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康生合影,陈毅带着墨镜站在后面,脸上笑容令人寻味
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合影,左边的毛主席,将双手背在身后,脸上带着笑容看向一旁,康生手里夹着一根烟,站在画面右侧,双眼注视着镜头。
站在两人身后的陈毅老总显得格外亮眼,陈毅带着墨镜和礼帽,穿着白色的衬衫,脸上带着耐人寻味的笑容。
康生是党内有名的“投机分子”,说白了就是谁有权力他就跟谁混,谁说话顶用他就巴结谁,像康生这样投机倒把的人,陈毅一直都看不起。
康生是文人,靠着手中的“笔杆子”发家,他和毛主席的第三任夫人江青渊源颇深。
可以说,毛主席和江青能走到一起,康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37年,在上海滩混不下去的江青来到了延安,她剪去长发,卸掉妆容,摇身一变成了追求革命理想的进步女青年。
江青来到时,正赶上毛主席和贺子珍吵架,贺子珍赌气一个人离开延安去了苏联,将年幼的李敏留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本来就事务繁忙,如今还要照顾孩子,更是分身乏术,不到一个月,家里就乱得不成样子。
康生认为这是个好时机,他主动找到江青,安排江青去照顾毛主席的生活。
当时康生掌管着门禁钥匙,每次江青过来,他就开门把江青放进去,因此江青才有了和毛主席接触的机会。
不得不承认,康生这一招确实高明,当时毛主席身边确实缺一个照顾自己生活的人,江青的出现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缺。
江青非常下功夫,她仔细观察了毛主席的生活习惯,尽可能地为主席排忧解难,就连给主席倒茶,都会掌握好水温,保证每一口水都是适口的温度。
毛主席渐渐习惯了江青的照顾,最终和江青结为了伴侣,康生在党内的地位也渐渐水涨船高,再加上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的重用。
新中国成立后,康生在党内的职位并不算很高,为了升职,康生想尽办法接近毛主席。
康生先是利用职权之便给自己挑了一间靠近毛主席的办公室,然后不停地在毛主席面前刷存在感,研究毛主席的喜好,再根据主席的喜好写出相应的文章。
1959年,康生当上了《毛泽东选集》的编委会副主任,从此开启了他“拿着鸡毛当令箭”的生涯。
这张合影便是来自于这个时期,此时的毛主席对康生还是非常信任的,康生在毛主席面前的状态也很放松。
可以看到,康生微微侧着半个身子,驼着背,尽可能地在毛主席面前表现得谦卑。
陈毅站在两人身后,戴着酷炫的墨镜,脸上的笑容令人寻味。
陈毅一向看不起康生这样的“投机分子”,此刻和康生合影,明显有些不愿意。
康生得到毛主席的信任后,和江青勾结在一起,迫害了大量革命功勋,一篇《海瑞罢官》拉开了“十年动乱”的序幕。
可惜的是,康生死得太早,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审判,但他的臭名将有永远刻在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