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接替彭德怀的国防部长一职?毛主席有意林彪,罗荣桓提名贺龙

2024-12-02 00:10:02

十大元帅中,每个人都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之功,他们对新中国的贡献之巨大,影响之深,为后人所赞颂。
建国后,十大元帅根据其资历,能力,身体条件等因素,担任相应的职务。

国防部于1954年9月设立,是国家的一个重要部门,掌管国防与军队事务的军事部门,属于国家高级部门。
建国后,第一任国防部部长由彭德怀担任,彭老总在我党的地位很高,在建国后又指挥了抗美援朝战役,是担任国防部部长的合适人选。

1959年,彭德怀因为在庐山会议期间大谈“大跃进”等经济问题,不顾个人安危,敢于为民请命,对当时各项运动中的错误指出并且批评,遭到了免职处理,卸任国防部部长一职。

彭德怀卸任国防部部长一职后,到底由谁来接替他的职务呢?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让林彪来接替彭总的职务,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毛主席还是让长期负责干部工作的罗荣桓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尊重一下他的建议。

毛主席提议林彪接替彭总

新中国成立后,林彪身体不适,处于养病期间,没有担任过要职。
1959年彭德怀卸任国防部部长一职后,毛主席想到了休养基本康复的林彪,有意让林彪接替彭老总,担任国防部部长一职。

位列十大元帅第四位的林彪,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均立下赫赫战功,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林彪主持东北军事,为解放东北,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担任国防部部长一职,林彪的资历和战功足够,且林彪擅长军事指挥,与该职位的职能契合度也很高。

同时,林彪是毛主席一手培养起来的,从心里是信任他的,尤其再看看他以往的表现,毛主席对这位爱将还是非常喜欢的。
因此,毛主席让林彪担任国防部部长应该是合情合理,一般人还真挑不出反对的意见。

罗荣桓当时身体有恙,未能前来参加有关于让谁接替彭德怀国防部部长一职的会议。
罗荣桓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干部任命方面,他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毛主席想知道自己有意让林彪担任国防部部长一职是否妥当,想听听罗荣桓的建议,让身边的彭真将自己的建议转达给了罗荣桓。

按理来说,既然是毛主席钦定的国防部部长人选,在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情况下其他人也应该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还是战功赫赫的林彪接替彭老总的职务,没有任何理由去反对这件事了。
可一向公平公正的罗荣桓,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他主张让贺龙元帅接替彭德怀的职务。

罗荣桓力挺贺老总接替彭老总职务

罗荣桓德才兼备,且多年负责干部的任命工作,在用人方面他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罗荣桓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友谊很深厚,两人共同领导参加了秋收起义,是我党早期的高级干部之一。

三湾改编后,罗荣桓坚决支持毛主席提出的“党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努力做好毛主席交给他的任务,做一名出色的党政工干部,负责部队的纪律,团结,思想,制度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罗荣桓与林彪在解放战争时期两人就有深度合作,罗荣桓对林彪是非常了解的。
在国防部部长一职的人选上,罗荣桓认为合适的人选并非林彪,而是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五的贺龙元帅。

罗荣桓一心为公,在干部的任命上,他完全考虑实际情况,不掺杂任何私人感情。
在罗荣桓看来,林彪虽然能力突出,但身体情况一直欠佳,而国防部部长一职任务很重,非常繁忙,怕林彪精力有限,将身体累垮了。

因此,当毛主席通过彭真将国防部部长一职的任命人选交给罗荣桓看后,罗荣桓选择身体情况良好,且具有一定威望的贺龙元帅。
罗荣桓为何会推举贺龙当国防部部长呢?这完全是出自工作的需求。

贺龙威望很高,在南昌起义时期他已经是军长,是起义的主力军,早年,贺龙靠着两把菜刀闹革命,硬是闯出一片天来,他疾恶如仇,为穷人发声,同时又热情大方,待人宽和真诚,有着诸多优点。

罗荣桓敢于发声,对待毛主席的任命不敷衍了事,阿谀奉承,而是积极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对工作的负责,是一种敬业精神。
罗荣桓选贺龙出任国防部部长一职,没有一点私心,纯属贺龙适合担任此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