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秘书张玉凤,丈夫高大帅气有能力,两个女儿曾留学美国

2024-11-01 08:10:02

从革命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毛主席都是我党重要领导人之一,日理万机,身边需要人协助,组织为他配备了不少秘书。

能成为毛主席的秘书,那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毛主席晚年,一名叫张玉凤的姑娘来到他身边,担任生活秘书兼机要秘书。

张玉凤是一位“奇女子”,毛主席晚年颇为信任,许多重要的事情交由她办。
张玉凤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有一个高大帅气有能力的丈夫和两个漂亮的女儿。

在毛主席身边

张玉凤晚年回忆道:自己能成为毛主席的秘书,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1914年,张玉凤出生于黑龙江一户普通工人家庭,为减轻家庭负担,读了小学,年仅14岁就出来工作了,对一名女孩子来说当真不容易。

背景、学历普通的女子,能成为毛主席的秘书,有一定偶然因素。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玉凤来到铁路局面试,没想到被成功录用,成为一名铁路客运乘务员。

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非常不容易,张玉凤格外珍惜,每天认真工作。
六十年代初,铁道部选拔一批客运乘务员进入专列工作,张玉凤形象良好,工作积极认真,幸运入选了。
进入专列工作后,张玉凤有机会见到中央的首长了,包括毛主席。

七十年代初,毛主席身边缺少生活秘书,组织上考虑人选的时候,想到了张玉凤。
1970年7月的一天,张玉凤像往常一样在专列上打扫卫生,突然被上级领导通知要去中南海,她愣住了,不知何事。

这一切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张玉凤被带进中南海,来到毛主席身边。
作为一名生活秘书,张玉凤做事特别认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朝夕相处中毛主席越来越信任她。

毛主席曾评价张玉凤是“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这句话的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张玉凤回忆:一次,客人来看望毛主席,她那天正好不太高兴,招待没有那么热情。
客人走后,毛主席批评了她。
张玉凤为此解释了一番,毛主席听完更加生气,在气头上说道:你不高兴,就给我走!

张玉凤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她二话不说,直接收拾好自己的包裹回家了。
张玉凤踏出中南海的一刻就后悔了,非常难过,无法接受被毛主席“辞退”的事实。

在家待了二十余天,婆婆劝张玉凤向毛主席认个错,道个歉,中央办公厅的领导也希望她写个检讨。
张玉凤脾气倔,既不写检讨也不道歉,这件事一拖就是近一个月。

张玉凤离开后,毛主席在生活上失去了一位助手,难以适应,非常希望她能够回来。
一天,张玉凤发现一件衣服落在中南海,打电话给吴旭君护士长。

吴旭君请示毛主席之后,笑着对张玉凤说:你在家等着吧,马上有车来接你了。

张玉凤一“倔”到底,回到中南海工作后,仍旧没有给毛主席“道歉”。
事后,毛主席笑着对身边人说:张玉凤办事认真,工作尽职,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呀!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期间,张玉凤深受教育,学到了许多,对伟人始终怀有崇高的敬意。

幸福美满的一家人

张玉凤不仅工作顺利,生活也很幸福,有一位高大帅气的丈夫,两个漂亮有出息的女儿,妥妥的人生赢家。

刘爱民是张玉凤是丈夫,在铁道部工作,二人曾在同一部门上班,因缘结识。
刘爱民一米八的大个子,浓眉大眼,标准的男子汉,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帅气、有男人味”。
事业对男人来说很重要,刘爱民不仅帅气而且非常有能力,曾是铁道部的一名处长,与张玉凤享受同级别的待遇。

张玉凤擅长处理婆媳关系,与婆婆相处的几十年里,一直非常感谢、尊敬婆婆。
结婚后,张玉凤一度想要离开中南海,回到铁道部工作,与丈夫孩子有更多相处空间。
另一边,张玉凤舍不得毛主席,他也是一位需要照顾的老人。

在丈夫和婆婆的支持下,张玉凤留在中南海工作,直到毛主席病逝。
张玉凤曾十分感慨地说:我永远无法忘记婆婆的恩情,两个孩子都是婆婆一手带大的,感恩于心。

张玉凤和刘爱民的工作很忙,尤其是张玉凤,更是不能经常回家,照顾孩子的重任,婆婆和丈夫付出了太多心血。

毛主席病逝后,张玉凤退居二线了,平日很是低调,一般不会接受私人采访。
每年毛主席的忌日,张玉凤会带着家人到毛主席纪念堂祭拜,表达了对伟人的尊敬热爱之情。

在一家人的辛勤教育之下,张玉凤的两个女儿学习成绩很好,长大后获得去美国留学的机会。
大女儿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妥妥的高级人才,小女儿学医,留学回国后在北京一家重点医院当医生。

如今,张玉凤和刘爱民夫妇已经退休多年了,过着十分低调幸福的生活。

张玉凤经历了非同寻常的一生,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乘务员成为毛主席的秘书,又回到了普通的生活之中,人生经历了起起伏伏,过程十分精彩。

晚年,张玉凤最大的牵挂就是孩子们,希望她们能比自己过得好,健康幸福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