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180师政委吴成德被俘,回国后结局如何?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纵观历史,每天读一点历史知识
01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家卫国,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志愿军入朝参战。
在志愿军司令员彭总的指挥下,英勇顽强的志愿军战士一共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了五次大的战役。
现如今,军事界的人普遍认为,志愿军在朝鲜的五次战役可以说是“三胜一平一负”。
在《彭德怀自述》一书中,彭总总结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一共打了四场败仗,其中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也是他自认为的败仗之一。
02
平心而论,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得并不是很好,志愿军高层有轻敌的举动,彭总本人是有责任的。
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损失较大,伤亡人数高达7.5万人,有大约1.7万人被俘虏,其中属志愿军第3兵团60军180师损失最大,全师1.1万余人,最终突出重围的人数仅四千余人,伤亡大约三分之二,师政委吴成德不幸被俘。
志愿军180师损失惨重,成了志愿军史上永远的痛,该师为了掩护兵团后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美军机械化部队的强大火力下,180师未能成功突出重围,许多战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不幸成了敌人的俘虏,师政委吴成德原本有希望突出去,为了照顾受伤的战士们,他杀了自己的战马,选择留了下来。
实事求是地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180师覆没的结局与指挥失误有一定的关系。
战役打响后,我军因为后勤补给无法跟上,前线的部队被迫停止进攻,转入休整。
美军吸引志愿军主力深入后,展开全线反击,志愿军处境极为不利,彭总命令主力部队转入三八线以北休整。
60军命令180师负责掩护主力后撤,阻击敌人3-5天。
可敌人是机械化部队,推进时间过快,180师接到阻击命令的第四天,上级要求将部队撤到汉江以北,即便如此,依旧未能让180师脱险,很快,两路敌人从前后两个方向对该师形成夹击之势。
得知180师有被围的危险,60军军长起初判断失误,命令该师固守待援,很快,发现情况比想象中的要糟糕后,又修改命令,命令该师实施突围。
一来一去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延缓了180师突围的时机。
03
有着强大机动能力的美军把180师包围了,吴成德知道部队形势严峻,必须要作出决定了,召开了党组织大会。
大会上,有人提议部队分散突围,这是当时唯一可行的办法了,能突出去多少就是多少。
很快,吴成德与战士们分头准备,打算作最后的一搏——突围。
突围时,吴成德骑着马在指挥各路人马抓紧行动,路过一个小山沟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大约三百余名伤员,他们因伤被迫困在那里,无法正常突围。
此时,师部就在前面,如果吴成德安抚一下他们,然后追上师部的话,大概率能够突围,可他不忍心丢下这批受伤的战士。
那些受伤的战士看到吴成德的到来,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他们急切地问着:“吴成德,我们能够冲出去吗?”
现场气氛闹哄哄的,战士们生怕吴成德走了,自己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了。
吴成德看着战士们这么相信自己,不忍心离开他们,为了稳住战士们的内心,他扣动了手枪的扳机,杀死了自己的战马,与三百余名伤员共进退。
当时情况很危险,一批正常人尚且都无法保证能够突出去,何况一批伤员呢。
敌人将道路全部封锁,然后开始搜山,一点点将包围圈缩小,180师一万余人中,最终仅4000余人成功突围,接近7000人被俘虏,该师的覆没惊动了上级,许多人因此受到了批评和处分,包括60军军长。
吴成德未能突出重围,他与几名战士在山区打了14个月游击战后,被搜山的美军俘虏。
值得一提的是,吴成德是两万余名志愿军俘虏中职务最高的一个,时任代师政委一职。
在监狱里的日子,面对敌人的各种威逼和利诱,吴成德始终不愿意屈服。
敌人有意将吴成德遣返到台湾去,逼迫他签字,甚至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可他依旧不为所动,想念家中的妻儿,盼望着早日能够回到她们身边。
1953年7月,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生效,双方俘虏被释放回国,被敌人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吴成德成了志愿军中最后一批被遣返回国的俘虏。
在敌人的战俘营仅仅几个月,吴成德体重起初有一百三十斤,回国时登记称重只有九十斤了,这不像是一个正常成年男子应有的体重,再看看他身上的伤,吴成德在战俘营里受到非人地对待。
04
回国后,吴成德的情况并不是很好,那个年代人们对“战俘”存在偏见,认为这是一种胆小怕死的表现,再加上当时的思想狂热激进,吴成德被国内“归管处”的人当作“特务”“叛徒”看待了,被逼迫“交代”问题。
不被理解,他的发言没人相信,吴成德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他去找了上级,得到的答复也很伤人:“只有你死在朝鲜,才能证明你不是叛徒”。
不久,上级下达了对吴成德等战俘处理的决定,绝大多数人被迫离开了军队,他被开除了党籍和军籍,被安排到了“南大荒”之称的大洼农场改造。
吴成德没有因此趴下,他不忘给自己申诉,在农场也是积极表现,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
特殊时期,农场里的人觉得吴成德是个好人,有人抓他批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参加吴成德的批斗会。
05
与许多志愿军战俘一样,吴成德希望自己能够清清白白,为此,他给上级写了几十封信,特殊时期,这些信是不会收到任何回应的。
直到1980年,全国形势好转,已经受苦二十多年的吴成德等来了自己的清白。
晚年,组织恢复了吴成德的待遇,按照此前的职务,他享受到了军级干部待遇。
相比这些待遇,能让吴成德最为激动的是自己恢复了名誉,不再是“叛徒”,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有脸见一见父老乡亲了。
吴成德获得平反后,带着家人来到了自己的家乡山西运城,在那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
1996年,吴成德安详去世,享年84岁。
从结局来看,吴成德无疑是幸运的,他能够清清白白离开。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像吴成德这样的志愿军战士,不应该受到区别对待,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