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星李香兰,因“汉奸罪”差点被枪毙,日籍身份救她一命

2025-01-24 16:10:01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不仅要占领我国的土地,还要进行文化侵略,他们“培养”了一大批汉奸隐藏在普通人民群众里,采用各种手段,输出一些利于他们的文化思想,削弱我国的抵抗意志。

当时,上海滩有一名红极一时的女明星,她既会唱歌又会表演,她的电影和歌曲火遍大街小巷,此人就是李香兰。

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清算汉奸,李香兰曾与侵华日军有合作,以汉奸罪判处死刑。
令人想不到的是,李香兰的祖籍是日本,凭借这一身份,“汉奸罪”不成立,得以被无罪释放。

李香兰曾也是大紫大红的明星,说着中国话,在中国的土地上长大,为何会是日本人呢?

1920年,李香兰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原名山口淑子,祖籍在日本佐贺县。
父亲山口文雄在满铁工作,喜欢交朋友,历史上很多有名的汉奸同他关系匪浅。

山口文雄因为在官场上的一些变故,决定举家迁到沈阳,到了那里后,他带着女儿山口淑子拜访了在中国的好友李际春。
李际春时任沈阳银行的总裁,抗日战争时期沦为汉奸,为日本人效力,最终被处决。

李际春非常喜欢山口淑子,收她为义女,并为她取了个中国名李香兰。
自此,山口淑子对外便用李香兰这个名字,在中国生活工作。

不久,在李际春的引荐下,李香兰又认识了另一个亲日的大汉奸潘毓桂。
潘毓桂当时是沈阳政坛上的大人物,地位举足轻重,他第一眼看到李香兰就觉得是个可造之材,便收养了她。

1933年,13岁的李香兰成为了潘毓桂的养女,住进了潘家。
在潘毓桂的安排下,李香兰顺利进入北平的一所女校读书,在学校里非常刻苦,努力学习中国文化,融入中国学生的圈子,最重要的是她说得了一口标准的北京话。

李香兰17岁那年,因为外在条件很好,再加上艺术天分很高,被日军控制的“满洲映画协会”招聘为专业演员。

从此,李香兰成了日本粉饰侵略中国罪行的工具,推出战争政策的“糖衣炮弹”。

1942年,李香兰前往上海发展,她拍了很多电影,如《白兰之歌》《万世流芳》《迎春花》等,受到观众的追捧,成为上海滩的歌后之一,一时间名气很大,引来无数人欣赏。

李香兰火了之后,日军利用她的名气,拍摄一些风气不正的电影。
电影大多千篇一律,唯宗旨就是中国姑娘爱上了日本小伙子,两人为了爱情不顾艰难险阻,最后在一起的美好大结局。

这种电影从头到尾都在暗示中国人懦弱无能,只有依靠日本才能得到幸福稳定的生活,这明显是日本人的奸诈诡计,通过电影,宣传这种侵略思想。

除了日本人,几乎没有人知道李香兰的真实身份。
在外界看来,她就是出生在满洲的中国人。

李香兰连续拍摄了很多这种宣传日本的影片之后,引起许多爱国青年的不满,纷纷谴责她是大汉奸,替日本人办事的走狗。

其实,李香兰这么做也是由不得自己,处在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李香兰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不愿伤害这里的人民。

另一方面,李香兰虽然没回去过日本,但她是日本国籍,身上流的是日本人的血液,这点无法改变,再加上日军施压逼迫,不听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面对千夫指责,李香兰也只能默默的鞠一躬表示道歉,并且声称再也不拍这种电影。
外人并不知道李香兰是日本人,她也没主动澄清这件事,以至于人们以为她是中国歌星。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留在中国的日本军队和老百姓被遣送回国。
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卖国的汉奸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该是清算他们的时候了。

李香兰以汉奸罪被民国政府逮捕,如果她是中国人的话,这项罪名是成立的。
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李香兰确实为侵华日军效力,这是铁的事实。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李香兰说自己是日本人,并且拿出了相关证据。
最终,民国政府按照规定,将李香兰遣返回日本,她捡回了一条命。

回到日本后,李香兰重新以山口淑子的身份站上了舞台,在影坛有一定的知名度,深受日本民众喜爱。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之后,李香兰跟随访华团又回到中国。
在采访中,李香兰透露:中国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希望中国和日本和平共处,愿为两国的友好往来贡献绵薄之力。

晚年,李香兰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多次访问了北京、长春、上海等地,这些地方都曾有她童年的回忆,每当到此,感到格外亲切。

面对不少日本右翼政客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挑衅中国人的行为,李香兰就曾公开声讨:此举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

2014年9月,李香兰病逝,终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