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顾正秋,有“台湾梅兰芳”之称,蒋经国爱而不得的美人
说到蒋经国身边的女人,第一反应就是他的妻子蒋方良,她是白俄罗斯人。
蒋方良原名芬娜,与蒋经国在苏联某厂工作时邂逅,两人渐生情愫,最后顺利结婚。
实际上,蒋经国回国以后又对另一个美貌且有才华的女子产生感情,却追而不得。
这个女子就是有着“台湾梅兰芳”之称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顾正秋。
这张照片是1947年在上海拍摄的。
左边那个身材高挑一点的是画家费葆琪,只见她穿着一身深灰色的旗袍,五官精致,笑容甜蜜,身边微胖的女子就是顾正秋。
顾正秋在高个子的费葆琪身边丝毫不逊色,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旗袍,身材凹凸有致,微卷的短发非常衬她的脸型,这样的穿着,这样的气质,在当时绝对是个美女了。
1928年,顾正秋出生于南京,原名丁祁华,家境普通,小时候父亲就病逝了,与母亲相依为命。
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去了上海投奔亲戚,将女儿丁祁华过继给了干妈顾剑秋,取名叫顾小秋。
幼小的顾正秋经常跟着干妈还和她的好友吴继兰阿姨一起去听戏,看着戏台上五颜六色的戏服以及那浓妆艳抹的妆造,顾正秋觉得很新奇。
听完戏回到家之后,顾正秋经常也拿着手帕在那翘起手指模仿旦角唱戏,她如此正经的模样逗笑了吴继兰。
顾正秋好学,吴继兰开始教她一点戏曲,这就开始了在京剧道路的启蒙教学。
在顾正秋11岁的那年,上海爱国实业家许晓初先生出资创办上海戏剧学校,还特地发出声明不收学费,并且给参加演出的学生发补助。
这个条件着实吸引了一大批经济条件一般但是又很喜欢戏曲的家庭。
阿姨吴继兰眼看是个好机会,给顾正秋报了名,陪着她去面试学戏了。
在面试考核时,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唱戏曲,有一点基本功的顾正秋就显得格外有优势。
最后,成绩出来时,600多个考生里,顾正秋排名第一。
考虑到以后外出演出,校长和老师们商量再三,决定给孩子统一排个名字。
就这样,顾小秋改名为顾正秋,这个名字伴随她终生。
顾正秋先天条件好,又刻苦练功,所有学生里面最舍得下苦功夫,同时也是成绩最好的,因此老师们对她很是器重,愿意花更多时间培养。
起初,顾正秋主攻青衣,但是当她看到戏台上那些威风凛凛且武打动作十分利落的旦角时,内心产生了波动,想要学习旦角。
上天是眷顾有心人的,机缘巧合之下,顾正秋跟着“四小名旦”之一的宋德珠以及赵德勋学习了一些武旦的戏。
接着,顾正秋学习的道路上,陆陆续续碰到了很多有名的京剧老师,她们都非常喜欢顾正秋这个聪明且勤奋的学生,愿意教她一些唱戏的技巧。
在名师们的辅导下,顾正秋进步很快,唱功可以与一些大师们相提并论了。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具有爱国情怀的梅兰芳表示拒绝一切演出,不会为日本人演一场戏,到上海和家人一起共渡难关。
学校的老师想着顾正秋要是能拜入梅兰芳门下,对她来说那可真是太好了。
于是,由校长陈承荫和关鸿宾老师亲自出面,带着顾正秋登门拜访梅兰芳,说明来意。
梅兰芳不轻易收徒弟,看了顾正秋的演出之后, 觉得非常棒,欣然答应了收下她这个学生了。
顾正秋年龄小,功底却练得很厚,梅兰芳对这个小弟子非常疼爱,将自己所学都传授给了她。
顾正秋也很争气,不说学到了师傅的十分,大概也学了个七七八八了。
1945年,顾正秋从学校毕业后,自己组了一个剧团,在全国各地参加演出。
蒋经国就是在台湾遇到的顾正秋。
当时,顾正秋正好在台湾演出,后来演出结束后因局势变化便留在了台湾。
当时的顾正秋正值青春,本就样貌出众,因学习了戏剧常年练功,身段也更是出挑。
总之,顾正秋的一颦一笑深深吸引了蒋经国,想要娶她。
像顾正秋这样有魅力的女子自是不缺乏追求者。
在当时的众多追求者里,唯有蒋经国和任显群身份最为显赫。
为了追求到顾正秋,蒋经国放下了身份和架子,对顾正秋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任显群是当时的财政厅厅长,在追求顾正秋方面自也是不甘落后于蒋经国。
任显群同样花了很多心思讨好顾正秋。
最后,顾正秋选择了任显群。
面对众人的疑惑,她也只是笑笑道:感情这种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爱上了就是爱上了,没有道理可言。
面对如此结果,蒋经国很是气愤,却也没有办法。
强扭的瓜不甜。
尤其是看到任显群遭陷害被判刑七年,顾正秋始终不离不弃时,无奈放手了。
顾正秋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她生来就是为了戏曲。
顾正秋曾经说过,唯有在舞台上扮上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自己,她为了艺术奉献了一生,她是个伟大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