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詹才芳,他的警卫员成上将,副班长后来成为国家主席

2024-12-25 00:10:01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革命战士表现出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建国后官职超过了原来的老领导。
1955年全军大授衔,詹才芳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曾经的下属有不少授上将,其中有一位警卫员也成了上将。

授衔仪式结束后,洪学智、许世友、陈再道等多名上将,一起走到詹才芳的跟前,向他毕恭毕敬地敬了一个军礼。
詹才芳一看,原来都是曾经的老战友,他也回了一个军礼,笑着调侃道:这兵还怎么带呀,连长是中将,士兵是上将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詹才芳担任连长的时候,陈锡联、洪学智是连队的战士。
听了詹才芳的话,陈锡联笑着说:不管什么将都好,连长永远都是我们的好连长。

老红军詹才芳

詹才芳,1907年9月出生于湖北黄安(红安)县,该县是著名的将军县,不少开国将领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提起詹才芳的童年,那可是太苦了,当时的统治阶级黑暗腐败,国家多年战乱,许多百姓吃不起饭,被活活饿死。
詹才芳7岁那年,母亲在又病又饿中离世了,12岁那年,父亲和姐姐误食有毒的野菜也离开了他。
好在大姐没有放弃他,詹才芳这才长大成人。

16岁那年,詹才芳在姐夫的介绍下,跟着余义民来到武昌,在一家饭馆当杂役。
余义民是我党早期党员董必武的外甥,在余义民的介绍下,董必武对詹才芳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詹才芳勤劳肯干,心地善良,董必武决心好好培养他。
在董必武的帮助下,詹才芳有了读书的机会,从那以后,他半工半读,学到了不少知识。

在董必武的介绍下,詹才芳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接触学习革命思想,开始走向革命的道路。
詹才芳家里穷,从小没有读书的机会,他的基础很差,董必武经常给他开小灶,教授了不少知识。

1925年的一天,董必武把黄安县的几个党、团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董必武要求詹才芳等人回到家乡,在农民中去宣传革命。
詹才芳信心满满地踏上了回乡的路,到黄安县后,立即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宣传剪发、放足、宣传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地主分田地。

1927年的黄麻起义中,詹才芳亲自带着三十余人攻城,一举攻破南门,缴获无数物资。
由于敌人的残酷镇压,起义军力量薄弱,詹才芳和王树声、李先念、王宏坤、陈锡联等人转入黄陂县木兰山区坚持武装斗争。

那段时期真是非常艰苦,革命信念不坚定的人肯定坚持不下来,詹才芳和战友们坚持到了最后,锻炼了他们的意志。

1928年秋天,在黄陂县木兰山区坚持斗争的游击队被编入红11军,詹才芳被任命为连长,许世友和李先念成了他的下属,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

由于詹才芳有出色的发挥,到1933年1月,他已经是红军师政委了,6个月后,又升任为红9军政委,这么早就成了军级干部,在红军中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开国上将中,不少人在红军时期是团、师级的干部,大名鼎鼎的许世友在红军时期虽然也是军级干部,但那也是1935年被任命的,比詹才芳足足晚了近两年。

论资历,詹才芳是老红军了,李先念、陈锡联、许世友都曾是他的下属,可1955年全军大授衔,詹才芳的军衔反而比陈锡联等老部下要低呢?

詹才芳与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

长征结束,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詹才芳跟着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一起来到延安,进入红军大学(抗大)学习。

1937年10月,延安批判起了张姓领导人的错误路线,曾一度把张的个人错误波及下面,许多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受到的影响,遭受到打击。

于是,詹才芳、许世友等一批红四方面军老将准备擅自离开,要到大别山地区打游击,不想在延安受窝囊气。
就在许世友、詹才芳即将准备行动的时候,政工干部出身的王建安觉得此事很严重,自己身为共产党员这么做确实不该,于是主动上报上级,限制了詹才芳,许世友等人的行动。

此事或多或少对詹才芳有一定的影响,从那以后,他在抗大学习了几年,直到1939年才复出工作。
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詹才芳是军级干部,授中将符合相关规定,而陈锡联、许世友、洪学智等老部下是兵团级、副兵团级干部,军衔是上将,超过了老首长。

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普遍非常尊重詹才芳,这是因为在革命早期,詹才芳对他们的帮助非常大。

革命早期,陈锡联只是詹才芳身边的警卫员、勤务兵,在詹才芳的提拔下,他才有更好地发展机会。
当年陈锡联、谭知耕、甘思和等人被打成了改组派、AB团时,幸亏詹才芳的力保,才使这批开国将军免遭灾难。

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有一位小同志受了重伤,医护人员将要放弃的时候,詹才芳要求全力抢救,不许放过一线生机。
后来这位小同志被抢救过来了,他就是开国少将尤太忠,詹才芳算是救命恩人了。

1926年詹才芳在农村工作时,听说当地有一位年轻人,不愿意被地主剥削,双方产生了冲突。
詹才芳一看这个年轻人有学识,有思想,肯定是一个干革命的好苗子,介绍他跟着自己一起干革命。
这个年轻人就是李先念,他是詹才芳的部下中,后期发展最好的人,官至国家主席,正国级干部,成就出众。

可以说,红四军的不少高级将领,或多或少受到了詹才芳的提拔,有了更好的发展。
在许世友、陈锡联、洪学智等人心中,詹才芳永远是他们的老首长,不能因为后期发展好了,身份职务比老首长高了,而不尊重詹才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