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寺庙猛攻医院:佛媛不是真的佛,但病媛是真的病了
2025-01-06 00:10:02

在某社交平台,她们坦言自己患了甲状腺癌、乳腺癌、抑郁症。
住了院,做了手术,心酸痛苦。
晒的照片,却张张带着精致的妆容。
但她们,术前敷着面膜。
术后第二天,便妆容整齐,发型完美。
对着镜头比个耶。

之后,开始分享自己的恢复心得:向网友推荐疤痕修复贴、保健品,说自己就是靠这些恢复,效果很好。
一个说,自己做了甲状腺手术,切除了脖子上的肿块,留下了明显疤痕。
多亏了xx牌疤痕贴、手术贴、疤痕凝胶。
坚持使用,就可像她一样,皮肤重返光洁。

推销的产品,甚至都没变。

迅速恢复,靠的是某保健产品。
据她说,“该产品可有效抗癌”。

这些网红,一边生着病,一边保持绝对精致,引得不少网友既同情又心疼,纷纷关注点赞。
圈了粉,又有了“过来人”经验的加持,便开始带货。
推荐的,还是未经权威机构认证的产品。
有人给她们取了个名字:病媛,借生病以卖弄的“名媛”。
这个词迅速火上了热搜,不少平台,也立即开始处理相关账号。

其中一位被挂出“病媛”照片的网红辟谣说,自己确实生了病,也做了甲状腺手术。
没有化妆,没有带货,晒出病房照只是为了报平安。

也有人真诚分享治病经验,只不过面容精致,就被质疑作秀,被扣上“病媛”的帽子。
其实说到底,这件事最让人反感的地方,在于“媛”这个字。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名媛”成了专指网红搔首弄姿、以博眼球的贬义词?02大抵是在一年前。
一篇关于“上海名媛群”的曝光贴,在微博上激起惊人的10亿阅读量。
作者爆料,所谓“名媛群”里,没有分享人脉,结交精英。
有的全是拼单。
6个人拼双人套餐,每人摊85元,就能拥有丽思卡尔顿下午茶。
40个人,每人出125元,就能享受5000一晚的顶级酒店。
还有拼名牌二手丝袜,你穿几天她穿几天,又省了一笔钱。
为的,就是轮流拍照发社交平台。

有人按图索骥,找出不少网红曾经“拼单”的线索。
比如背景是标志性建筑的高档餐厅,几个人轮流假装吃饭,实为摆拍。


她们只要复制粘贴,同步到自己的社交平台。

早在前几年就有媒体报道过网上的“炫富产业链”。
6块钱“开”上保时捷卡宴,25块钱就能晒百万现金。
客户不分性别,随随便便打造白富美、高富帅。

连带着“名媛”这个词,彻底被踩进了尘埃里。
再往后,连“名媛”的各种流派都出来了。
喜欢蹦迪,在夜店的舞池卡座之间寻找富二代的,被叫做“舞池卡媛”。


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状,实则打卡拍照。
又被冠以“茶媛”的名号。

动辄双手合十,跪坐于佛前,又分明在各种凹着身材曲线。

在众生平等的佛家地,明晃晃炫耀着奢侈品包包。

一看,竟是无知地从落款开始抄起。

转头,卖衣服、卖串珠、卖化妆品。

这些人眼中,物质代表一切。
仿佛拎几次爱马仕,穿几次名牌,精心修饰了几条朋友圈,自己就高贵了。
虚伪和肤浅,让人不齿。
只是,被称为“名媛”,她们也配?03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名媛?看过一张老照片。
民国时期的名媛们,穿着旗袍,巧笑倩兮,高矮胖瘦,自成一派。
美得各不相同。

出身名门望族的郑念,家境富裕,长得还漂亮,是天津卫的风云人物。
可她偏要自己争气,考上燕京大学,又远赴英伦,读了名牌大学硕士。

一关,就是6年半。
牢里生活狼狈不堪,她却不怨天怨地,反倒把日子过得精致干净。
用剩米饭做成浆糊,把手纸当作墙纸,一张张贴住灰墙。
给脸盆做盖子防尘,用手帕给自己做了个“眼罩”。
甚至借来针线,将毛巾缝制成马桶垫。

可每次方便后,她忍痛也要拉上西裤的拉链,宁愿创口加深,也不愿衣衫不整。

哪怕遭受毒打,浑身散架,一抬头,看到墙角开了一朵花。
她还乐观地写道:“是春天来了,生命还在延续。
”

身处绝望、破碎,文明、体面、优雅却深深刻在她的骨子里。
豪门千金严幼韵,家里的豪宅曾几乎占据整个街区。
读复旦大学时,就开着拉风的别克汽车。
每天换旗袍,从不穿重样的。

直到1942年,日军攻占马尼拉,身为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的杨光泩和7位同事不幸被捕,秘密枪杀。
严幼韵和家人也被赶出了领事馆。
命运骤然改写,从没吃过苦的她,却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好其他7位同事的家人。
她举家搬到一间老房子,又唤来遇害者家属同住。
原本的5口之家,突然涌进来40口人。

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变卖首饰。
还开始学着挖地、种菜,在院子里养鸡养猪,学会了做酱油和肥皂。
只有一台钢琴她始终不愿卖掉,空闲的日子,她会坐到钢琴旁弹奏一曲,在绝望中为大家带来一丝温暖。

”“半空”看到的是失去,“半满”看到的是得到。

能受得起最好的,也经得起最差的,不攀附、不依赖,困苦之中,依旧从容。
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一辈子坎坷。
17岁,少年丧母。
52岁,中年丧女。

丈夫因牢狱之灾,性情暴戾,工作也不如意。
她不得不一个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却丝毫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从20多岁,到九旬高龄,她自己都数不清这辈子讲过多少课,教过多少人。
晚年还在四处奔走讲学,不遗余力将“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前两年,她把自己全部的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
累计,3568万元。
有人好奇为什么。
她引用了《论语》的一句话:“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
”

苦难浸泡的人生,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胸中自有丘壑,活得富足丰盈。
她们,才是名媛一词真正代表的女性标杆。
独立自强,学识渊博,优雅至极。
那些哗众取宠的网红,岂能同日而语?04再看看曾被曝光的“名媛培训班”。
有面向孩子的:一群十几岁的小女孩,穿着华丽的晚礼服,被训练着矫揉造作地吃西餐。




学到了假名媛的做作,没学到真名媛的内涵。
可问题是,这样的人多了,我们却对“名媛”的污名化,见怪不怪了。
照此下去,明天有网红在图书馆凹造型,又骂她“书媛”。
后天有“富婆”秀豪车,又称其“车媛”。
一个本形容女性无限美好的“媛”字,不该这样被曲解。
前段时间,一打开微博、B站,骂人用语,全是“伞兵”一词,几乎刷屏。
直到@央视网青年 点名:伞兵是光荣、值得尊敬的职业。
怎么能被拿来玩梗?

当我们不假思索地跟风下定义、扣帽子时,那些真正值得尊重的人,正在被诋毁。
那些真正属于名媛的品质、底蕴,正在被遗忘。
所以比起嘲讽,这才是我更想做的:为名媛正名。
别让一小撮人的可笑,成为一个群体的悲哀。
-END-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
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