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传800年的养生动作,比散步还简单!通血管、强骨骼、护腰肾……
2024-11-15 08:10:01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
有这样一个动作
已经被延用了800年
它不受时间地点约束
随时随地就能做
这个动作比散步还简单!
还能助你通血管、强骨骼、护腰肾
这究竟是什么动作呢?
真的有这么多好处吗?
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小圈这就带你去详细了解一下!
划重点
01
哪个动作流传800年,比散步还简单?

踮脚,别看只是一个很小的动作,但却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
踮脚跟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原称“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

划重点
02
经常踮脚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1.强健肌肉 踮脚有助于发展小腿肌群的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也能增加人站立、行走、跑跳时的耐受能力,还能改善足弓和使小腿变直。2.辅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踮脚可以锻炼下肢肌肉,当踮起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脉搏排血量。
经常练一练,可以让全身血液回流通畅,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偷袭”。
4.辅助预防骨质疏松 踮脚运动可以通过负重的方式,刺激骨头得到更多的机械应力,从而促进骨骼增加矿物质沉积,使骨质更加密实,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5.有助于缓解腰膝疼痛 腰膝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久坐。
太长时间不运动,下半身的气血循环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腰部、膝部不适。
而每天踮脚是简单又有效的锻炼方式,一方面,它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让肌肉得到充足的氧气,改善腰膝疲劳。
此外它还可以促进腰部肌肉以及腰部脊椎之间起到良好牵引功效,帮助缓解腰酸背痛。
划重点
03
踮脚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1.站着踮脚跟 保持身体立正的姿势,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慢慢踮起脚尖,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略保持2秒,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踮脚的频率控制为2~3秒一次,每次持续1~5分钟,感觉脚底微微发热就好,可以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2.踮脚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扶墙,熟练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坐着踮脚尖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回流,缓解疲劳感,为晚上睡眠打好基础,能更好进入睡眠,让整个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
每次做20~30次,速度也是自我调节。
躺着勾脚尖又称踝泵运动,有助促进血液循环,消退下肢肿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划重点
04
练习踮脚还需要注意什么?

2.中老年人如果行动能力较差的话,踮脚旁边最好是有稳固的东西可以用来扶着。
3.身体不便的孕妇、血压高、骨质疏松患者还是不要随便尝试,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4.建议大家在进行踮脚运动的时候,最好穿底部有弹性,防滑的跑步鞋,避免穿如休闲鞋、平板鞋等硬底鞋。
5.颠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
如果导致了疼痛,不用担心,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很快就没事了。
张明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足踝外科中心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