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蒋介石亲自下令枪毙一名海军上校,他所犯何事?

2024-11-09 16:10:02

从古至今,官场的贪腐之风一直存在,无法斩断。
历朝历代,许多王朝的灭亡与官员的贪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近代史上,蒋介石领导的民国政府,亦是无法有效处理官员贪腐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根基,最终被推翻。

蒋介石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枭雄,面对官员的贪腐问题,他曾经也拿出了杀一儆百的魄力。
如1947年1月,蒋介石亲自下令枪决海军上校刘乃沂,打响了反贪的第一枪。

刘乃沂

刘乃沂是海军上校,他是如何贪污了近10亿元呢?蒋介石又为何要亲自下令,不经过庭审,直接下达了枪决令?

抗日战争结束,“接收大员”祸害百姓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百姓无一不盼望能过上好日子,有好的领导人能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富裕。
许多原先被日伪军占领的地区,盼望中央能够尽快解救他们,可没想到等来的是比日本鬼子更加贪婪的“接收大员”。

抗战胜利后,全国各地日伪产业大约有四万亿元,为了接收这批庞大的产业,国民党政府派出了大批的官员,成立了许多的接收机关。
许多官员借此机会徇私舞弊,罔顾国法,贪污盗窃,简直到了无法登天的地步了。

国民党大批官员纷纷“五子登科”,所谓的“五子登科”,指的是占房子、抢车子、夺金子、捞票子、玩婊子。
一时间,全国各地一片狼藉,接收大员们沦为“劫收大员”,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将接收区搞得民怨沸起。

“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随着接收大员们的一顿骚操作,民国政府的形象一落千丈,原先还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得民心的政府,在舆论的发酵下,贴上了一个“贪污腐败”的大标签。

作为民国政府的实际掌权人,蒋介石自然是希望得民心的,他逐渐意识到了在政府的接收工作中,存在着严重错误。
随着舆论的发酵,此事搞得中外皆知,蒋介石的面子也挂不住,已经成了“政府之最大耻辱”。

为了挽回政府的形象,蒋介石下令成立了所谓的“接收处理敌伪物资清查团”,到全国各大接收地调查,将有关违法人员抓获处理。
实际上,大多数贪污的接收大员并没有受到实际性处罚,少数几个接收大员被处理是为了平息民愤,挽回形象而做的。

接收大员

调查期间,“接收处理敌伪物资清查团”处理了三起大案件,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数“刘乃沂贪污案”,该案中,刘乃沂的身份特殊,贪污数值之大,令人震惊。

贪污10亿的刘乃沂被枪毙

刘乃沂是海军,毕业于葫芦岛海军学校,起初担任海军上尉连长,仕途一帆风顺,当过海军教导大队的队长,利用职务便利,参与多项业务,狠狠赚了一笔。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乃沂的身份是华北区海军专员办公处平津分处主任,军衔是海军上校。
刘乃沂常驻天津,成了当地的接收大员,清查团来天津后,接到了多封有关于对刘乃沂举报的信件。

国民党大员

清查团们考虑刘乃沂是海军大校,有武器、警卫,决定实施秘密逮捕。
为此,清查团先让天津当地的政府人员配合,以打电话的方式邀请刘乃沂来某地参加会议,然后清查团在会议处秘密安排人手,计划活捉刘乃沂。

计划进行很顺利,刘乃沂被逮捕了,整个过程没有太多反抗,只是问办案人员:“你们准备把我怎样?”当然,此时的刘乃沂还不知道自己日后会被枪毙,办案人员也要听从上级的意思,对刘说:“你在接收敌伪产业中有贪污嫌疑,我们只是把你请来调查,希望你能配合。
至于怎样处置,还要看调查结果。

刘乃沂被捕后,清查团已经不需要顾忌,摆在明面上,开始搜寻刘乃沂贪污的财产。
有40余人参与了此次调查,分为4个小组,每个组有不同任务。
从办公室到住所,清查组的人发现刘乃沂的贪污情况远比举报的要严重很多。

据统计,刘乃沂利用接收大员的身份,藏匿物资总价值高达10亿元,如此庞大的数字,令办案人员也大吃一惊,没想到一个海军上校竟能有如此贪婪。
自此,清查团对刘的清查工作宣告结束,将案子上报。

金银珠宝

被逮捕的刘乃沂提出了见夫人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只能写一封书信。
信中的内容明面上是嘱咐妻子保重身体,实际上则是要妻子在北平找关系,替自己开脱罪行。
刘乃沂被押赴北平后,为免受皮肉之苦,供出了他最后一处藏匿物资处,一个十平米的仓库,里面装着大量的美金、西药,现场人员为之一惊。

另一边,刘乃沂的妻子尚氏四处找关系,携带大量的钱财企图想要通过贿赂的方式,打探丈夫的问题,并且想办法施救。
花了大量钱财,请客无数后,亲密之人告诉她刘乃沂案子不要浪费时间金钱了,此事由蒋委员长钦定,谁都说不上话,你就听天由命吧。

在北平看守所四个月中,刘乃沂享受到了特殊待遇,不仅能每天变着花样吃着美味佳肴,而且还不用戴手铐脚镣,除了不能出去外,在看守所内简直是有求必应,沐浴、小便有人伺候。

可这样的日子也就持续了4个月,刘乃沂终究还是难逃一死。
1947年1月12日,刘乃沂的案子报告被交到了蒋介石处。
毛人凤报告:多个清查团中,刘乃沂案是最大的一个案子。
蒋介石得知刘乃沂贪污10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后,起了杀心。

蒋介石

过去,百姓们都认为民国官员办案“只打苍蝇不打虎”,蒋介石为了改变这种形象,也为了间接削弱东北系在海军中的势力,决定痛下杀手,当即作出了批示:

“刘乃沂处死刑,唐静海督导不力,令其引咎辞职。

1月16日,军法处的人来到北平看守所,宣读了对刘乃沂的判决,其大意是“判处死刑,剥夺公权终身。
”一听自己要被处死,事先没有听到任何征兆的刘乃沂瘫软在地,随后大喊冤枉,要上告,不服!

刘乃沂没有任何上告的机会,此案是经过蒋介石特别指示,等待他的只有被枪毙。
很快,行刑人员将刘乃沂拖出,上午10时,在刑场,刘乃沂双膝跪地。

一声枪响后,刘乃沂倒地,气犹未绝,执行者再度补枪,此案算是终结了。
刘乃沂毙命时,年仅44岁,他成了替罪羊,蒋介石杀他顶多算是敲山震虎。

结语

刘乃沂被处决后,当局对此事大肆宣传,次日,全国各大报纸上纷纷报道“贪污之海军上校刘乃沂,乃为胜利后枪决贪官开一新纪录。
”几天后,刘乃沂的上级唐静海也因为督导不力,辞去了官职。

刘乃沂上报纸

刘乃沂被枪毙后,有些人拍手称快,此次贪腐案最终的结果可谓是大快人心。
蒋介石杀了刘乃沂,起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既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民愤,挽回了一点形象,又削弱了海军东北系的力量,真是老谋深算。

实际上,民众并不傻,此案结束后,人们不断质问,在接收大员中,“五子登科”之人比比皆是,比刘乃沂贪得多,职务高者比比皆是,为何仅处置了刘乃沂等少数人,没有一个是蒋介石的亲信。

蒋介石杀了刘乃沂,此举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他的形象也没有挽回。
杀了刘乃沂这个替罪羊,最多也就是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民国政府的形象还是一落千丈,最终的失败成了必然。

参考资料《贪腐人生,魂断天桥 ——民国海军上校刘乃沂贪腐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