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有5大巨头,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2024-11-22 00:10:0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国民党的创始人,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做出了突出贡献,担任过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国民政府尊称他为“中华民国国父”。

可惜的是,孙中山这样一位伟大领袖,在革命中途离世,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呀。
1925年3月,孙中山病情恶化,于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他离世是全中国人民的损失。

孙中山逝世后,广东省成立了国民政府,有5位常委,16位委员,常委5人就是国民党内部的5大巨头,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不少人认为,孙中山之后不是蒋介石吗?他必然是五大巨头之一,实际上,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资历和地位都不高,他是后来居上者,初期党内的五大巨头分别是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

投敌卖国的汪精卫

汪精卫算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大汉奸了,他投降日本的举动,真是走了一招臭棋,注定遗臭万年。

革命早期的汪精卫还是颇有抱负和血性的,曾因刺杀摄政王载沣未遂而入狱。
1905年加入了同盟会,与孙中山相识。

孙中山逝世后,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主席就是汪精卫。
汪精卫在国民党内的资历非常高,蒋介石远不如他。

可老蒋手里有兵,1926年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后,汪精卫被打压,负气出走,被迫在欧洲留学。
蒋介石后来的发展太快,汪精卫无法掌控全局,地位在蒋之下。

最终,汪精卫不惜当汉奸,投入了日军的怀抱,在南京建立了一个汪伪政权,为日本人服务,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

1944年汉奸汪精卫在日本病逝,他的所作所为,注定会遗臭万年。

国民党右派代表人物胡汉民

孙中山在世前,对胡汉民非常信任,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也很高。
在国民党内部,胡汉民是右派的代表人物,是孙中山身边的左膀右臂。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国民党内最具有权势的人当数汪精卫、胡汉民和廖仲恺。
同年,国民党左派人物廖仲恺被刺杀身亡,胡汉民是右派领袖,他的嫌疑自然是最大的。

廖仲恺被杀,凶手与胡汉民关系匪浅,他难逃嫌疑,只能选择出国考察避难。
1927年4月,胡汉民与蒋介石就“反共”进行合作。
多年发展下来,胡汉民的势力越来越大,让老蒋颇为不安。

1931年2月,胡汉民被蒋介石以邀请晚餐为名义,将他软禁在南京的一座小山上。
胡汉民被软禁,国民党内部一片哗然,九一八事变后,形势变得不可控,老蒋迫于压力,最终释放了被软禁8个月的胡汉民。

胡汉民从始至终都是国民党广州南方实力派人物,他与蒋介石存在意见不合的争论,标榜抗日、反蒋、共,三大政治主张,称老蒋为“新军阀”,胆量和实力不可谓不大。

1936年5月,胡汉民脑溢血突然逝世,令人猝不及防。

蒋介石的结拜兄弟许崇智

许崇智出身于名门贵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11年加入同盟会,次年中华国民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许崇智担任师长一职。

许崇智是国民党元老,手握兵权,长期在军中任职,担任过孙中山大元帅府陆军总长、建国粤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事部长,在军中的地位甚高。

有意思的是,蒋介石长期是许崇智的下属,且二人是结拜兄弟。
可让许崇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位兄弟蒋介石,日后不仅夺走了他的军权,而且逼得他无法立足。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许崇智继续担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军事厅长,此时的蒋介石主管军校外,还担任了广州卫戍司令一职务。

廖仲恺被杀,蒋介石借机宣布全市戒严,许崇智的处境不妙,因为自己的部下有不少与廖仲恺被杀案件有关。
在蒋介石的一番阴险操作下,政治头脑简单的许崇智根本不是对手,他的兵权被夺走了。

最终,蒋介石与汪精卫合谋,逼宫许崇智,迫使他离开广州。
在蒋介石连哄带骗的一番操作下,许崇智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他本人无法在国民党立足,最终远走香港,于1965年1月逝世。

与蒋介石没有矛盾的谭延闿

谭延闿出身高贵,其父是清朝的大官,他应该算是官二代。
谭延闿曾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等职,地位很高。

谭延闿与蒋介石没有明显矛盾,蒋介石在南京成立政府,将德高望重的谭延闿放在了主席的位置上。

北伐胜利,蒋介石荣登最高宝座,谭延闿很识趣,将主席位置让出,担任行政院院长。
面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谭延闿也有自己的一套,即:一不负责;二不谏言;三不得罪人。

蒋介石见谭延闿没有太大野心,对他也放下了戒备,不再视其为眼中钉。
谭延闿嗜好美食,每到一处地方考察,当地的美食必须品尝。
著名的组庵湘菜,就是谭延闿和他的家人所创。

有意思的是,宋美龄和蒋介石能够相识结婚,谭延闿起了很大的作用,算是当了个媒人。
鉴于孙中山与谭延闿的关系不错,孙中山困难的时候,谭延闿全力帮助。

孙中山感激谭延闿,宋美龄海外留学回国后,孙中山有意将她介绍给谭延闿,但被以“我不能背了亡妻,讨第二个夫人”为名拒绝了。
如果宋美龄真的嫁给了谭延闿,蒋介石后续的发展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吧。

无实权的元首林森

林森是福建人,年轻时期加入了兴中会、同盟会,是国民党的元老。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被迫下野,林森被推为国民政府代理主席。

抗日战争时期,林森的身份是民国政府主席,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实际上,林森的主席算是一个“虚职”,真正掌握大权的是蒋介石。

林森积极抗日,西安事变时,力主和平解决,认为张学良的部队是爱国的。
张学良被软禁后,林森多次下达特赦令,但老蒋没有理会,他也无可奈何。

汪精卫叛国,林森开除了他的党籍,并且明令通缉他。
在民族抗日的大业上,林森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念,激励全国军民。

1941年12月,林森以国家元首的名义,对法西斯德意日三国宣战。
许多人觉得蒋介石才是民国元首,实际上并不是,自九一八事变下野后,林森接替了他的职务,一直到1943年8月。

林森的结局有些意外,1943年5月12日在坐车途中与美国卡车相撞,受了重伤,几个月后就逝世了,享年75岁。

总的来说,孙中山逝世后,在国民党内部地位最高的5位巨头,多数是被蒋介石排挤,或当汉奸,或被夺权、还有的甚至依附他。
看来,在国民党内部资历较浅的蒋介石能实际掌握大权,本事还是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