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党战犯到新中国公民,还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他到底经历了啥?

2024-11-30 16:10:02

转自公众号:历史龙元阁202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zgxNzE1Mw==&mid=2247484280&idx=2&sn=8294b8c2cad0e1ab091a288845493bc5

1959年12月14日下午,身着银灰色中山装的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了一批当年叱咤风云的将军,今天的新公民。

被接见的人里有许多是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们都用崇高的目光看着当年的政治部主任,如今的总理。

邱行湘也是被接见的人员之一,会上,周总理和将军们一一握手,当走到邱行湘面前时,周总理关切地问道:“你是黄埔的吧?”

邱行湘惭愧地低下了头:“是,五期步科的,周主任,当年我没有听你的话,走错了路。

周总理立即说道:“不能都怪你,是我和你们接触得太少了。
今后什么打算,留在北京吧?”

“我想回老家,去南京。

“挺好,回家过年,骨肉团聚。

邱行湘没想到他以一个战犯的身份,还能够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从国民党战犯到新中国公民,邱行湘到底经历了啥?

初入黄埔

1925年初夏,一艘海轮驶入虎门港,在轮船的底舱,坐着一位年轻人,他宽脸庞,有着精瘦的身材,双眼炯炯有神。

这位年轻人就是邱行湘,江苏人,他向往黄埔军校已经许久了。

在这里,他穿上了军装,成为第五期步兵科的一名学员,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

入学后,邱行湘发挥了他农家子弟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江南人的聪明机灵,在训练中多次受到上级嘉奖,也曾多次聆听过政治部主任周总理和陈赓的讲课。

在他的脑海中,牢牢记着一句话:“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军人。

但什么是真正、合格的军人?他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他。

由于在黄埔军校表现出色,他很快就受到校长蒋介石的注意,成为陈诚手底下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

一战扬名

1943年4月,华中地区日军集结六万之众,企图侵袭重庆的门户,石牌。

陈诚担心有任何闪失,紧急调邱行湘担任陆军第三十二军的副师长,带部队火速赶往石牌。

石牌是重庆的东大门,日军的战略旨在攻克石牌,威逼重庆。

一旦他们得逞,国民政府的整个战略部署就要重新考虑,甚至再一次迁都。

因此蒋介石对这一次作战十分重视,除了调集精锐部队外,还架设了电话线,亲自指挥作战。

日军首先调集整整一万将士,长驱直捣石牌,邱行湘带着第五师官兵奋勇阻击,血战多日,与日军争夺每一寸土地。

石牌保卫战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战役,尽管邱行湘部队兵源充足,可是作战武器远不及日本人。

在石牌西北制高点木桥溪作战中,邱行湘亲自督战,眼看着这个营的营长和副营长、副官和警卫都牺牲在冲锋的路上,邱行湘又指挥另一部人马深入敌方阵地炸毁要道太史桥,及时阻止日军的迂回包抄,换来部队一丝生机。

为了守住阵地,他们拼光了许多连队,石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次石牌作战,邱行湘寸步不让,挡住了敌人进攻的脚步,日军眼看攻克石牌要塞没有希望,也没有充足的兵力可以展开新的进攻,只能下令撤退。

蒋介石听闻后,连声夸赞:“这个小个子还真有一套,能打仗,乃一员虎将。

从此“邱老虎”的名字就在国民党军队中宣传开来,邱行湘带领的五师也因为能打硬仗而闻名。

邱行湘既然如此能打仗,是怎么成为俘虏的呢?

临危受命守洛阳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签订的协议,肆意挑起内战,叫嚣着要在几个月内消灭共产党。

但是解放军在中原豫西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作战,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有生力量。

眼看洛阳成为解放军的下一个目标,蒋介石坐立不安。

自古洛阳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蒋介石准备将此地作为他东山再起的希望,因此对它的防守格外重视。

为了守住洛阳,蒋介石特意将邱行湘调来洛阳驻守。

当晚,蒋介石穿着睡衣接见邱行湘,还问他部队兵源补充得如何?训练情况怎么样?守洛阳城有没有把握?

邱行湘大声回答蒋介石:“除非天塌下来,否则洛阳城万无一失。

蒋介石说道:“此战之成败,关系到党国的安危啊!”言下之意,希望邱行湘一定要格外慎重。

“放心吧,校长,人在阵地在!”这是邱行湘对蒋介石的保证。

邱行湘刚到洛阳没几天,他就立即率领部下增加城内的工事建筑,还摧毁了几千间民房,害得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自从到洛阳后,邱行湘就没有睡过好觉,不是指挥修建工事,就是研究《三国演义》,想要从中学习古人的智慧,悟出战争的奥秘。

为了对付解放军的优势兵力,邱行湘精心制定了“小而坚”的防御战术,构筑了三道坚固的防线,另在前沿设置四道拒马、九道铁丝网、三层地堡和诸多布雷场。

即便他如何布置,可还是难以抵挡解放军的步伐,仅一天时间,华东野战军就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洛阳外围工事。

洛阳之战进行了七天,邱行湘也七天七夜没合眼,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上前线。

解放军攻势之猛,让邱行湘没办法应对,洛阳城的战火烧红了他的双眼,也燃遍了大半个城市。

西门、南门、北门接连失守,解放军如同潮水般涌入城中,邱行湘坐着车到处指挥,督战,想要将解放军赶出城。

但是洛阳城破已经是既定事实,即便他再怎么指挥,都没办法改变解放军解放洛阳的事实。

邱行湘觉得自己对不起蒋介石,也对不起洛阳城的百姓,内心的愧疚感让他举起手枪准备自尽。

但是在最后一刻,他萌生了求生的意志,换上普通士兵的服装,准备趁乱离开。

然而他刚从坑道中出来,就被解放军抓住,成了俘虏。

遇到同学陈赓

被俘虏后的邱行湘对解放军满怀敌意,根本不听解放军战士的话,他们让他往东,他偏往西。

解放军战士对他也是一肚子火,耐着性子上前对他纠正,让他尽快离开,可是邱行湘却抓住这个机会,高声大喊:“解放军打人了!”

趁机在解放军战士的胸口打了一拳,让解放军战士疼得脸色都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邱行湘的金表落在地上,他以为战士会趁机拿走这块金表,但是没想到战士捡起了表又还给了他,这一点倒是让邱行湘颇为意外。

他被押到解放军的旅部后,只见一位军官走来,吩咐给这个战俘头部伤口换药,好好照顾。

然后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告诉邱行湘:“我们是同学,我叫陈赓,黄埔一期的。

在黄埔的时候,他就多次听过陈赓的报告,没想到昔日的榜样,竟然会成为战场的敌人。

就是他在洛阳之战中击败了邱行湘,还曾在战场上救过蒋介石的性命。

“你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吧,我们是同学。

“是的。

虽然内心是尊敬的,但是邱行湘还是不愿意多说一个字。

他被送到了河北黄埔村,解放军战士还送了他一个猪肉罐头,说是陈赓送的。

看着这个罐头,邱行湘陷入了思考,他知道解放军对俘虏一向宽大仁厚,但是没听说过还送礼物的。

当地的百姓听说俘虏了国民党大官后,指着邱行湘的鼻子吼道:“你是不是当官的?就是你烧毁了我们的家!”

“老乡你误会了,大官还在后面呢!”

一路上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多亏了解放军战士的保护,这才没有被人扔烂菜叶子和臭鸡蛋。

原本还怀有敌意的他,也逐渐有了转变。

邱行湘被送到了河北一个训练班里学习、改造。

为了将功赎罪,他主动提出:“解放军现在亟待解放徐水、保定、固城镇这些地方,我曾经在这里练过兵,地形、工事、火力都比较熟悉,我把它写出来,不知道有没有用?”

“这就对了啊,老邱,你赶快写。
”训练班的领导鼓励他。

在大家的关怀下,邱行湘整理出了许多有用的军事资料,得到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一致好评。

在他生病的时候,也是管教人员帮他请来医生,护士,悉心治疗,让他倍加感动。

虽然是被管教,但是从来不对他们审判,也不在他们身上留下任何处分的痕迹,即便是以后从这里出去,从新开始也不会被人诟病。

为了感念共产党的付出,在抗美援朝的时候,邱行湘主动报名请求参加战斗。

他原本就带过兵,又是一名不可缺少的虎胆将军,正好能派上用场。

但是上级顾及他的身体,担心他在冰天雪地的朝鲜吃不消,但又不想辜负他一片爱国之心,决定安排他做后勤工作。

邱行湘从大卡车上一下子扛下两百多斤的粮食,穿梭在人群中,丝毫感觉不到疲惫。

身为一名军人,他很清楚前沿阵地上将士们忍受饥饿的滋味,也没有忘记当年和唐生智作战时,缺少粮食的场景。

正是因为清楚,经历过,所以他格外努力,希望这些粮食能运送到前线,志愿军不会饿肚子。

因为他的积极改造,国家在1957年12月4日释放了他,还恢复了他的公民权。

新的生活

自从被俘虏后,邱行湘就没想过这辈子还能结婚生子。

在结束了13年的战俘生涯后,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家乡担任政协文史专员。

已经55岁的他,还是孤身一人,家乡的人也都劝他再张罗一门亲事,有个人照顾总比孑然一身好。

一说到这个话题,邱行湘就想到自己的前妻,因患上脑瘤在北平去世。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再也没往这方面想过,只想了却残生。

虽然邱行湘不在意,但是秘书处唐处长却见一次问一次,劝他早点将人生大事解决。

就连远在北京的原国民党将领王耀武,也十分惦记邱行湘的婚姻问题,隔三差五写信询问。

在他们的殷切关注下,邱行湘也萌生了成家的念头,经过别人的介绍,邱行湘认识了张玉珍。

张玉珍刚与前夫离婚没多久,在南京棉毛纺织厂上班,两人对彼此都很满意。

在1962年春节前夕,两人举行了婚礼。

这个事情还成为了大消息,被香港《大公报》报道,之所以被报道,不是因为他这门婚事有多显赫,而是因为在国民党里,他是一个死过的人。

因为不少人见证了他举枪准备自尽的一幕,就有人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蒋介石,他对外宣布了邱行湘死亡的消息,还在洛阳寻找了他的遗物,举办了追悼会。

三个想不到

1975年,停顿了9年后的特赦战犯工作又重新开始,5月19日这天,在押的293名战犯全部特赦,有一批被分到了江苏。

在南京胜利饭店的楼上,19位从北京来的特赦人员静静听着邱行湘的讲话。

邱行湘一开口就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来,说:“我以前可是顽固还加‘透顶’这两个字的,在被俘虏前还曾用手枪对准自己脑袋。

但是共产党不想让我死,让我好好改造思想,也就是国民党讲的‘洗脑筋’。

他越讲越激动,还主动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三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没想到还能重获新生,和家乡的老母亲团聚。

邱行湘是一个大孝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母亲过上好生活,以报答养育之恩。

当他回到家里,看到85岁高龄的母亲黄氏的时候,竟然因为情绪太过激动,愣在了原地。

劫后余生,再一次看到母亲,心中的激动和庆幸,难以表达。

母亲也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劳作,双目将近失明。

邱行湘扑到母亲怀里大声叫着:“娘,娘,我是老四行湘啊!(邱行湘兄弟六人,家中排行老四)。

老人眼睛看不到,听到这久违的声音,用颤抖的双手抚摸邱行湘的头发和脸颊,激动得老泪纵横,放声大哭:“行湘,是你吗?真的是你吗?”

母亲以为自己儿子早已战死,可没想到他还尚在人世,母子还能有团聚的一刻。

邱行湘回到家乡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南渡和邱家桥一带大小村庄,前来看望的男女老少不计其数。

为了表达对乡亲们的感激,邱行湘招待大家在家里做客,在他邀请的客人中,有两位比较特殊,是过去在他家工作的长工。

在大家面前,邱行湘当众下跪,对过去的所作所为和他们道歉,请求他们的原谅。

两名长工没想到邱行湘会这么客气,赶紧将他搀扶起来,还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之所以他能有钱宴请村子里的百姓,也要感谢共产党,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过去总觉得共产党是最不讲人情的,但是在改造的这段岁月中,邱行湘才发现共产党是最讲人情,有仁心的。

在除夕之夜,邱行湘还书写了几十副对联来赞颂共产党和毛主席的伟大。

第二个想不到,没想到还能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还能生育孩子。

邱行湘在59岁那年还能拥有自己的骨肉,这是他不敢相信的事情。

“我做梦也没想过,共产党不仅能帮我改造思想,还那么关心我的婚姻大事,能给我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

他能有现在的生活,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帮助啊!

第三个想不到,没想到得了肺癌的自己还能活下来。

在被俘虏后,邱行湘被检查出了不治之症:肺癌,当时他万念俱灰,以为这辈子就这么结束了。

但是没想到共产党知道后,还专门为他请医生看病,给他买进口药,提供好的治疗。

作为一个战犯,按理来说不杀不羞辱就算是好的待遇了,可是共产党做的远比这些多得多。

邱行湘的这番话,让当年在战场上枪林弹雨都不曾流眼泪的将军们,此刻泣不成声。

因为邱行湘讲述的这些事情,他们都深有体会,是共产党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帝王将相团

1964年3月,全国政协组织文史专员参观团到江南参观,来到邱行湘家里。

这个文史专员参观团也被大家称作是“帝王将相团”,因为里面有末代皇帝溥仪、亲王溥杰、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等人,都是一些威名显赫的大人物,就连随行的家属都有日本天皇的亲戚,杨振宁的岳母。

他们来到邱行湘家里,七嘴八舌议论这几天参观的心得,好不热闹。

当大家谈论到共产党以诚待人的时候,沈醉说出了一件趣事。

当初他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初次看到杜聿明的时候,杜聿明正蜷缩在石膏模子里,沈醉表现出一副诧异又惶恐不安的样子。

诧异的是,杜聿明不是已经被枪毙了吗?怎么还好好的在这里改造呢?

惶恐不安是觉得那副石膏模子是共产党人用来惩罚他们的一种新式工具,他担心日后会用在自己身上。

当事后问起那副石膏模子的时候,杜聿明哈哈大笑说:“那可不是什么惩罚人的工具,那是管理人员为我治疗脊椎用的。

当时被俘虏后的杜聿明担心共产党人会用非人的手段折磨他,因此不想活下去。

哪怕身上患了重病也不讲,后来被洗澡的管理科科长发现端倪,送他到医院接受检查,结果显示他得了脊椎结核。

为了给他治疗,国家专门打造了石膏模型,还到香港、澳门给他买药治疗。

在他们的努力下,杜聿明的身体才有所好转,因此当讲到共产党的时候,他红了眼睛。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邱行湘的癌症不也是这样被治愈的吗?

为统一奔波

为了报答共产党的帮助,邱行湘一直想着该做些什么才能回报他们,他想到了台湾。

有多少人都在盼望海峡两岸旧友们的团聚啊,为了促进两岸团圆,在华盛顿的4位校友李默庵、宋希濂、蔡文治等人发表了呼吁海内外的黄埔同学促进祖国统一。

邱行湘看到后,立刻带夫人到南京机场迎接李默庵,两人商议该如何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他四处联系黄埔军校的校友,联络台湾的国民党,希望能尽快让台湾回归。

由于他晚年一直为祖国统一奔波劳碌,还受到了江苏省政协的表彰,当他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眼眶有些湿润。

昔日的罪人,如今终于成为了一名功臣,他终于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