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毛主席给开国唯一女少将颁发命令状,她的丈夫是开国上将

2024-11-25 08:10:01

革命战争时期,不少女战士巾帼不让须眉,经受住重重考验,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1955年9月,新中国举行首次授衔仪式,一千多名高级将领齐聚中南海怀仁堂,接过由毛主席、周总理等重要领导人颁发的命令状。

在这群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帅中,有一位女将军站在人群,格外引人注目。
此人名叫李贞,开国将帅中唯一女少将,她的丈夫是开国上将。

这张照片是当时授衔仪式中所拍下的,毛主席一脸微笑,双手将任命状交到李贞的手中。
李贞穿着笔挺的军装,双手接过毛主席手中的少将军衔命令状,两人都非常高兴,面带笑意,摄影师记录了这珍贵的一幕。

李贞的少将军衔来之不易,她童年遭受种种磨难,是有钱人家的童养媳,一路走来经历了九死一生。

1908年,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家中有五个姐姐,她是最小的孩子。
父亲在李贞生下没多久,就因为过度劳累而去世了,家里有六个张嘴等吃饭的孩子和身体不太好的妻子。

在那个年代,一妇女想要养活六个孩子,难如登天。
不得已之下,为了活命,李贞被送到一户有钱人家当“童养媳”。

李贞晚年回忆,当“童养媳”那段时间,她的生活黯淡无光,除了有干不完的活,还要忍受婆家的打骂,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

在李贞18岁那年,鼓起勇气,逃离那个虐待她的婆家,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
在革命队伍中,李贞踏实能干,表现突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为女性,李贞作战勇猛,不怕牺牲。
有一次,李贞带领游击队队员利用群山的特点与敌人周旋,拿着简陋的武器与敌人斗争、。
敌人派兵“围剿”游击队,李贞被敌人包围了,面对这样的困境,她不愿做阶下囚,果断纵身跳下悬崖,万幸的是,被树枝救了一命。

一次,游击队接到命令攻打张家坊团防局,李贞和战士们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后,决定来一场接亲来掩盖队伍的行动。
行动那天,李贞假扮新娘,乘坐着花轿,游击队一路上喜气洋洋,大张旗鼓,趁敌人不备的时候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完成了作战任务。

这次任务中,假扮新郎的是张启龙,在战友的撮合下,与李贞假戏真做,结为真夫妻。

婚后的李贞与张启龙一直投身于革命事业,夫妻俩人一条心,随时准备为党献出年轻的生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张启龙蒙冤,受到错误批判,为了不连累李贞,不得已选择离婚。

与张启龙分开之后,李贞打起精神将感情抛之脑后,以全部的精力投身于革命事业中。

长征开始前,经任弼时夫人介绍,在贺老总的主持下,李贞与当时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甘泗淇结为连理,简单的举行了婚礼。

婚后不久,李贞已经怀有身孕,她拒绝了组织上的照顾,坚决要求与战士同甘共苦。
长期的奔波与劳累,导致李贞早产了,在那个靠吃树皮草根维持生命的年代,她根本无法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奶水与营养。
不幸的是,不仅孩子夭折了,而且李贞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失去了生育能力。

抗战期间,李贞服从组织安排,转到后方担任了妇女干部学校的校长。
李贞采用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校里的妇女同志,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妇女干部。

解放战争期间,甘泗淇担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时,李贞担任秘书,夫妻齐心,其利断金,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不小的贡献。

解放战争的枪声还未完全停止,抗美援朝战争就打响了,李贞与甘泗淇夫妇主动请缨到朝鲜战场前线,协助志愿军司令部开展日常相关工作。

和平年代,李贞因为身体受损没有孩子,看着昔日的战友一个个承欢膝下,她觉得对不起丈夫甘泗淇。
李贞多次对甘泗淇说:“要不我们离婚吧,趁着还年轻,你再找个妻子给你生儿育女,我不能耽误你一辈子啊!”

然而,甘泗淇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有孩子只能是锦上添花,而我要的是雪中送炭的爱人”。
这句话感动了李贞,自此再也不提离婚二字,夫妻俩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李贞与甘泗淇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们领养了二十多个烈士遗孤和牺牲战友的孩子,把他们抚养长大,这是一份大爱。

李贞和甘泗淇这对革命夫妻因共同的信仰而结缘,在漫长而又艰苦的革命道路上互相扶持,共同进退,成就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