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曾担任总参谋长,一生敬畏两个人,晚年却走错路了

2024-12-08 00:10:01

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那些在战场上冲锋的士兵和指挥作战的将军们,是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1955年,授衔仪式上,将星云集,在紫光阁礼堂,一千多名将军们即将迎来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此次授衔仪式上,原东北野战军(四野)出来的将军数量非常多,四野为解放东北,乃至解放全国的战局做出了重要贡献,授衔人数相对其他野战军多了一点也比较正常。
黄永胜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四野名将,开国上将,在特殊时期一度担任总参谋长一职。

黄永胜的人生可以说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从开国上将,再到被委以重任,担任三军参谋长一职,晚年却因走错路而入狱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场上不怕生死的黄永胜,一生惧怕两个人,分别是林帅和主席。

开国上将黄永胜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黄永胜将军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开国上将,与他的吃苦,努力,拼命是分不开的。

1910年,黄永胜出生于湖北咸宁,当时的中国正在走革命的道理,尚在襁褓的黄永胜或许没想到,自己之后也会成为革命队伍中的重要一员。
童年的黄永胜,虽然还没参加革命,但经常听起革命军的英勇故事,深受鼓舞。

很快,时间来到了1927年,那一年黄永胜才17岁,他选择了走革命的道路,立志要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秋收起义时,黄永胜加入了罗荣桓的队伍,正式参加了革命。
在队伍中,黄永胜虽然年龄较小,但作战一点都不胆怯,让上级领导刮目相看。

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意义非凡,当时许多参加秋收起义的人失去了信心,在队伍撤退的途中自行脱离队伍,可黄永胜却坚信这支队伍能够成功,一直没有脱离这支从秋收起义退下来的“败军”。

在关键时刻,主席在三湾进行了改编,确定了方向,增强部队凝聚力。
三湾改编中,黄永胜坚持留队,选择上井冈山,无怨无悔地走向了革命之路,跟随主席一起,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上了井冈山,黄永胜被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因表现优秀,不仅一年时间就加入了党,职务也升得非常快,20岁不到就已经是红军的团长了。
参加革命的黄永胜,有一个伟大的誓言,他曾经暗暗发誓,誓死要把敌人赶出中国,还给人民一个自由的国度。

黄永胜一直朝着这个誓言努力着,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的黄永胜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也实现了曾经在革命时期许下的誓言,将敌人赶出中国,还给人民一个自由的国度。

让黄永胜敬畏的两个人

革命开始时,黄永胜就与主席一起上了井冈山,经历了生死考验。
黄永胜对主席的敬佩是发自内心,与主席在一起,让他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的真谛。
如果没有主席的带领,黄永胜犹如一个没人领路走向成功的师傅。

作为黄永胜的领导,他始终敬畏主席,主席的形象,在他心中是伟岸的。
从秋收起义,再到三湾改编,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到最后革命的胜利,主席的领导犹如是一盏明灯,引导黄永胜不断进步。

除了主席外,让黄永胜敬畏的人就是林帅了。
黄永胜后来的成功,离不开林帅的支持和提拔,两人之间还是老乡的关系,从这点来看,关系就显得比常人更为亲密了些。

黄永胜出色的军事能力,受到林帅的认可,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四野的名将之一,黄永胜在林帅的指挥下参加了众多大型战役,成为一名兵团司令员,一名指挥几万人带兵打仗的将军。

建国后,黄永胜又在林帅的推荐下,担任了广州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
黄永胜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林帅对他的提携,对林帅黄永胜是既感恩又敬畏。

遗憾的是,晚年的黄永胜在特殊时期走错了路,跟着林帅做了错事,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黄永胜作为开国上将也不例外,1973年被开除党籍,在1981年更是被判了18年有期徒刑,结局令人叹息。

黄永胜是一个有功有过之人,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
作为开国上将,黄永胜于革命有功,戎马一生付出了很多。
因此,在入狱后几年,黄永胜因病保外就医,出狱后安置在青岛养老,过着清闲的日子,与世无争,直到1983年去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