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突袭还能被夸上热搜,广东人,你可真行!
2025-01-15 00:10:01
但本轮疫情,还在继续。
更让人忧心的是,截至昨天,国内已有6省10地,出现了奥密克戎本土病例。

从1月13日至今,广东中山、珠海、广州、深圳、梅州五地,陆续新增奥密克戎确诊病例。
仅珠海就有7例,其中包括一家4口。

他核酸结果反复异常,直到测了7轮,才查出阳性。
变异毒株,太狡猾了。
短短5天,广东5座城市出现了11例奥密克戎变异株。
不止如此。
要知道,广东这一轮德尔塔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去。
年底的广东,正在经历一场艰巨的大考。
02疫情反复的这两年,耳朵写过不少地方。
比如云南、黑龙江,时不时就有疫情反扑,很多读者感叹,这些边境的省份太难了。
但还有个地方,被提及得却很少。
那就是广东。
我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网上,查了一下官方通报的疫情情况。
才惊讶地发现,其实许久以来,广东的新增就没停过。
光是2022年,从元旦到1月16日,累计新增确诊就有182例。
这还不包括31例本土病例。
再仔细看看这182个病例的来源,竟全是境外输入。
法国、加拿大......而更多的,还有伊拉克、菲律宾、孟加拉国、乌干达、卡塔尔......最多的一天,境外输入病例高达18例。

疫情以来,作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北京和上海,接收的多是来自发达国家的精品航班。
但还有很多驻外中资企业的员工要回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华人要回家。
即便世界疫情短期内难以结束,我们的国门也不可能紧闭。
于是,同样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扛起了接收非精品航班的重任。
这两年,广州白云机场的吞吐量,已经达到全国第一。

几个月前,广东卫健委主任就介绍过,疫情期间,全国入境人员,在广东就占了9成。
广东,是在为全国牢牢守着“南大门”。

我们身在内陆省份的人,更很少受到影响,几乎没有遭遇过入境疫情外溢的情况。
不是危机不存在,而是广东人默默无声,担了下来。
来自境外的旅客,需要就地隔离。
广东便安排了300多个隔离点,每天隔离近3万人。
如此繁重的工作,靠的是数量庞大的防疫工作人员。
广东很多单位,一直在抽调人手,奔赴一线,有人一干就是一年多。

机场附近的酒店,已经竭尽所能,把隔离对象一一妥善安排。
也有人,被安置在如荔湾区、越秀区等人口密集的市中心。
哪怕冒着风险,也要确保隔离工作妥当,确保被隔离人员有充足的酒店资源、生活资源、医疗资源。

他们的咬牙承担,才有了我们的风轻云淡。
03但如果你经常在网上关注疫情话题,也许会发现:防疫压力如此重的广东,这两年,却很少因疫情被热议。
原因,从这两天广东发生的两件事中,可见一斑。
第一件,是1月15日晚上,广州市民经历了“虚惊一场”。
那天下午4点15分,广州天河区接报一名自愿检测人员核酸结果异常。
应急响应,立即启动。
经调查,发现病例去过正佳广场。
6点半,那个曾位居“全球十大购物中心”之列的超大型商场,果断采取了封锁出口的临时客流限制措施。
广州市中心商圈的几大商场,也全部开始限流。

不到半小时,50位医护人员,就已经迅速到位。
第一时间在各大商场门口设置监测点,给商户、顾客做核酸检测。
203人的流调队伍,也全部出动。



通知居民尽快做好核酸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解除警报后,不到11点,购物中心便全部开始正常营业。
从发现异常、做流调、封控、核酸排查,到排除疫情、环境消杀,一切只用了6个多小时。
这样的迅速,靠的不止是临时的反应,更是日常防疫演练的经验累积。

何来处变不惊,紧张有序,给所有人安心。
第二件事,是深圳卫健委的“霸气回复”。
1月8日,有网友在深圳卫健委公众号文章评论中留言:一名孕妇因核酸检测长时间未出结果,导致迟迟不能入院。
仅6分钟后,深圳卫健委就回复:电话发我。

不到一小时,孕妇看到了粤康码上的核酸报告。
顺利住进了医院,情况稳定。

结果,深圳卫健委在短短5分钟内再次火速回复。

第二天上午,防疫人员在消杀工作的间隙,给小猫添置了足够的口粮和水。
还特意拍下照片,让牵挂的主人安心。

哪怕粤康码突然崩了,不到一小时,就恢复顺畅运行。

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医疗需求,广州第一时间上线了小程序。
提前登记孕妇资料,电话随访,提前做预案,引导就医。
有紧急情况,还会发放通行证明。

那也是因为,中山市新增病例的报告出现的当天,珠海香洲区就展开了大规模核酸检测。
这才以最快速度锁定了7例阳性,没有被动地被疫情打个措手不及。
经过流调溯源,发现两地病例存在时空交集。
这一切,大概就是为什么疫情中的广东时常被忽略。
因为即便有风吹草动,广东就会迅速反应,把隐患提前消除。
科学,人性化,不疾不徐。
他们做了太多的实在事,却很少诉说不易。
就像这里的人一样。
家境殷实,还穿着几块钱一双的人字拖;有市民身家几亿,还在城中村卖12块钱一份的鸭仔饭。
低调且务实,就是广东的气质。
04还记得两年前,疫情之初。
大年三十,武汉发出求援信息。
当天晚上,128名广东医护人员就迅速集结,驰援武汉。
还有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直接派出500多人,被网友赞为“无敌中山医”。

2020年2月,累计确诊,是除湖北以外最多的省份。
而广东又是人口大省,防疫困难重重。
但这个老大哥,看着自家兄弟有麻烦,哪怕自己困难,也想帮对方多扛一点。
当时已经84岁的钟南山院士,长期在广东生活、工作。
一边劝大家“没什么事不要去湖北”,自己却乘着高铁餐车前往武汉实地考察。

广州,第一个发布《致广大来穗的湖北、武汉朋友的一封信》。
贴心地向湖北朋友,介绍了9条健康防护指引。

结果到了广东湛江,出不去了。
湛江果断为他们安排了免费住宿。
那是那个冬天,让人难忘的暖意。

而自己遇上疫情,广东人却乐观得可爱。
用人字拖花式排队打疫苗,这很广东。

”食在广东,名不虚传。

他们说:“希望小老虎的「虎虎生威」把病毒吼跑,让大家都能过上一个健康开心的新年。
”

去年5月,广州疫情。
仅荔湾区,就投入了省、市、区三级医疗力量2500人。
对全区几百万户籍人口,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荔湾公安分局,调集了3600多名民警、辅警保驾护航。
彼时恰逢广东雨季,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大雨滂沱中,仍日夜鏖战。

前来检测的市民,为他们撑起了伞。

为的,就是帮助每一个人,顺利度过隔离期。

无人驾驶车队,载着生活用品、药品的物资,开往封闭管理区。

光是广州国际健康驿站,就占地25万平方米。
5074个房间,5G通信,物联网。
每个房间配有视频聊天摄像头和人工智能温度计。
一天三餐,由机器人配送,减少接触。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感叹,这项防疫措施,中国首创。


广东的细致入微又高瞻远瞩,不断展示着一线城市抗疫的责任和担当。
05全球疫情之下,广东就这样默默地为我们守着“南大门”。
有隐患,总是极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化至最小。
对每个疫情中的个体,她从不忽略。
哪怕不易,也很少大声嚷嚷。
有底气,有担当。
有温度,有豁达。
正如有人说:“过去100年,广东带给我们一种新眼界:看见海外更开阔的世界,人活路更多。
未来100年,广东期望带给我们一种新心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大的富有。
”这样的包容,踏实,也正是疫情中广东的样子。
这样的广东,也让我们更加看好她的明天。
愿疫情赶快结束。
也愿承担了太多的广东人,都能安安心心,过个好年。
资料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光明网:中山病例和珠海8例阳性个案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每日经济新闻:高度警惕!10座城市已现本土奥密克戎病例,如何应对?国家卫健委最新解答……深圳特区报:迎战德尔塔又遭遇奥密克戎,深圳沉着应对全力以赴新华网:正面遭遇奥密克戎 广东珠海这样应战羊城晚报:广东入境人员占全国九成,300多个集中隔离点每天隔离近3万人观察者网:NN关注广州国际健康驿站:中国这项防疫措施又是首创新浪网:东莞国际健康驿站运转80余天,“挡住”8例境外输入新冠阳性病例-END-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
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