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唯一一次被捕,在被押去处死的路上逃脱,多亏一位砍柴农民
转自公众号:历史龙元阁202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zgxNzE1Mw==&mid=2247484428&idx=5&sn=9e3977b3a9ded1f759731e409d63d7c4
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的一生注定命途多舛,他曾经历过无数次艰难险阻,还遇到过许多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和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想要置他于死地。
毛主席也凭借自己的超人胆略和机智勇敢,都顺利躲了过去,死里逃生。
唯一一次被敌人逮捕,马上就要被押去处死,结果在路上毛主席碰到了一位砍柴农民,多亏了他的帮助,才得以逃脱。
那么这位农民是谁?毛主席又是如何从敌人手上逃离的呢?
起义前的准备1927年的秋天,在那个腥风血雨的时间段,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对共产党人发起了“清除活动”,导致从长江到湘江,从上海到南昌,到处都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那些自称是三民主义信徒的将军,将他们的大刀对准了共产党人,坚持“宁愿错杀,绝不放过”的原则。
使得曾经革命中心的湖南地区,再一次被土豪劣绅、乡匪民团和地主民团占领,他们又可以像往昔般耀武扬威。
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每天都能听到共产党人和“疑似共产党人”被如何如何处决。
为了及时扭转这一局势,瞿秋白主持了汉口的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34岁的毛主席和许多在国民党任过高职的中共领导人一样,也离开了国民革命的大本营武汉,被派到长沙领导武装革命。
毛主席来到湘东赣西发动群众,组织秋收起义,起义分三路进军长沙:第一路从安源进击萍乡、醴陵、株洲,从南路包围长沙。
第二路由修水出发向平江,发动平江的农民暴动,夺取这里后再向长沙发展。
第三路由铜鼓向浏阳进攻,直逼长沙。
当三路军马取得胜利后,再集合起来发动长沙百姓武装攻克长沙。
毛主席准备到两湖农民总指挥部所在地,亲自指挥第三团的起义工作。
为了方便起义,他化装成安源煤矿的工作人员,在浏阳县委书记彭清泉的保护下去铜鼓县,为了减少路途使用的时间,安源工人俱乐部的地下党员易子义为他们当向导。
一行三人在5日早晨曙光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乘着凉爽的秋风,悄然离开安源。
易子义挑着货担哼着歌轻松走在最前面,毛主席和彭清泉在后面跟随。
三人披星戴月,不分昼夜,专走一些偏僻无人的小路,避开敌人重兵把守的大路,走到了峰峦迭起的山区。
敌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身为重要领导人,毛主席会轻车简从,身边只跟着两人。
由于他们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一行三人不眠不休地赶路,再加上长途跋涉,毛主席的脚上磨出了许多血泡,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但是毛主席却一直隐忍着,一路上不喊一句疼,只想要尽快赶到铜鼓县。
易子义看毛主席走路困难,表情痛苦,这才意识到可能是长期跋涉脚上长出了血泡。
他不想让毛主席再忍受这样的痛苦,于是雇了一顶轿子让毛主席坐在里面,一行三人终于在晚上到达了张家坊。
张家坊是两个地方的交界处,也是湘赣两省的交通要道,所有来往人员和车辆都会受到严格的审查。
张家坊到处都是流动哨和暗哨,防守的兵力也比之前多了好几倍。
看到手持重武器的敌人,毛主席意识到这里情况复杂,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能贸然通过。
毛主席决定先在附近一家客栈住下,观察一下附近的情况,再商议该如何通过。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一边吃饭,一边商议着该如何过境,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汪汪”的狗叫声。
然后传来一阵争执的声音,店里的客人都好奇地看着门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发生了什么事情了?”毛主席问客栈的老板。
“外面地主民团的人在挨家挨户抓人呢!遇到陌生面孔就说是共产党的人,也不知道哪里来这么多共产党,三天两头就来一回,生意都不让人做了。
这世道,真乱。
”
老板一脸无可奈何地摇了摇脑袋,就像是被拨动的拨浪鼓。
易子义听后大惊失色,他赶忙贴到毛主席耳边小声说着:“起义还要靠你领导,敌人搜查这么严密,我们必须要保证你的安全,你先走,我们负责掩护。
”
毛主席没说话,他在思索着什么。
“快走,要不没时间了!”易子义再次劝说。
“来不及了,若是我们现在离开,不就相当于告诉别人我们的身份吗?遇到事情要沉住气,不能太慌张。
”
毛主席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故意抬高音量:“我们生意人,怕什么?正常吃饭。
”
毛主席话音还没落,外面冲进来三个手持梭镖的人气势汹汹闯了进来,直逼毛主席。
其中一个人还阴阳怪气地说:“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到这里要做什么?老实交代!”
彭清泉知道毛主席地方口音很严重,一出口就能被听出来是湖南湘潭人,所以抢先回答:“老总,我们是安源煤矿的人员,在这里休息一会准备去铜鼓采购矿场需要的物资。
老总,俺们可都是本本分分的老实人,咱们这都乡里乡亲的,还请您多多关照。
”
尽管彭清泉一脸谄媚,但是这些人压根不吃这一套,他们原本就是恶势力,平时欺负人成了一种习惯。
“少来这一套,今天不管谁来,都要接受我们的检查!你们几个给我搜!”那地主民团的团长一脸傲慢。
眼看局势发展不太妙,彭清泉赶紧将身上的一张纸条掏了出来,交给他们,面带微笑说:“老总,您看,这是我们安源煤矿的说明信。
”
看着他们手中的信,那团长才没有让人上前搜身,接过纸条反复观看好几遍。
他确认过这张纸条是真的,没有破绽可寻,但他就是觉得这几个人很可疑。
仔细盘问了几个问题后,又看了看几个人,就出门准备离开。
毛主席看他们离开,立刻放下碗筷,准备起身上路,没想到地主民团的人去而复返,他们拦住了毛主席一行人。
他们指着毛主席说:“我怎么看你们几个都不像是矿工,你们还是跟我们到团防局走一趟吧。
”
彭清泉刚刚悬着的一颗心又提了起来,下意识看了看毛主席,然后故作镇定地说:“不是已经检查过了吗?怎么又来了?”
其中一个地主民团的人厉声呵斥:“少那么多废话,这又不是和你们做买卖,还有商有量的。
老子就是看你们不像好人,别惹火了我,惹火了老子,我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
毛主席看了看趾高气扬的地主民团团丁,知道他是个油盐不进的人,不能和他硬来,否则弄僵了吃亏的还是他们。
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他们敌众我寡,不能和敌人硬拼,因此毛主席给两人使了使眼色,让他们稍安勿躁。
毛主席客客气气地告诉两人:“走一趟就走一趟,无非就是多耽搁一些时间罢了,做生意的,和气求财。
”
毛主席如此淡定的表情,反而让地主民团的人对他客气些,当其他地主民团的团丁上来准备用绳索绑他们的时候,另一个人摆了摆手,一脸不在意地说:“不用这么麻烦了,他们有安源煤矿的信,都是生意人,我看就这样算了吧。
”
毛主席他们三人走出客店才知道,地主民团已经抓捕了许多人,看起来都是小商小贩和走亲访友的百姓。
他们都是因为顶着陌生的面容,才被地主民团认为是“共产党的嫌疑犯”,用绳子捆绑着,要送到距离这里不远的团防局处决。
这还是毛主席第一次被捕,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被逮捕。
国民党的地主民团并不知道他们这一次真的抓到了毛主席这样鼎鼎有名的高级领导。
若是他们知道面前这位长发盖耳、两颊消瘦的年轻人就是国民党高价悬赏的毛主席,想来他们一定会迫不及待交上去,和上级邀功请赏。
十几个衣衫不整的团丁前后左右紧紧押着“共产党的嫌疑犯”,担心他们会反抗,梭镖都不离手。
作为有说明信的特殊嫌疑犯,毛主席他们被放在这群“共产党嫌疑犯”的最后面,不过也没有逃过被梭镖顶着脊梁骨的对待。
所有的人都被脱去了鞋子,根据当地人传说,光脚的人被处死后他们是无法从阴曹地府回来报复的。
他们虽然为非作歹,但却相当迷信。
刚开始押送的时候,团丁还是小心翼翼的,担心“共产党嫌疑犯”会逃走。
但是走了一段路后,发现这些人都很配合,一个个畏首畏尾的,再加上脚上也没穿鞋,就算想要逃跑,也会很快被追回来。
在快到团防局的时候,团丁开始抽烟,聊天,甚至打闹取乐,放松了对“犯人”的警惕性。
毛主席知道这一次凶多吉少,一旦牺牲,起义计划也会被耽误,若是因为自己影响了大局,那岂不是罪过了?
他一边走一边想着脱身的办法,最后决定利用团丁的人性弱点:贿赂。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每个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的,虽然能狐假虎威,但是像他们这些穷困潦倒的团丁能有多少钱呢?
作为被雇佣的人,多枪毙一个人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倒不如给他们一个赚钱的机会。
毛主席走近彭清泉问道:“我们的钱好拿吗?”
彭清泉一下子意识到毛主席在想什么,摇了摇头:“不行,被捆在最里面了,一下子没办法拿出来。
”
毛主席点点头,他其实不是真的想要拿包裹里的钱,而是向他传达逃跑的信息。
他摸了摸兜里的钱,然后放慢了脚步,走在队伍最后面。
易子义和彭清泉见状,故意走得快了些,将队伍拉成两截,毛主席在最后面。
团丁不停催促毛主席走快点,跟上队伍的步伐。
“老哥,不行啊,我脚痛,可能是扭到了。
”毛主席一瘸一拐地走着,还真有点铁拐李的样子。
团丁眼睛一瞪:“那照你这说法,我还得弄个八抬大轿来抬你不成!”
“老哥,你看你这话说的,我就是跟你解释一下,不是我不想走快,而是太疼了。
既然你都发话了,我走快些就是了。
”
毛主席用脚踢了一下石子,还故意晃动了一下身体,让口袋里的银元和铜板因为撞击发出了声音。
团丁都听到了声音,他们也很清楚这个声音意味着什么,叮叮当当的,这里面肯定装了不少钱!
团丁的眼睛紧紧盯着毛主席装钱的口袋,像饿狼般虎视眈眈。
毛主席趁机侧过身子问其中一个团丁:“老哥,你贵姓?是哪里人,生活怎么样?”团丁看了看前面,转怒为喜,对毛主席也殷勤得很:“我姓黄,湘潭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也不容易啊!
一家人都靠我卖命赚钱生活,不比你们生意人啊!”说完他又看了看毛主席的口袋。
毛主席缩短了两人的距离,等到团长走远后,拿出两块银元塞给他:“黄大哥,这点钱不多,你也不要嫌弃,拿去买碗茶水喝。
”
团丁接过钱后,喜笑颜开,迅速将钱藏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和毛主席聊天。
走了一段路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这边是山林,那边是稻田的弯路上。
毛主席问道:“黄大哥,还有多远到总部啊?”
“不远了,马上就到了。
”然后他看了看周围,向山林那边努努嘴,示意毛主席要逃走趁现在。
毛主席心领神会,正准备转身离开,旁边一个歪嘴的团丁发现了他的意图,呵斥道:“你准备干什么!”
毛主席这才讨好地拿出一块银元递了过去,小声说:“大哥,请您喝口茶,我就这一点钱了,不要嫌弃。
”
歪嘴团丁这才没好气地大步向前走去,他其实看到了毛主席贿赂黄团丁的过程。
除了嫉妒外,还有不服气,这才一直盯着毛主席的动作,趁机讹上一笔。
毛主席看歪嘴团丁走远后,赶紧往回走了几步,将兜里的铜板都扔到前面的路上,自己趁机钻到山林中。
黄团丁看到毛主席人影消失无踪后,才装模作样地大喊着:“有人跑了,后边跑了一个,你们快追啊!”
团丁听到声音后赶紧往后面追,但是看到路上的铜板,他们都下意识捡,根本不顾有人逃走的事情。
团长看团丁如此不堪重用,大声呵斥,让他们赶紧去追,哄抢的团丁这才不情愿地去山林追。
彭清泉见状大声喊着:“你们光天化日下随便抓人,我要到县长那里去告你们!”
团丁被他这一喊,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一个一个都愣在了原地,面面相觑。
易子义趁这个间隙,拔腿向稻田方向跑,掩护已经跑去山林的毛主席。
原本民团队长是准备追毛主席的,看到易子义逃跑后,立刻吹哨子,留下两人看管其他的“共产党嫌疑犯”,命令其他人跟他追捕易子义。
彭清泉看还是有两个团丁朝着山林方向追捕毛主席,他心里很着急,为了给毛主席争取一线生机,他鼓励其他人一起逃跑。
队伍在他的带头下,四散而逃,民团队长气得毫无办法,干脆将矛头对准了易子义和彭清泉两人。
没过多久,两人被抓了回来,为了防止他们再次逃跑,队长将两人用绳子捆住,其他人继续上山搜索其他人。
当时毛主席跑到山林里的一个高地上,下面是水塘,周围长满了草,高到遮蔽人的视线。
担心会被团丁发现,毛主席在这里一动不动,一直躲到日落,好几次他们都到了毛主席面前,只要往前走两步就可以发现毛主席。
吓得毛主席大气都不敢出,他几次都觉得自己要被发现了,放弃求生的希望。
好在团丁没什么耐性,在这里找了一会就放弃了。
当团丁撤出山坳后,毛主席从水塘草丛里悄悄走了出来,虽然团丁离开,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
为了避免自己暴露,毛主席在脚上涂上了泥巴,装作是刚刚从田地里劳作回来的样子。
他一直从山沟里往上爬,翻过一道山岭后,又潜入山沟往下走去。
太阳已经下山,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毛主席低头看了看自己,因为没有鞋子穿,脚掌不知道在哪里被割破,还流着血,不时还会传来一阵刺痛感。
浑身上下都是泥巴,衣服也被扯破,一脸的狼狈样子,他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狼狈的生活。
坐在石头上,看着逐渐昏暗的天色,肚子也不合时宜地叫了起来,他才发现原来早上到现在什么都没吃。
“难道这次要命丧于此了吗?”毛主席有些颓丧。
可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毛主席绝望的时候,一个砍柴的农夫从山里挑着一担柴向这边走来。
毛主席好像遇到了救兵般,急忙问着:“请问,这里距离铜鼓还有多远?”
“你怎么跑到山里来了?这里就是铜鼓的地盘啊!”樵夫放下担子,和毛主席聊着天。
“最近不太平,老有人打仗,我这不也是为了躲避嘛!”毛主席找了个借口。
“哪里打仗?”樵夫不理解,咋没听到枪声呢?
“是农民协会和民团在打呢!”
“农民协会是好样的。
”樵夫似乎很支持农民协会。
“我就是他们的带头人,我们是替穷人打天下的。
”毛主席兴奋地附和着,还请求樵夫帮他一次。
樵夫看了看毛主席,确实不像坏人,就指着山口说:“前面冒炊烟的地方就是我家,你沿着这条路慢慢走,等我将柴火送到家就来接你。
”
毛主席连忙说道:“谢谢老哥。
”
热情好客的樵夫将毛主席接到家里,请他吃饭,还帮毛主席买来了雨伞和草鞋,让他在家里好好休息。
樵夫还给毛主席做向导,告诉他该往哪里走能到达铜鼓。
当毛主席问樵夫的名字,樵夫只是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开。
一直到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后,多方打听才知道樵夫的名字叫陈九兴(也叫陈帷德),后来也参加了革命。
毛主席没有忘记他当年的救命之恩,和陈九兴有书信来往。
到达铜鼓县的毛主席立即召开了干部大会,针对秋收起义的部署,再次进行了确认。
9月9日清晨,毛主席带领的秋收起义按原定计划爆发,《西江月·秋收起义》就是毛主席在此时所作的诗词,纵然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我军仍旧众志成城,毫不退缩。
毛主席唯一一次被捕,在被押去处死的路上逃脱,多亏了这位叫陈九兴的砍柴农民,若不是他伸出援手,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