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四川省委书记,61岁接替华国锋职务,当过武警部队政委
1976年9月,毛主席病逝后,由华国锋接替了最高领导职务。
在李先念、叶剑英等人的帮助下,华国锋领导拨乱反正,稳定了国家局势。
华国锋担任最高领导职务前,曾一度担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总理等要职。
成为党政军最高领导后,华国锋于1977年3月卸任公安部部长一职。
拨乱反正期间,公安部部长一职非常重要,责任重大,华国锋卸任后,交由赵苍璧担任。
赵苍璧是一位老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四川工作,担任四川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1977年,赵苍璧已经61岁了,被中央委以重任。
负责人的好干部
1916年,赵苍璧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坬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过着苦日子,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上学期间,赵苍璧接触到革命新思想,1934年1月,开始参加革命运动,组织当地的农民运动,同年加入了共产党。
赵苍璧表现优秀,得到组织重点培养,进入保安人员培训班学习。
毕业后,赵苍璧因才思敏捷,学习成绩优秀,被留在延安,开展隐蔽战线的工作。
全面抗战期间,赵苍璧留在后方,在陕甘宁地区领导保安工作。
期间,赵苍璧镇压汉奸和反革命分子,捣毁了敌人在边区的隐秘组织,剿灭土匪,保障百姓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北平解放后,潜伏下来的特务不少,为保障党中央领导顺利进驻北平,赵苍璧被任命为北平市公安局治安处处长,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赵苍璧主动请缨,跟随二野大军南下,参与解放大西南的战斗。
四川解放后,赵苍璧长期留在那里任职,先后担任四川省公安厅厅长,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赵苍璧是四川省的好干部,任职期间,分管多项工作,他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作风严谨,为四川的稳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省份,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问题,那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赵苍璧能够从大局出发,关心少数民族的生活疾苦,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
凡是接触过赵苍璧的人,都会说他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负责任的好干部。
特殊十年,赵苍璧受到不公平待遇,吃了不少苦,他时刻保持清醒坚守正义,相信党和组织。
1974年末,在周总理等人个过问下,赵苍璧恢复了正常工作,担任四川省委书记一职。
赵苍璧经历过革命战争,从战火中走出来,建国后,作为一方官员,他认真负责,是一位好干部。
被委以重任
1976年,拨乱反正后,华国锋出任最高领导职务。
1977年3月,身兼数职的华国锋卸任了公安部部长一职,在考虑人选的时候,选择了赵苍璧。
革命战争期间,赵苍璧有丰富的公安保卫经验,在四川工作期间,政绩突出,得到了中央领导的信任,公安部部长一职,最终落在了61岁的赵苍璧身上。
担任公安部部长后,赵苍璧坚决根据上级的指示,指导全国公安机关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干部政策。
期间,赵苍璧培养了不少年轻干部,重新组建了公安部的领导班子,奉命组建武警部队,担任武警部队政委一职。
在赵苍璧的努力下,社会治安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严厉打击了各项犯罪行为,保障了普通老百姓的安全。
成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后,赵苍璧以身作则,不为亲友谋福利。
一些亲朋好友得知赵苍璧担任要职后,明里暗里请他帮忙安排工作,都被他严词拒绝了。
有一次,姑舅找到赵苍璧,摆着苦脸求道:在家务农太辛苦了,还没前途,想安排一个轻便的差事。
赵苍璧听完,不顾亲友之情,厉声说:不可能,我的权力是人民给我的,要为人民负责,不能以权谋私。
看着铁面无私的赵苍璧,姑舅吓得不再说话,回到老家后,攀附亲戚不成,觉得受了委屈,逢人便说:赵苍璧这个人不近人情,就是个“陈世美”呀。
事实上,赵苍璧对乡亲们并不差,担任公安部部长后,不忘家乡。
一次回乡探亲,赵苍璧发现村里很落后,道路泥泞不堪,走路都不方便,他想办法筹措款项10万元,帮助村里修了路,通了电。
八十年代中期,赵苍璧退居二线后,曾回过一次家乡。
赵苍璧告诫村里的年轻人,要好好读书,重视教育,做一个合法的公民,有能力者,要带领家乡致富。
1993年5月,赵苍璧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77岁。
赵苍璧从革命战争中一路走来,为革命的胜利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作为一名高级干部,赵苍璧工作突出,不忘百姓,以身作则,这样的干部,必定会受到人民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