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三军团成员中,首长彭总仅是副国级,却出现五位正国级干部

2024-12-19 16:10:01

众所周知,彭总是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我党著名的军事家。
1930年6月,在大冶刘仁八村彭总奉中央的命令,成立红三军团,该军团是中央红军的主力,为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由毛主席、朱老总领导的中央红军中,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都是绝对的嫡系精锐,相关高级将领在建国后的发展不错,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者不少。

红一军团是朱、毛率领起义军成功会师井冈山的革命部队,中央红军的底子,建国后不少高级干部成为正国级领导人,包括毛主席和朱老总两人。

彭总身为红三军团的首长,建国后的发展相比朱、毛两位一军团的首长稍逊一筹,无缘成为正国级领导。
值得一提的是,从红三军团走出来的将领中,有五位后来官至正国级,地位超过老首长彭总。

红三军团走出来的正国级干部

彭总加入共产党前,曾在湘军担任团长,参加过北伐战争。
1926年,彭总结识共产党人段德昌后开始接触学习共产主义思想,两年后,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期间,加入共产党,与黄公略、滕代远等人发起平江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该军是红三军团的前身。

自1930年红三军团成立后,彭总一直担任这支部队的总指挥,他是该军团的军事主官。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彭总立功无数,拥护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军中的地位非常高,仅次于毛主席和朱老总。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并且取得胜利,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他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从朝鲜回国后,彭总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于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官至副国级。

彭总之所以没有成为正国级领导人,与1959年的庐山会议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如果他没有受到错误批判,在六十年代有很大的概率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

曾经是红军军团首长彭总未能成为正国级领导人令人遗憾,不过该军团成员中,出现了5位正国级领导人,其中有三人是彭总的搭档。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滕代远调离红三军团,彭总兼任了数月的政治委员。
1934年1月,中央调杨尚昆到红三军团担任政治委员,协助彭总开展工作。

当时杨尚昆是红军年轻的政工干部,对刚正不阿、直率坦荡的彭总有所了解。
一到红三军团,杨尚昆用浓厚的四川话说:老彭您好呀,带领大家干吧,我一定支持你。

彭总对这位比自己小了近十岁的政治委员表示热烈欢迎,握着杨尚昆的手,爽朗地说:你来红三军团我很高兴,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干。

杨尚昆的发展非常好,长期在中央工作,八十年代担任国家主席,官至正国级。

杨尚昆调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李富春接替红三军团政委一职,成为彭总的搭档。
李富春和彭总都是湖南人,二人早就相识了,在一起工作非常高兴。

李富春与彭总私交不错,两人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彭总的妻子浦安修就是李富春介绍的。
建国后,李富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成为周总理的得力助手,在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官至正国级。

革命早期,少奇同志是我党白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遵义会议期间,在毛主席的推荐下,少奇同志到红三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及时向红军传达遵义会议的精神,成为彭总的直接下属。

少奇同志在红三军团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建国后,在党内的地位非常高,在政治局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毛主席,当选两届国家主席,同样官至正国级。

红三军团成立后,邓萍长期担任参谋长一职,他是彭总的亲密好友。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期间,邓萍亲临前线指挥,不幸被子弹击中头部牺牲,红军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高级将领。

邓萍牺牲后,红三军团参谋长一职空缺,中央派叶剑英前去协助彭总指挥作战。
革命战争时期,叶剑英长期担任参谋长一职,有着丰富的指挥作战经验,到红三军团赴任后帮了彭总不少忙。

叶剑英为人稳重,对党有特殊贡献,七十年代同华国锋拨乱反正后当选政治局常委,成为正国级领导人。

革命战争时期,胡耀邦曾在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担任党总支书记,论资历和地位,要远远低于彭总、少奇同志等人。
胡耀邦属于后来居上者,在八十年代担任过党中央总书记、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正国级领导人。

红三军团的高级将领中,出现了非常多的大人物,有五人官至正国级,他们分别是杨尚昆、李富春、少奇同志、叶剑英和胡耀邦。

彭总身为红三军团的总指挥,在全军中享有非常高的声望,只是建国后发展受限,无缘更进一步成为正国级干部,令人遗憾。

当然,黄克诚、张爱萍两位从红三军团走出来的高级将领发展不错,建国后都官至副国级。
曾在红三军团任职的高级将领,对彭总的评价一直都非常高,张爱萍更是崇拜彭总,直言:彭总教我做人,周总理教我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