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19年,18岁少女殒命何人所为?凶手犯罪的原因:是她开口骂我

2024-12-10 16:10:02

转自公众号:历史龙元阁202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zgxNzE1Mw==&mid=2247484701&idx=7&sn=886335d260c0bd478d658b8b7a4840c1

情绪调配是一个人所有的行为,而人本应是情绪的主人。
心学大师王阳明说过:“劫难可渡,心魔难消。
”一个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让情绪反过来主宰自己,那么最原始的兽性将爆发出最荒诞的行为。

理智是情绪抵达行为终端的最后一道防线,切不可因为一时冲动,令理智荡然无存。

来自凶案现场的灯泡

1997年6月,正值暑假来临的日子。
即将迎来的盛夏,不仅是万物生机勃勃的生长时节,更是孩子享受长假的宝贵时期。

正是瞄准了这难得的市场需求,在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18岁的许翠华和21岁的小姨徐玲,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合资在小镇上开一间小百货店。
在当时那个年代,小百货店也属于比较赚钱的渠道,特别是在这种供需缺口大的时候。

放暑假的孩子,兜里总会有忙不开身的父母给的一些零花钱,去百货店买一些糖果或者小零食,就成为了他们每天消遣的常规操作。

除了孩子会来百货店买东西,周边的住户也会来这里买一些日用品、厨房用品等等。
一个地区的百货店,通常包揽附近一整个地区的日常需求,每个月都能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因此,甥侄二人打算大干一场,许翠华更是初中毕业后就回到关西镇,和小姨操办起百货店的事宜。

甥侄二人力排众议,即便是女子,也要靠双手撑起这家店。
家人虽然仍不放心,可一来百货店就开在关西镇,小小的镇子来来往往都是熟人,知根知底,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二来确实孩子也成年,老大不小了,也该出来锻炼锻炼,自己营生。

就这样,百货店平平稳稳开了起来,生意也十分红火,许翠华和徐玲常常忙得不可开交。
采购、备货、上架、清账,繁多事务需要打理,使她们不得不直接住在百货店二楼。
白天在楼下销售,晚上她们就一起睡在二楼。

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店铺采取这种下店上屋的模式。
一来开店方便,忙完就可以睡觉,早上开门也不用跑远路;二来也可以省下一笔可观的租金,不需要另外再租房子住。

事情原本都正常进行着,可谁也没想到,恰恰是这种下店上屋的模式出现了问题,家人隐隐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6月27日夜晚,许翠华和徐玲二人下班后,照例上楼睡觉。
却没想到,这天的夜晚并不像平常那么安宁,从未有过的异动渐渐传进尚未入睡的二人耳中。

敏锐的直觉告诉她们,店里可能进贼了,这个贼也许正在找店中每天营收的钱款。
不过,好在她们留了个心眼,每次关门后,就将钱款带到二楼,妥善储存起来。
不过,还在一楼的贼人,也绝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

许翠华年纪轻,胆子大,虽为少女,她毅然决定要去一探究竟。
她只拿起了一把小尖刀防身,就准备下楼去。
小姨徐玲哪敢放心,也要跟着下去查看。

说时迟那时快,那贼人胆大包天,抢在她们前面一步来到二楼。
因为,当时的居民仍然在使用白炽灯,白炽灯是一种热辐射光源,能量的转换效率很低,只有2%~4%的电能转换为眼睛能感受到的光。

那时候天色已晚,白炽灯的亮度又比较柔和,她们尚未看清贼人的面目,就被迫与贼人缠斗起来。
即便许翠华有小刀防身,可那贼人是壮实的成年男性,力量悬殊,小刀很快就被贼人一把夺去,本来的防身用品却变成了贼人行凶的凶器。

有了小刀的贼人更是猖狂,直接一刀就将面前的许翠华刺倒,少女直挺挺倒在血泊中。
一旁的徐玲见势想要逃出去叫人,却躲避不及,也被贼人刺了几刀。

几声刺耳的尖叫很快淹没在无边的夜色中,贼人也不敢久留,生怕被周边邻居或路人听见,简单翻箱倒柜找了一阵就逃走了。
伤势较轻的徐玲,渐渐在阵痛中醒来,眼前是打斗过后留下的一片狼藉,以及完全没有生命体征的许翠华。

悲痛万分的徐玲直接选择报警,警察火速出警展开调查。
谁也没想到,这个刚刚经营起的小百货店,竟会发生这样残忍的凶杀案。
年仅18岁的许翠华,就这么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她尚未开始真正体验人生,却再也睁不开双眼。

警方通过一阵勘察,很快发现了一个关键性的线索:一个沾着血指纹的白炽灯,被从插口拧下,平稳放在床头。
警方初步推断,凶手是为了不让周围住户看见起疑,直接拧下电灯泡。
可这样的行为很奇怪,他可以直接关灯或是拧下灯泡后带走,为什么拧完反而将灯泡放在床头,故意留下线索呢?

带着种种猜疑,警方将带指纹的灯泡进行指纹鉴定,发现这枚指纹既不是许翠华的,也不属于徐玲,基本可以确定指纹属于凶手。
只要找到指纹的主人,这起案件就有了眉目。

作为关键线索的灯泡,警方将它妥善保存起来,并专门派警员严加看管。
另一边,警方开始在关西镇对成年男子进行大规模指纹采集,即便这样也不排除凶手已经逃出此地的可能。

采集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着,可是令警方失望的是,众多指纹里没有一个与灯泡上采集的指纹相匹配。
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因为当地正在进行京九铁路的修建工作,往来人员频繁,为凶手逃跑提供了有利条件。

短时间里,凶手必然无法逃离太远,在邻县邻省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然而,当时通讯还不发达,各地联合办案的情况十分少,再加上指纹库也无法互通,很难进一步锁定凶手。

无奈,警方只好先将灯泡继续保存起来,等待机会出现。
他们不得不换一个角度,开始从受害人的社会关系着手调查,期望在这方面能有一些眉目。
可是警方又一次失望了,因为许翠华二人的社会关系十分简单。

案件发生前3天,正是徐玲与男友订婚的大喜之日,许多亲戚朋友都前去庆祝。
原本,警方怀疑是因情而起的仇杀,可被杀的人却是许翠华。
难道是误杀吗?

可是,徐玲的所有经历几乎都围绕在关西镇,如果是情杀早就揪出凶手了,不应当到现在依然摸不着头脑。
转过头去调查死者许翠华,那就更清晰明了了,她初中毕业就回了关西镇,哪有什么更多的接触与感情经历?

兜兜转转,最后却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没有任何头绪,案件就这样陷入僵局。

这么一等,已经是19年后了。

少女殒命何人所为?

时间来到2016年,事件突然有了眉目,灯泡上的指纹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19年里,关西镇派出所搬迁了三次,警员换了一茬又一茬。
可这个关键的灯泡,却一直被视为极为重要的物证。

案子一日不破,这个灯泡就这么一直保存着,关西镇警方的行为与态度,深刻表明他们的决心。
也正因为他们认真与不放弃的精神,才有了这19年后的突破口出现。

依旧是指纹,灯泡上的指纹与广东省上传的指纹数据库中一位男性的指纹相匹配。
此人名叫徐荣善,此时正在龙南县境内,疑犯竟然一直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

事不宜迟,在8月16日这天,警方来到徐荣善工作的工厂。
经过确认后,警方将徐荣善带回公安局审问。

为什么身在龙南县的徐荣善,指纹却录入在广东省内?这直接导致徐荣善避开追捕这么多年,若不是现在指纹数据库互通,徐荣善可能会这么一直逃下去。

经过进一步的审问与了解,才得知徐荣善在1995年结婚时,入赘到龙南市渡江乡的钟小英一家。
因此,户口也随之更改,从而躲过警方对关西镇所有本地人口的排查。

徐荣善行凶后,连夜登上前往广州的火车,打了几年工又回到龙南县,基本上不在关西镇露面。
可是令徐荣善没想到的是,正是他潜逃去广州打工的这几年,成为暴露他身份的关键信息。

当时,广州正在对外来务工的暂居人员进行指纹录入,徐荣善的指纹也因此入库,成为如今在广州指纹数据库的重要线索。

徐荣善的安稳生活到此结束,很快他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受到应有的惩罚。

上头的杀手与孝顺的丈夫

徐荣善的妻子得知丈夫被捕的消息,怎么也不敢相信,坚持认为警察抓错了人。
就连徐荣善的工友也不敢相信,因为他们对徐荣善的印象一向是稳重踏实,和善待人。
如果想象他会去杀人,那简直是牛长鳞,马长角——不可能的事。

钟小英更是对警察大声哭诉,徐荣善不仅对自己善待有加,对她爷爷也十分孝顺,完完全全当成了自己的爷爷。
钟小英的爷爷瘫痪在床,三个孙子没有一个来照顾,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徐荣善,日日夜夜照顾爷爷,极尽所能进行服侍。

这样的好人,连旁人见到都要夸赞几句,又有谁会觉得他是杀人凶手呢?

事情恰恰就是如此,被捕后的徐荣善,知道证据就摆在面前,再怎样负隅顽抗,也都无济于事,干脆就认罪了。
当被问到杀人动机时,他却给出一个令在场警员都有些不解的答案,徐荣善犯罪的原因:是她开口骂我。

徐荣善与许翠华并不认识,他们不过是顾客与老板之间的关系。
当时,徐荣善正准备去广州打工,临行前想要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于是,徐荣善来到关西镇,路过这家刚开业不久的百货店,进店买了一包洗衣粉与两包红糖。
所有商品加在一起十多块钱,徐荣善掏出一张五十元纸币,交给许翠华。

原本,没有任何冲突的正常交易,却因为漫不经心的许翠华少找了十块钱,徐荣善开始向许翠华讨要。
许翠华一脸不情愿将钱拍在桌子上,连带着还有一句“神经病”,一齐交给徐荣善。

就这样一句话,徐荣善起了杀心,当天夜里再次来到百货店。
这些都是徐荣善单方面给出的证词,我们无法确认事情原本的真实性,但徐荣善冲动杀人只是其一,警方坚信徐荣善夜晚光顾百货店的主要目的还是行窃。

因为,徐荣善一开始只在百货店的一楼搜寻,却没想到原本放在柜台后面的钱款,在下班后被许翠华二人带到楼上保管。
也许正是这句不经意的“神经病”,让徐荣善盯上这家百货店,使他心中的“恶”在这家平平无奇的小百货店释放。

再加上,自己又看到那个辱骂过自己的许翠华,徐荣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许翠华残忍杀害,最终酿成悲剧。

我们无从得知徐荣善心中是否有“善”的种子;他在杀害许翠华后,是否后悔良心发现,决定要将加倍的“善”还给人世间。
他因为一时红眼而伤害的生命,必须由自己偿还。

嗜血的野兽心中是否仍有花

徐荣善给其他人与他杀凶手形象截然相反的感觉,是否可以从某一种角度说明,这些杀人犯的心中原本可以往善的方向发展,却因为冲动化身为嗜血的野兽?我国还有不少激情杀人的著名案例,例如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害室友案。

寒假期间,马加爵与室友都没有回家。
因为都来自农村,家境条件并不宽裕,便决定留在城市里打工。
在这之前,室友与马加爵的关系早已是暗流涌动,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矛盾。
马加爵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激动的情绪不断在心中累积。

马加爵的性格古怪,有点腼腆和自卑,情绪容易激动。
即便与同学在一起打球,有人没打好或是发生什么身体接触,他都会当场破口大骂。
这样令人不舒服的性格,很快让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惨淡的人际关系又使他心态越来越糟糕,前面的路也越走越窄。

谁也想不到,马加爵会因为一场牌局彻底爆发。
案发前几天,邵瑞杰、唐学李、马加爵三人闲来无事,在宿舍打牌。
作为室友,随便玩玩就算了,但邵瑞杰与马加爵较起了劲。

他直接挑明说怀疑马加爵作弊,更是进一步搬出之前龚博过生日没邀请他为说辞,直指这都是因为马加爵人品太差,连打牌都要作弊。
邵瑞杰这一番话,深深刺痛了马加爵的内心,原本他还将邵瑞杰当作少有的知心朋友,可他却这样说自己。

邵瑞杰不仅即将因此丧命,还连带上没参与牌局的龚博。
已经彻底疯狂的马加爵,很快就确定了行凶所用的石工锤,因为使用铁锤行凶,所能造成的流血最少。
很快,马加爵接连杀害邵瑞杰与唐学李。

随即,马加爵又将没邀请他参加生日聚会的龚博,骗到宿舍残忍杀害,为了灭口又把另一室友杨开红锤杀。
如此残忍的马加爵,却给他们宿舍留了一个活口,这个未被马加爵杀害的室友,叫林峰。
林峰自己也没有想到,已经杀红眼的马加爵愿意饶自己一命,这既令人后怕又令人不解。

据被捕后的马加爵自己说,当时他卧病在床,无法行动时,只有林峰愿意主动帮他带饭。
这枚善的种子在马加爵心中埋下,也正是这一份饭,最后成为救林峰一命的善意。

激情杀人或许不是完全失去理智的行凶,见人杀人,如果有合理的情绪引导,是否有机会避免惨剧的发生?这并不是为激情杀人者开脱,而是从另一种角度思考,是否我们有机会将人员的损伤降到最低,或是没有。

人是一种极度危险的高等动物,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更是。
这不仅要求情绪激动者对自己的行为管控,还要加强情绪管理能力。
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一种和谐的心态,进行平常的交流,而不是去激起对方的情绪,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后果。

情绪是人类的瑰宝,也是人类的毒药

拥有无比丰富的情感,是我们作为人类自豪的事情,这是我们与一般动物区分开来的重要特征。
然而,在当今充满重压下的社会,情绪却成为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成为随时可能会爆炸的炸弹。

轻则造成自己的心情低落,办事效率受到影响,身心健康受到危害,人际关系遭到破坏;重则可能产生抑郁症,轻生、自残现象,或是变成危害社会的潜在恐怖分子。

在判决书中,我们也会偶然见到“激情犯罪、激愤杀人”等字样。
一般多见于辩护意见,如果行为人同时有自首、悔过情节,法院往往也会支持辩护意见(并指出被害人存在过错),从轻处罚。

情绪是我们都拥有且难能可贵的感官知觉,我们因此感受到喜怒哀乐,感受到作为人类的与众不同,感受到人生的五味杂陈。
我们切不可反过来将它变成荼毒同类的利器,伤人于无形之中,最后造成更多无法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