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兵团司令员授上将,长期担任大军区副职,留下“五不”遗嘱

2025-01-23 16:10:01

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对王建安说:“建国以来,你不计较职务高低,任劳任怨,很不容易啊!”

叶帅发出这样的感慨,说明王建安的职务与他的身份确实有些“不符”。
王建安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的态度,也让叶帅非常敬佩。

王建安是正兵团级的高级将领,1956年1月授上将军衔。
从王建安后期的发展来看,他所担任的职务不如预期,长期担任大军区的副职,没有做过正职,让他的履历有些“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安是一个高风亮节的党员,逝世前留下了“五不”遗嘱,内容令人动容,无一人敢违背。
老将军在哪些军区担任过副职呢?他的遗嘱内容又是什么呢?

长期担任大军区副职的兵团司令员

1908年10月,王建安出生于革命圣地湖北省黄安县,家境贫穷,1926年加入了赤卫队,次年入党,参加了黄麻起义。

王建安作战英勇,黄麻暴动时,他率先登上了黄安城墙云梯。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王建安从副团长做起,经历了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后,得到了非常不错的发展,相继担任师、军级别的政治委员,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时期,王建安从支队指挥做起,深入抗日一线阵地,指挥八路军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1939年6月,王建安升任为山东纵队副指挥兼第一旅旅长,参与组织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壮大革命队伍,打击来犯之日伪军。

解放战争时期,王建安是华东野战军八纵司令员,济南战役前夕,原本要去华北第一兵团给徐向前元帅当副手的王建安,改任去济南协助许世友。

众所周知,徐帅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王建安是从红四方面军走出来的高级将领,由王建安辅助徐帅,应该说是非常默契的。
许世友是华东九纵司令员,与王建安平级,上级要让王建安去辅助许世友,按理来说有些为难人了。

1937年在延安,许世友和王建安之间有些误会,彼此有“疙瘩”。
现在,主席要求王建安去辅助许世友,怕他不服。

许世友当即表态:“请主席放心!我一定协助许世友打好这一仗!”主席对王建安的态度很满意。
最终,许、王二人冰释前嫌,王建安配合许世友所部,一举攻克了济南城,取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

作为“军政全才”的高级将领,王建安在军中的职务并不低,三野成立时,他是第七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期,王建安代替宋时轮,出任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入朝指挥作战。

从朝鲜回国后,王建安的身体情况不太好,休养了一段时间。
从1956年12月开始,王建安相继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他的搭档韩先楚、杨得志等人也是上将。

上将当大军区司令员算是“标配”,王建安却长期担任副职,许多部下为他打抱不平,说他老资格,不应该老给人家当副手呀!王建安得知后,对部下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干革命工作不分高低,不要计较职务。

高风亮节,留下“五不”遗嘱

王建安工作认真,为人正直。
1979年3月,由方毅为团长,王建安为副团长和四十余名团员的代表团,从北京出发,飞往昆明,慰问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部队。

当时,云南省委为代表团准备了较为丰盛的午宴和车辆,等待他们的到来。
王建安同方毅商量,提出意见表示:

“代表团一律乘面包车;不准宴请,如吃‘便饭’时,代表团上街找饭馆吃;每餐四个菜一个汤,绝对不能超过标准。

当时国家还不富裕,王建安不喜欢这么浪费铺张,他对整个访问团的人员和自己非常严格,禁止享用地方准备的“小灶”,一律吃街边摊,且最多点四个菜。

对待家属,王建安也非常严格,他的夫人从抗美援朝回国后,按照规定要退役,期间,原本王夫人可以再次穿上军装,此事已经有先例,只要稍加运作就好。

王夫人欲重回部队,办理入伍手续,王建安得知后坚决反对,拒绝自己或他人给妻子办手续,以身作则,严以律己。

王建安晚年患病,为了不打扰子女的工作,没有将自己的身体情况告知他们。
1980年7月25日,王建安在北京病逝,当时,他的子女和战友没有一人知道将军已经逝世了。

王建安逝世当天,他的夫人牛玉清当天就向组织请示了丈夫的五个遗嘱:

第一,不开追悼会;第二,不送花圈;第三,不组织向遗体告别;第四,不通知生前友好;第五,不请负责同志护送遗体火化。

老将军直到逝世前的那一刻,依旧想着为国家省钱,不耽误好友的工作。
组织尊重王建安的“五不”遗嘱,无人违背。
将军的一生高风亮节,为国为民,是如今国家干部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