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对授衔结果不满,醉酒接听周总理电话,总理:在下小兵恩来

2025-01-27 00:10:01

1955年,许世友醉酒接周总理电话,周总理:在下小兵恩来

1955年,军衔评定最终出来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许世友就相当愁,有些垂头丧气,又有一些气恼,无从诉说,便打电话给了周总理,想听总理疏导疏导。

可是周总理却没空接电话。

许世友放下电话后,就闷头喝起了酒来,喝得酩酊大醉的。
就在这时,一个电话来了,他踉踉跄跄接下后说:“谁呀,我是许世友大将军!”

对方哈哈笑起来:“在下小兵恩来!”

听到“恩来”二字,许世友十分醉意马上醒了八分……

许世友为何这样愁呢?

对军衔评定结果有意见

许世友发愁,主要是对军衔的评定结果有意见。

评定之前,他就大大咧咧地做出估测:“以我的资历和功劳,元帅是拿不到的,拿个大将总该可以吧?”

然而评定结果出来后,许世友傻眼了,没有被授予元帅或者大将军衔,被授予上将。

对此,许世友百思不得其解。

按照大将军衔的评定标准,红军时期要担任师级以上干部,抗战时期担任八路军旅级或新四军师级以上干部,1952年得正兵团级以上(野战军军级划分,军团副职及兵种司令)干部,1955年时尚未脱离部队。

1927年8月,许世友入党,同年11月参加黄(安)麻(城)起义。
红军时期,他曾担任红9军副军长、红4军军长、骑兵师师长等。

抗战时期,他曾任129师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等。

解放战争时,他担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

1952年,他在军级评级中获得正兵团级。

1955年,他仍在部队内任职,正参与组织解放一江山岛任务。

据此,许世友在每一个时期的每一个资历,都符合了大将军衔的评衔标准,成为大将毫无悬念。

事实上,在初次的评衔过程中,共诞生了22位大将,许世友也在其中,但后来压缩到了10位,他就被往后延顺了,成了上将。

许世友发愁和不理解,或许正和这个有关系。
到嘴的鸭子飞了,谁心里能高兴?!他怎么都想不通,就给周总理打了电话,可总理却没空接听,于是就喝了酒,喝得酩酊大醉的。

就在这时,周总理来电了。
周总理对他说了什么呢?

周总理的疏导

电话接通后,许世友说他是大将军时,周总理听出了他的醉意,就开玩笑回答说:“是我呀,在下小兵恩来!”

听出是周总理,许世友的酒顿时十分醉意醒了八分,不再迷糊。
许世友马上说:“周总理啊,我是想找你疏导疏导的,可你不在,现在刚好,你跟我说说,我为什么就得上将了,我应该是大将军的!”

周总理说:“这么想你就不对了,首先,你不能一个人喝闷酒,你要想喝酒,我可以陪你,你那里可有好多的茅台好酒啊,居然不想和我一起分享……”

许世友连忙说:“这敢情好啊,我就先一个人喝了,找个机会再和总理一起喝!”

周总理变得严肃起来,说:“你是老党员了,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优秀干部,这就是我要说的。
你啊,不能总想着军衔的事,你想想,毛主席的功劳大吧?他本应得大元帅军衔的,但他却不要、不争,我和少奇同志也不争,都放弃了元帅军衔……”

许世友似乎并不为所动,一直嗯嗯嗯地回应,没有说一句话。

周总理话锋一转,说:“你再想想,革命和战争都是相当残酷的,是要人命的,我们能活下来就已经相当幸运,这些军衔,应该给那些为了革命而壮烈牺牲的战士们,我们有什么资格去争?你说是不是?”

许世友被说动了,有些哽咽地说:“总理说的是,你这么一说,我就想通了,我不应该去争的,多少的战友都死去了,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争这个虚名呢?”

许世友放下了执念,不再抱怨最终的评定结果。

一些人说,许世友之所以产生不满,除了他被“刷”下来之外,还有一个点,那就是昔日的红一方面军将领多数都得了高军衔,而他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将领大多都得了低军衔,他想为自己打抱不平的同时,也想让他们也跟着争一争。

事实上,军衔的评定不能说是绝对公平(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但也做到了有理有据,依照规则和标准走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应的且适当的照顾。

红四方面军也并不是没有高军衔的将领,徐向前得了元帅,陈赓、王树声、徐海东得了大将,许世友、陈锡联、陈再道等16人获得了上将,中央并没有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