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为何叫“雷公爷”?打锦州训斥下属,天津战役前立军令状
开国将帅中,许多将军会有一个或多个绰号,比如韩先楚的绰号是“韩大胆”,说的就是他胆子大。
纵观韩先楚将军的一生,可真是没有他不敢干的事情,韩大胆所言非虚。
刘亚楼得知这个情况后非常生气,下级单位出了问题敢不报告,当即就拨通了电话,打到前线指挥所了解八纵丢掉小紫荆山阵地的情况。
得知情况属实,刘亚楼怒火中烧,手中的拳头狠狠砸向办公桌,当即传令:“不管是两条腿(战士)还是四条腿骑马的(军官),都严惩不贷。
司令员也跑不了。
林总和罗荣桓得知八纵丢掉阵地且不报告后,脾气也上来了,心情与刘亚楼一样,要求严肃处理此事。
此事是八纵一位团长失误,丢掉了阵地后,向八纵首长报告。
首长觉得八纵可以再拿回来,为了不让上级批评,便没有将丢阵地的事情往上报。
战事以开,阵地已经丢了,当务之急就是要夺回小紫荆山阵地。
好在八纵政委指挥得当,在林总命令发出去后的一个小时内,将小紫荆山阵地夺了回来,否则会造成无法预知的后果。
刘亚楼下了死命令,对丢掉阵地的所在部队,连长枪毙、团长、副团长撤职,师长和司令员全军通报。
这份命令下达后,八纵全体将士知耻而后勇,拼命夺回了阵地。
刘亚楼的命令不可谓不严厉,丝毫不给下属面子,治军严格,脾气火爆,“雷公爷”之名真的很适合他。
不同于东野其他领导,刘亚楼治军严格,铁面无私,下级、平级、上级均畏之。
一日,东野某领导是老红军,资历高,他乘坐火车到后方佳木斯,随车塞满了沙发、立柜、梳妆台这些公用物品。
按照当时的规定,凡是迁往后方的干部,只允许带上随身物品,公家的东西一律不能带。
车站人员例行检查,要查一下这位老红军干部的车,谁知领导大发脾气,对车站人员又骂又打,搞得现场好不尴尬。
恰好,刘亚楼到了现场,这位刚刚还作威作福的领导立马缩在一边,不敢吱声,低下了头。
刘亚楼一看现场就明白了,也不多说话,随手一挥,身后的士兵一拥而上,将沙发、立柜等公家物品全部搬走,该领导赤耳面红,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刘亚楼找他算账。
1964年7月,空军某部队二营击落了国民党一架U2飞机,立下大功。
按照惯例,只需要空军写一份报告给中央军委就可以了。
刘亚楼想借此事大做文章,亲自写报告给中央,讲了二营自建队后四战四捷,着重表扬了二营。
毛主席看了刘亚楼的报告后非常高兴,批复:亚楼同志:此件看过,很好,向同志们致以祝贺。
刘亚楼没有为自己向上级请功,而是将此次功劳详细汇报给毛主席,让中央军委知道二营的功勋,这种不邀功,为下属考虑的将军,怎么不值得尊敬呢。
平津战役发起前,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决定用三天时间结束战斗,解放天津。
守备天津的是国民党将领陈长捷,守军12万,防御工事大致完备,想要在短时间内攻取不容易。
为了打好解放天津的战役,平津战役总前委书记林总给下面下了命令,要求部队在48小时内拿下天津,这个命令难度不小。
此时的刘亚楼已经在前线指挥部队了,他向林总立下军令状,可以在30小时内拿下天津!
林总和罗荣桓一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认为刘亚楼在说大话。
林总说军中无戏言,刘亚楼笑着说:林总,请按三天上报,但我能保证在30小时内就拿下天津。
听了刘亚楼的话,林总和罗帅哈哈大笑,原来将军也有“讨价还价”的时候。
果不其然,平津战役打响后,刘亚楼坐镇指挥,仅用了29个小时,天津城就被攻克,我军取得了一场大胜利,将军带兵打仗果然有一套。
刘亚楼脾气暴躁,是一位活脱脱的“雷公爷”,同时他也是我军最出色的高级将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深受毛主席信任,担任首任空军司令员,为我国的空军发展和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1964年8月,刘亚楼出国访问回国,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已经是肝硬化晚期了。
毛主席闻之大惊,非常痛心,刘亚楼病逝后,葬礼规格极高,一向深居简出的林总亲自到场,可谓无限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