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聂元梓,当年张贴了全国第一张大字报,晚年沦落到捡菜叶充饥

2024-11-15 00:10:01

北大学生聂元梓,“文革”时张贴了全国第一张大字报,一度成为中央候补委员,但她的晚年却沦落到捡菜叶充饥,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聂元梓1921年出生于河南滑县,家里虽务农为生,但她接受了比较完整的中小学教育。

1937年,面对日寇侵略,聂元梓走上了革命道路,进入军政学校学习,还在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两年后,表现优秀的聂元梓被选派去延安学习深造。
来到革命圣地后,聂元梓越发努力,工作和学习上积极表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46年,聂元梓调往哈尔滨,担任市委理论部长等职,在此期间,她进一步学习了理论知识。

建国后,聂元梓的职务不断升高,成为了一名高级干部。
1963年,聂元梓进入北京大学,担任经济系副主任,就此开始她在北大的篇章。

六十年代中期,“文革”开始,聂元梓受到康生等一伙别有用心之人的影响,思想变得非常激进。

聂元梓与其他五人张贴了一张大字报,被毛主席认为是“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随后在全国广播。

聂元梓一时间闻名全国,同年8月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在康生等人的授意下,聂元梓开始进行一系列错误行动。

聂元梓组织人员将矛头对准上海市委和华东局领导,对他们进行批斗。
还诬陷彭真、薄一波等人为叛徒,在报告里肆意诋毁,造成这些人处境很是艰难。

聂元梓最为疯狂且可恶的是诬陷朱德,写了三篇反动文章,刊登在报纸上,影响十分恶劣。

除朱德外,聂元梓还诬陷邓小平是“走资派”,迫害邓小平的子女。

这些行为极其错误,聂元梓仗着背后有人撑腰,随意诬陷。
那一时期,她的职位虽然比较高,但不过是被别人利用的一把枪,升的快跌得也快。

随着形势的转变,聂元梓的错误很快受到组织审查,1969年11月,她被发配到江西劳改。

劳改没多久,她就回北京治病了,接着就被隔离审查。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聂元梓一直在北京几个工厂里劳动,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赎罪。

1978年,聂元梓被捕入狱,经过审判,她被判处17年徒刑。
1984年,聂元梓被保外就医。

聂元梓出狱后,生活过得十分凄惨,她没有工作,也就没有生活费、医药费,在北京又没有住所,只能暂时住在亲戚一个老旧小房里。
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一度要去菜市场捡菜叶充饥。

聂元梓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身体很差,子女又不在身边,她只能自己照料自己。

晚年的时候,聂元梓反思过自己当初的行为,认为十分错误。
大字报的内容是完全不对的,诬陷朱德、邓小平等人更是极其错误,还迫害了一批同志。
不过,她也为她的错误付出了应有的惩罚。

2019年8月,聂元梓因病去世,结束了饱受争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