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男神周恩来,武功高,喝趴许世友喝退国民党,疼爱妻子邓颖超

2025-01-28 00:10:01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周恩来是一个儒雅,正气,坚硬的美男子,酒量,武术,和他不沾边。
实际上,周恩来不仅酒量大,而且武术也很高,曾在军中不仅把许世友喝趴下了,而且在与国民党谈判的酒桌上,一人“喝退”国民党。

看似温文尔雅的周恩来,实际上武艺精湛,是一个武术大师,没有三五个人是近不了他的身。
作为丈夫,周恩来非常疼爱自己的妻子,对邓颖超始终如一,相濡以沫,白头到老,与那些升官发财后,喜新厌旧之徒有着鲜明的对比。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恩来是如何喝趴许世友,喝退国民党的。
武艺精湛的周恩来,从师何处?与邓颖超相濡以沫几十年,从哪些方面看出周恩来对妻子的疼爱?

与许世友比酒

开国上将许世友作战勇猛,深得主席的喜欢,他喜欢喝酒的习惯,酒量也特别大,在军中也是出了名的。
晚年的许世友喜欢喝茅台,有一次因为茅台酒涨价了,他还因此有些“怨言”,可见他对酒是真的喜欢。

早年,许世友为人稍微有些“霸道”,每次喝酒时,都强行让身边的人一起喝,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欢喝酒,有些人酒量根本没有他大。
因此,身边人每次和许世友一起喝酒都很难受,可又不得不喝,怕他生气。

喝起酒来的许世友的确有些误事,与身边的同事们或多或少有些摩擦,这样在工作中组织协调会受到影响。
周恩来收到了许多有关于许世友喝酒后“为难人”的反馈后,决定亲自出马,“教训”一下他,让许世友知道自己的错误。

一天,周恩来决定亲自宴请许世友,借着喝酒,开导一下他,让他知道硬劝他人喝酒的错误。
事先,周恩来已经准备好了足量的酒,许世友来了之后,便说道:

许世友一听,周恩来要和他比酒量,开心坏了,豪气冲天的他先拿了桌子上的一瓶酒,笑着说道:“这瓶给我了,总理你随意。
”周恩来一看许世友“上钩”了,自己也拿了一瓶,对着许世友说:“一瓶对一瓶,我陪你喝。
”没过一会儿,许世友先声夺人,很快就喝完了一瓶酒,大喊一声痛快!周恩来边聊边喝,没过多久也喝完了一瓶。

一瓶下去,许世友酒意大发,想要第二瓶,周恩来让身边的服务员再拿两瓶,和之前一样,还是一人一瓶,老规矩。
这次,许世友喝得没有那么快了,一连喝了两小时,才勉勉强强喝下第二瓶,喝完后身子都歪了,摇摇晃晃地看着周恩来 。

反观周恩来这边,依旧非常淡定,把酒瓶倒立,里面没有一滴酒流出。
一旁的许世友一看,周恩来明显比自己清醒多了,大吃一惊,没想到总理酒量这么好。
看着已经醉了的许世友,周恩来选择“乘胜追击”,借着这次机会,好好教育一下他。

很快,第三瓶酒上来了,这一次喝的是许世友最喜欢的茅台。
一旁的周总理笑着说:“许司令,你要哪一瓶呀?”正要起来拿酒,突然身子没有站稳,滑倒了,许世友这才说道:“我、我许世友服了,总理!”说完便趴在桌子上了。
看到已经醉酒的许世友正难受着,一旁的周恩来借机开导教育了他。

周恩来说:“喝酒不能强人所难嘛,和别人喝酒,桌子上怎么能放空碗,身后还要站着个监酒,这样会伤和气的,这算什么事情嘛。
”经过周恩来这么一说,许世友教育深刻,既佩服周恩来的酒量,又明白了自己之前强劝人喝酒是不对的。
后来,在家人的监督下,许世友每次喝酒都不超过六杯。

“喝退”国民党

周恩来的酒量很大,但非正式场合下他很少饮酒,怕耽误正事。
不过,因为会喝酒这个优势,在革命的工作中,帮了周恩来很多忙。
时间来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不久,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到重庆“共商国事”,为了实现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决定冒险亲赴重庆,为实现和平做努力。

9月2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应邀来到了一场鸡尾酒会,酒会气氛很足,现场很是热情。
擅长情报工作的周恩来担心毛泽东的安全,寸步不离地保护他,让随身跟来的警卫负责保护毛主席,不要管自己。

大会上,自然有许多人向毛泽东敬酒,国民党方面,蒋介石身边的亲信陈诚,陈立夫等人有三百余人参加此次大会。
整个大会,主角之一当然是毛泽东,他们纷纷向毛泽东敬酒,以表示对他的尊重。

当一个接着一个的人拿着酒杯,单独向毛泽东敬酒的时候,周恩来会主动抢前半个身位,将毛主席手中的酒杯接过,一饮而尽,然后又迅速将酒杯交给毛主席。
就这样,整个酒会周恩来替毛泽东挡了不知道多少杯酒,现场的警卫员和工作人员看到周总理如此“拼”,为他感到心疼,在一旁偷偷抹眼泪。

那场酒会,周恩来时刻保持警醒,将毛泽东的安全放在首位,替他挡酒,不仅怕主席喝坏了身子,更是怕酒中有毒。
事后,那些警卫感慨道:“那天,周副主席在拿自己的生命在保护毛主席呀!”酒会后的第二天,有一篇文章很有意思,题目是“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当然这指的是在酒会上,周恩来的海量,“喝退”了前来敬酒的国民党官员 。

拜名师学武艺

长期以来,周恩来在大家眼中是一种“文官”的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家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出席外交大会,用语言打败敌人的挑衅,维护中国的合法利益。
其实早在遵义会议前,周恩来主要从事军事指挥工作,担任过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等要职。

在主持军事工作时期,周恩来的军事理论和武装斗争才干十分成熟,这或许与他从小钻研革命,练习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许多人其实不知道,周恩来也算是一位武术大师了,他师从一代宗师韩慕侠,在他的点拨下,受益匪浅。

韩慕侠是一代宗师,周恩来在他的武术馆学习了三年多时间,时间来到1913年2月,那一年周恩来跟着伯父周贻庚来到天津,在南开学校学习。
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早年在清廷当官,是一名爱国救国的实业主义者,开办了一所学校,培养更多的中国人才。

为了学生们能从智,体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校长张伯苓特意聘请了一位武术宗师韩慕侠。
成为南开大学武术教练的韩慕侠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周翔宇(即周恩来),觉得他天赋异禀,是一个学习武术的好苗子。

在韩慕侠眼中,周恩来是一个学得快,肯吃苦,威武英俊的少年,对他十分喜欢。
平日里,韩慕侠经常给周恩来“开小灶”,指点他学习武术基础。
随着深入学习,周恩来的武艺也逐渐精湛,学习了许多招式。

正是因为学了武术,在往后的革命生涯中,周恩来无论体力还是精力都十分充足,这与早期练武养成的习惯有关。
在南开学校,周恩来不仅武艺练得很出色,在文化课方面也是第一名,学习一年,在校的老师给予了他“含英咀华”四个字的评价。

由于周恩来在校品学兼优,学校鼓励更多的孩子向他学习,给予了周恩来免费生待遇,以及奖学金鼓励,成为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
毕业后的周恩来想去日本留学,恩师韩慕侠给予不少的资助,并且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这对当时的周恩来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疼爱妻子邓颖超

周恩来与邓颖超是一对让人羡慕的夫妻,两人之间恩恩爱爱,相濡以沫。
周恩来不仅是一个有才学,有能力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宠妻狂魔”,他十分喜欢邓颖超,对她百般呵护,为她考虑。

周恩来夫妇的婚礼非常简单,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两人的婚宴很简单,与黄埔的同学聚一聚,吃一顿饭,就结束了。
简单的婚姻意义并不简单,那天周恩来很开心,平生不醉酒的他第一次喝了个大醉,与在场参加婚宴的黄埔子弟们一起痛快饮酒。

革命时期,周恩来不仅忙碌,而且工作的危险性也很高,婚后周恩来夫妇是聚少离多,每次相聚,两人格外珍惜二人时光,夫妻生活十分甜蜜。
很快,邓颖超便怀孕了,为了不让丈夫为革命分心,邓颖超认为这个孩子来得不是时候,选择自己偷偷喝下了堕胎药,将孩子流掉了。

邓颖超此举险些要了自己的命,一度面临大出血状态,好在最终化险为夷,保住了性命。
周恩来得知此事后,心疼妻子的同时,也批评邓颖超不应该将孩子与革命对立,家庭和革命是可以都拥有的,不能因为革命放弃了家庭幸福。

1927年,那一年中国共产党面临巨大考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血腥残酷镇压我党人员,革命处于腥风血雨之中。
恰好,那年邓颖超怀孕了,她来到广州医院准备待产,准备迎接这新生命的到来,有了第一次的前车之鉴,邓颖超决定生下这个孩子,给自己一个做母亲的机会,也给丈夫周恩来一个做父亲的机会。

可天不遂人愿,邓颖超遇上了难产,医生技术有限,用产钳将孩子拉出来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头颅,造成孩子头颅内部损伤,当时技术有限,小孩未能抢救过来,不幸夭折了,周恩来夫妇失去这个孩子的同时,更严重的是邓颖超也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得知结果的周恩来为自己的孩子感到惋惜的同时,极力安慰邓颖超,坦然地说道:“没有孩子就没有孩子吧!”经历此事后,周恩来夫妇的感情不仅没有变淡,而且更加恩爱,相互扶持了数十年,直到周恩去世。
周恩来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他对革命事业忠诚热爱,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
在人格方面,几乎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