于2023年12月30日病逝,终年73岁。

事务所方面透露,1月8日八代亚纪的丧礼完成,家乡八代市市长中村博生发表了悼词。

八代亚纪原名增田明代,出生于日本九州地方熊本县八代市,其艺名八代正是取自自己的家乡的名字。

15岁时八代亚纪独自来到东京在银座俱乐部担任驻唱歌手,1971年以单曲《死了都要爱》正式出道。

八代亚纪是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日本歌坛最重要的歌手之一,其音乐作品脍炙人口,其中《泪恋》、《雨的慕情》、《爱的终点》、《舟歌》等歌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国际上广受赞誉。

八代亚纪的歌曲

在跨文化交流中

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她的歌曲曾被黄乙玲改编成台语歌《小雨小雨》,邓丽君的《甜蜜的小雨》《雨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翻唱她的人气歌曲。

八代亚纪和邓丽君

二人亦是至交好友

上世纪80年代邓丽君(左)与八代亚纪合唱截图

在邓丽君病逝后,

八代亚纪曾在自己的演唱会上

以日、中文献唱《空港》

缅怀好友邓丽君

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

70岁时,八代亚纪宣布与丈夫离婚,对方曾是一位歌手,后成八代亚纪的经纪人,两人相识近50年,1994年宣布结婚。
这条消息也在当时令不少人颇感震惊。

除了歌手的身份外,八代亚纪还是一位画家和演员,她的画作曾连续5年在巴黎沙龙会展上展出,还是国外艺人中首位成为该展的永久会员。
此外,她还客串出演过大河剧《秀吉》等数部荧幕作品。

据悉,去年9月八代亚纪向事务所报告了自己身体不适,多次求医后确诊为胶原病。

这是一种于胶原及胶原基因变异性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关节疼痛肿胀、肌肉疼痛等不适症状,从确诊胶原病到离世仅四个月的时间,这也令不少歌迷扼腕。

八代亚纪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去年9月9日担任“日野皓正五重奏”音乐会的嘉宾,这也成为了她生命中最后的演出。

不少粉丝留言

太可惜

但经典歌曲永远不会被遗忘

附:胶原病

胶原性疾病是胶原及胶原基因变异性疾病,胶原是多种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维持着组织和器官的完整结构,并与人体早期发育、器官形成、细胞间的连接、细胞趋化、血小板凝集以及膜的通透性等功能密切相关。
胶原产生过多或过少、以及胶原结构的缺陷都可导致疾病。

所有胶原分子都是由3条α链组成的三股螺旋结构,某些胶原的3条α链是相同的,某些胶原的3条α链则完全不同。
已经鉴定出19个类型、30多种不同基因结构的α链,每条α链都是由重复的2Gly2X2Y2序列组成,其分子式是(Gly2X2Y)n。
甘氨酸(Gly)占氨基酸总数的1/3,它的固定位置限制了三股螺旋结构。
X、Y代表着甘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其中以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为最多。

胶原病是指具有下列共同特点的一系列疾病。
(1)原因不明的发热。
(2)出现皮疹,但不痒。
(3)关节疼痛、肿胀。
(4)肌肉疼痛。
(5)血沉升高。
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是一种胶原病。
此外,胶原病还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Wegener肉芽肿等。
发生上述疾病时,身体所有脏器的血管和结缔组织都发生病理变化。
以前美国学者曾发现在患者的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病理变化最显著,因此把这类疾病命名为胶原病。
但现在发现,不只是胶原纤维发生变化,而且全部结缔组织也都发生变化,因此,又把胶原病称为结缔组织病。
与胶原病相似的疾病还有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变态反应性血管炎等。

临床表现

胶原合成涉及到翻译后修饰,该过程至少需要8种特异性酶。
已经发现其中3种酶的缺陷,这3种酶是Lysyl羟化酶、前胶原N蛋白酶和Lysyl氧化酶。
多数Ⅳ型EDS有Lysyl羟化酶活性异常,临床表现为皮肤柔软、弹力过度、关节过度伸展、脊柱侧弯、脊柱后突、瘢痕形成差、肌张力减退、视网膜剥离、眼球脆弱可发生自然破裂等。

重要功能

羟赖氨酸有2个重要功能

在Lysyl羟化酶反应中形成的羟赖氨酸有2个重要功能:⑴它是碳水化合物的附着点;⑵保持胶原分子的稳定性。
因此,Lysyl羟化酶活性缺陷将导致结缔组织疾病。
Ⅶ型EDS是由于前胶原N端前多肽裂解异常,其中A、B2型是由于COL1A2的突变,从而妨碍了前多肽裂解。
EDSⅦC型则未发现有I型胶原的异常,裂解是由于I型前胶原N蛋白酶活性的缺陷。

综合征类型

Ⅸ型EDS和Menkes综合征

Ⅸ型EDS和Menkes综合征是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Lysyl羟化酶活性缺陷所导致的铜代谢异常。
其临床表现是膀胱憩室、腹股沟疝、皮肤松弛和皮肤伸展过度以及伴有枕骨角外生骨疣的骨骼异常。
人们在30多种胶原基因中仅鉴定出上述6种突变的胶原基因,这说明有关胶原基因变异的研究还是刚刚开始,还会有更多的胶原基因变异性疾病需要人们去探索、去认识。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红星新闻

编辑:肖苔黄琳审核: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