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才子谭延闿,拒娶宋美龄,推辞黄埔军校校长,不要美人和江山

2024-12-30 00:10:01

民国初期,蒋介石无论的威望还是能力,在众多国民党大佬成员中,并不出类拔萃,最终却能成为国民党的实际掌权者,主要靠的是两个优势。

其一,蒋介石当上黄埔军校的校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官,在军中有了威望。
其二,蒋介石娶了宋美龄,得到了宋子文和浙江财团的资助。

实际上,蒋介石能走向权力巅峰,迎娶宋美龄,当上黄埔军校的校长,要感谢一个人,此人就是谭延闿,他是民国的名流才子。

家世显赫的湖南才子

1880年1月25日,谭延闿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父亲谭钟麟官至两广总督、吏部尚书等要职,家族显赫,权倾一时。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时任陕甘总督谭钟麟负责后勤,工作尽心尽责,得到左宗棠器重。
此后,在左宗棠的保荐下,谭钟麟官运亨通,成为封疆大吏。

在封建社会,当了大官娶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谭钟麟妻妾众多,谭延闿的母亲就是谭钟麟的小老婆。
尽管生下了三个男孩,可由于谭延闿的母亲是妾室,地位很低,不能拥有和丈夫同桌吃饭的权利,只能站着用餐。

谭延闿三兄弟从小受到母亲教诲,经常对他们说:孩儿们,你们要努力,将来做大事,当大人物,那样我在谭家吃苦也感到欣慰了。

母亲的处境,给幼年的谭延闿带来非常大的感触,从小十分努力勤奋,对母亲也很孝顺,常常陪伴母亲吃饭。

谭延闿13岁就考中了秀才,读书方面非常有天赋,通过几年的学习,22岁时考中举人。
取得好成绩后,谭延闿并没有骄傲,反而更加发奋读书,24岁那年在全国统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中会元,在殿试中,以二甲第三十五名获得进士。

可别小看这个进士,在当时的含金量特别高,封建社会时代下,读书人地位高,进士不亚于如今的高考状元。

正是因为谭延闿少年及第,光耀了谭家门楣,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提高了,获得可以进入正厅就坐用膳的“特权”,“母凭子贵”在封建社会下可不是说说的,那是赤裸裸的现实。

有了进士这个身份后,谭延闿在湖南名声大噪,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才子”。

得了个进士,谭延闿进入翰林院工作,不久父亲谭钟麟病逝,作为儿子,要回乡守孝,那是封建制度下的礼节问题。
原本谭延闿就无意在朝廷当官,再加上晚清政府无药可救了,他巴不得早点离开,回老家干点实事。

谭延闿通过读书学习获得人望和地位,回到湖南后也热衷于教育事业,加上家里也不缺钱,办了不少学校。
后来,在全国革命的大浪潮下,清廷不得不搞“改革”,在众人的推举下,谭延闿进入政坛,当了谘议局议长。

没过几个月,辛亥革命爆发,谭延闿被谘议局推举为湖南省都督。
在众人的拥护下,谭延闿还没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就“被迫”当了总督,成了湖南省的主官。

在革命的大浪潮下,谭延闿最终无法守住湖南省这一亩三分地,支持孙中山先生,成为他的铁粉。
谭延闿颇有家产,变卖家产得到五万大洋,支持孙中山革命。

在孙中山困难的时候,谭延闿慷慨出手,出资出力,这也就不难解释他为什么在国民党内部有这么高地位,一度当上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

不爱江山和美人

谭延闿是一个钟情的男子,发妻是清末江西布政使方汝翼的女儿方榕卿,两家是世交。
早在谭延闿八岁那年,方汝翼带着全家来到谭钟麟家做客,谭延闿与方榕卿有了第一次见面。

方榕卿是一个开朗的女孩,给谭延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家人的撮合下,二人于1985年完婚。

方榕卿不仅花容月貌,知书达理,婚后还孝顺公婆,体贴丈夫,成为家里的贤内助,谭延闿对这个妻子非常满意,二人的日子过得很甜蜜。

谭延闿跻身政坛后,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照顾孩子和老人的任务就落到了方榕卿的身上。
方榕卿不仅能够把家里管好,还能以一个女人特有的温柔,去安抚丈夫的心灵,毫无怨言的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

1916年,谭延闿的母亲病重,丈夫在外打拼事业,方榕卿没有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他,亲自侍奉婆婆,衣不解带地昼夜守在婆婆的病床前,极尽做儿媳的孝心。

尽管后来谭母还是病重逝世,但是方榕卿能替丈夫尽孝,做好一个儿媳的本分,让谭延闿非常感动。

1918年,方榕卿身染重病,此时的谭延闿正在湖南集结力量,与北洋军作战。
为了不让丈夫分心,方榕卿选择隐瞒病情,没有第一时间告诉谭延闿。

不久,方榕卿在上海病逝,临终前留下遗言,让家人不要打扰谭延闿在外公务。
与此同时,方榕卿也为自己的孩子考虑,托人告诉谭延闿,希望他不要娶第二个夫人,好好地把他们的孩子抚养长大。

得知妻子病逝,谭延闿悲痛欲绝,发誓再也不娶妻。
为了表示对夫人的怀念,一向喜欢美味佳肴的谭延闿,坚持在军中吃了一百天素菜,不沾荤腥,以表哀悼。

方榕卿病逝时,谭廷闿也才40岁,对于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来讲,可谓是黄金年龄。
可谭延闿始终践行诺言,既不寻花问柳,也无意娶妻生子,偌大的房子,没有一个女主人。

当时,宋美龄赴美留学回国,孙中山有意将她介绍给谭延闿,为二人创造了不少独处的机会。
对谭延闿这个人选,宋家人也很满意,可谭延闿始终践行对亡妻的诺言,发誓再也不娶。

这样一来,谭延闿就有困难了,不娶宋美龄,既得罪了宋家,又辜负了孙中山的一片好意。
宋美龄年轻貌美,受过良好教育,家世显赫,且对谭延闿也很满意,并不排斥这个年龄比自己大多岁的男子。

为了不耽误宋美龄,谭延闿想出一计,备了一份厚礼来到宋家,一进门就给宋老太太扣三个响头,认她当干妈,这样可以把宋美龄当干妹妹了,拉近了两家的关系。

宋老太太一下子多了个儿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一时也就忘了婚姻之事。
宋美龄知道谭延闿此举何意,对他的为人也更加钦佩了,从心里认可这个干哥哥。
既然谭延闿都这么做了,宋家也很满意,孙中山也无话可说,不再撮合谭延闿和宋美龄的婚事。

谭延闿没有娶宋美龄,让蒋介石非常高兴,向孙中山提出要娶宋美龄为妻。
孙中山一脸诧异地问蒋介石:你溪口老家不是已有原配之妻吗?

蒋介石满脸忧愁地说:总统有所不知,因感情不和,早几年我们就离了。
一旁的宋庆龄打趣地问:那你的美人姚小姐呢?

蒋介石解释道:看我刚要说起她,夫人就提了,她人长得倒不错,只是不太正经,我和她已经脱离了关系。

孙中山是同意蒋介石追求宋美龄了,可是宋家人除了长姐宋霭龄外,其他人并不看好蒋介石。
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谭延闿伸出援助之手,替蒋介石说话,促成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婚姻。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黄埔军校成立时,就校长一职,孙中山原本圈定谭延闿。
谭延闿此前搞过学校,有这方面的经验,孙中山也相信他。
可谭延闿当时就觉得这个军校和普通的学校差距蛮大的,恐怕干不好,对军事兴趣又不大,就推掉了这个任命。
就这样,蒋介石拿了这个便宜,当了黄埔军校的校长。

结语

谭延闿是一个重情义的人,遵守对亡妻的承诺,不再娶妻,寻花问柳,专心抚养孩子长大,对于一个有权势有地位的男人来说,那是很难做到的,他是真男人。

蒋介石的发展之路,要感谢谭延闿这个贵人,正是因为他放弃宋美龄,放弃黄埔军校校长一职,才得以让蒋介石凭借一个女人和一个职务,最终站在了权力巅峰。

当然,蒋介石对谭延闿还是蛮好的,没有忘恩负义。
蒋介石当权后,谭延闿出任要职,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二人私交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