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师长李先念,晚年官至正国级,为数不多的“三朝元老”之一

2024-10-18 00:10:01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由我党直接领导,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经过协商,由原来在各省打游击的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军长为叶挺,副军长项英,张云逸,袁国平分别担任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惨重,许多高级干部遇害。
同年,为了坚持抗战,上级宣布重建新四军,将部队整编为7个师外加一个独立旅。

新四军七名师长除了彭雪枫牺牲外,其余六人在建国后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粟裕,张云逸,黄克诚三人曾担任过新四军师长,建国后被授予大将军衔。

除了被授予大将的三位新四军师长外,还有剩余三位师长,当时他们已经离开军队,不适合再授衔。
尽管如此,剩余的三位师长成就依旧很高,李先念是最为出色的一位,晚年官至正国级干部,超过绝大多数开国将帅了,还是为数不多的“三朝元老”之一。

新四军师长李先念

李先念1909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家境贫寒,九岁才开始读私塾,后因生活压力,不得不休学做木工。
在革命时期,黄安发生了多次农民运动,因此,李先念比别人更早地接触到革命思想。

17岁的李先念就参加了农民运动,很快,又参加了黄麻起义,加入了共产党。
1928年秋,李先念加入红军,参加了反“围剿”战斗。
红四方面军成立时,李先念担任33团政委一职,率部参加了多次战役,因指挥有功,表现优秀,上级授予33团“共产国际团”的称号。

1932年,李先念担任11师的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在战斗中重创敌军。
在红四方面军时期,李先念在徐向前等人的领导下,可谓是屡战屡胜,战功显赫。
长征结束后,李先念跟随徐向前率军西征,西路军战败后,李先念经历了千难万险,所幸逃回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先念先是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然后被上级委以重任。
在1941年,新四军重组,李先念担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一职,率部与日伪军战斗,消灭大量日伪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官至正国级,“三朝元老”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先念在桐柏战役中成功过抵御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内战爆发后,李先念担任中原军区司令员,蒋介石集中三十余万精兵,企图围歼李先念部,在敌人强大的包围圈下,中原军区6万大军无法抵挡,最终成功突围,保留了有生力量。

突围到陕西的李先念,在刘帅的带领下,进入大别山根据地,跟随刘帅相继解放了全国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不在军队工作,转入地方工作,因此错失了1955年的授衔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后的李先念官职一度升为正国级,而且还是“三朝元老”之一。

在特殊时期,李先念凭借自己的智慧,受到了多方的保护。
在周总理的领导下,李先念一直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工作。
在特殊时期,李先念虽然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他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他曾经说:”毛主席是我这辈子的导师,对毛主席的感情是很深的,毛主席也很看重他。

的确如此,李先念在特殊时期一度被扣上了“大叛徒头子”的帽子,是毛主席站出来为他辩护,逃过一劫。
李先念曾经回应自己为何一直不倒,理由是他和徐帅一样是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人物。

在特殊时期,李先念两边站的方法,在当时是极具智慧性的一种方法,用打太极的方式不得罪任何一派。
红四方面军老战友陈再道曾经开玩笑地问李先念“人家都说你是‘不倒翁’。
你为何不倒呢?”这句话除了调侃外,更有一层别的意思。

李先念说道:“不是都倒了就好,都倒了没人斗争了,自己都没法保护自己,怎么保护别人呢?”这句话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在特殊时期,李先念保护了不少人,如古牧,吕东等高级干部,在李先念的要求下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晚年的李先念官职很高,在1983年6月担任过主席一职,官居正国级。
值得一提的是,李先念从主席这一届开始,到华国锋主席,再到邓公,成了高层领导中为数不多的“三朝元老”之一。
建国后,他的官职和影响力,可以说是远超新四军的其他几位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