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2岁入党,31岁任江西省委书记,后任副总理长达21年,享年75岁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革命先辈的的无私奉献和舍命为国的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用铁一般的意志力和血肉身躯铸就了一道城墙,将敌人挡在前面,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求名和利,只为了心中大义,他们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在这一批一批的革命英雄中,有这样一位革命先辈,他是我党早期党员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领导人李富春。
1900年,李富春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户普通家庭,父亲是教书的先生,但是薪水对家庭的开支来说却是杯水车薪。
李富春的家庭可以说是比较贫困的,物质条件虽然比较一般,但是他的童年生活还是很幸福的,教书的父亲对待李富春的教育方式比较开明,从不会过于严苛。
家里有一位教书的父亲,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自己会格外上心,李富春从小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非常热爱学习,成绩在学校里也是名列前茅。
那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时候,很多有志青年都怀揣着理想与抱负,准备大展拳脚,报效国家。
李富春的父母都是非常爱国的,他们对国家正处于的困难也非常的担忧,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样的家庭出身的孩子自然不会差。
李富春也是一位爱国的有志青年,但是他深知要改变国家目前的状况必须要跳出固有的圈子,打破旧俗观念,拓宽眼界。
于是,李富春勤工俭学远赴法国求学,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回国报答国家。
在法国求学时期,李富春除了打工之外就是学习,疯狂地汲取书本里的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去,他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思考,去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中汲取精髓,日积月累,他领悟的越多,思想也就越成熟,对共产主义理念的理解也就更深了。
在法国留学期间,李富春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更是结缘了他一生的伴侣——蔡畅。
彼时,蔡和森和蔡畅兄妹俩也是在法国求学,他们年龄相仿,所追求的理想也是一致的,相处越久,发现更是无话不谈,渐渐的,也就走到了一起。
不久,李富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事业。
李富春从法国学成归来以后,前往广州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而努力。
李富春31岁那年,他的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被组织任命为山西省省委书记。
不一样的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不同,李富春深知自己肩膀的担子有多重,他也不敢懈怠。
1934年,万里长征自然也不会少了李富春的身影,他当时是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在长征途中,他展现出了他过人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稳固了战士们的军心,团结了队伍的凝聚力,稳固了大后方。
解放战争时期,李富春前往东北工作,任职期间,他和陈云同志紧密合作,为东北的经济恢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展现出了领导力和决策能力,做事雷厉风行,遇事沉着冷静但又不是一意孤行,听的进建议,所以身边人都说是个难得一见的好领导。
新中国成立以后,李富春被调回中央担任副总理,负责经济和计划生育方面的工作,他在职期间从不假公济私,遇事也不会敷衍了事,他每次都会深入基层听取民意,了解民生,看看普通群众真正需要什么,他也会尽力去解决人民的困难。
1975年,李富春逝世,享年75岁。
李富春逝世以后,妻子蔡畅将他的所有财产捐给了国家,她说这是丈夫的遗愿,蔡畅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女英雄,他们夫妻二人一生都在为国奉献。
李富春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这一生都在为了革命事业奋斗,为了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高风亮节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