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之子收听敌台,泄露军事机密准备叛逃,毛主席:鬼迷心窍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孩子没学好,做家长的有一定的责任。
如今,不少父母对孩子溺爱,百依百顺,这种爱有时候反倒是害了孩子。
开国上将陈再道之子陈东平,就是一个从小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仗着父辈的身份,胡作非为,甚至干起了收听敌台,泄露军事机密的叛国行径,案发前准备逃跑,好在被有关部门及时发现。
毛主席得知此事,怒批:真是岂有此理,鬼迷心窍!那么,陈东平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开国上将陈再道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是军长了,革命资历颇深。
在抗日、解放战争期间,陈再道是我军的高级将领,参与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陈再道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等要职,1955年授上将军衔,获得三枚一级勋章,足可表明将军的功绩。
陈再道的勇猛,全军皆知,毛主席曾评价:“一员战将,打仗很勇敢,真不简单。
”
不可否认,陈再道确实是一位虎将,可惜的是,儿子陈东平是一个纨绔子弟,没能继承父亲身上的优秀品质,真是虎父犬子。
陈东平没有培养好,与陈再道夫妇对儿子的溺爱有着很大的关系。
陈再道参加革命前,度过了一个悲惨的童年,3岁时就失去了父母,从小就体验到了孤苦伶仃,独自一人的生活。
陈东平出生后,陈再道夫妇不想儿子吃苦受累,从小就很溺爱他,有什么要求就尽量满足。
长此以往,陈东平的行为越来越放纵,家人不愿责备孩子,久而久之,他的行为更过分了。
身为高干子弟,陈东平有明显的特权意识,在校期间仗着自己的身份欺负同学,老师和校长拿他没什么办法。
聚在陈东平身边的是一群干部家庭的纨绔子弟,这些孩子缺乏管教,父母工作忙,平日又不忍责备孩子太重,无形中放纵他们的特权思想和行为。
在校期间,陈东平不好好读书,喜欢和老师对着干,目无尊长,对女同学动手动脚,影响很是恶劣。
陈东平的劣迹很快就传到陈再道那里,看着孩子这么不争气,也对他进行了批评和教育。
可陈东平从小就缺乏管教,陈再道的批评已经听不进去了,日后还是我行我素,家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或许让陈再道都没想到,顽劣不堪,缺乏管教的陈东平,日后会闯下大祸,被执行枪决。
儿子陈东平如此顽劣,陈再道心里也很着急,决定送他进军校学习锻炼。
五十年代初,由中央钦定,陈赓大将负责筹建的哈军工建成。
哈军工是一所为国家培养科技、军事人才的高等院校,不仅需要成绩好,政审也很严格,一般人是进不去的。
陈东平是陈再道之子,顶着这个特殊身份,在五十年代末被哈军工特招,学习导弹工程专业。
哈军工管理严格,实施军事化管理,平时吊儿郎当的陈东平很难坚持下去,在校期间依旧干着那些欺负女同学,搞小破坏的勾当,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是敢怒不敢言。
哈军工管理太严格了,陈东平坚持了一年后,就以生病为借口休学了,父母以为儿子真的病了,让他在家中休养。
在家休养期间,陈东平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所作所为越来越过分了。
当时国际反华形势严峻,像“台湾之声”这样的敌台是禁止被收听的,陈东平在家偷听敌台,听信了他们的宣传,想要过住洋房,开汽车,身边女人左拥右抱的奢靡生活。
通过敌台传出的信息,陈东平暗中秘密联系国民党特务,表明自己是上将陈再道之子,哈军工的学生,并且提供了一些军事情报,特务在确认是陈再道之子后,十分欢迎陈东平到对岸去。
1962年12月,湖北公安截获了化名与美蒋特务联系的电报,经过调查,发现发报者就是陈再道之子陈东平。
考虑到陈东平的身份,湖北公安领导不敢往下查了,请示省委书记王任重。
王任重态度明确,坚决要求调查此事,有问题自己一力承担。
陈东平与特务联系,出卖军事机密,企图外逃的证据确凿后,中央工作中来到哈军工通报此事,对所有的高干子弟进行彻查。
哈军工的领导们万万没想到,陈东平会做出这种事情,经过校党组织决定,开除了陈东平的党籍、军籍,进行两年劳教处分。
陈东平犯了如此严重的罪行,所受惩罚很轻,这可能是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无形间,从轻处罚是对陈东平的纵容。
劳教期间,陈东平的日子过得很是自在,吃好喝好住好,享受着身份带来的特权,完全没有悔改的态度。
两年后,陈东平被分配到外贸局工作,期间他以帮助招工、当兵、调动工作和买紧缺商品为诱饵,胡作非为,奸污、猥亵妇女几十人,其中大部分是未婚女子,有的女子想不开自杀了,闹出了人命,其他人更是敢怒不敢言。
1983年严打,陈东平被人举报后罪行得以曝光,被捕入狱。
1984年8月,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东平死刑,立即执行!
严打时期,对犯罪分子要从重、从快处理,陈东平的罪行足以判死刑,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
身为“红二代”,陈东平的表现让人失望,也让陈再道将军脸上无光。
得知儿子触犯王法,陈再道很是羞愧,严厉斥责了妻子为子求情行为,坚决支持法律的判决,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应有的觉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