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王宝玉开飞机逃到苏联,苏联为示好我国,将叛徒送了回来
飞行员叛逃事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段时间,大陆与台湾相互有不少飞行员发生了叛逃事件,如1983年8月,从大陆驾驶飞机叛逃到台湾的孙天勤;1983年11月从大陆叛逃到台湾的王学成,这些人都曾轰动一时,他们永远被打上了“叛徒”的标签。
1990年8月,发生了一起性质非常恶劣的飞行员叛逃事件。
一名叫王宝玉的飞行员,他在黑龙江某航空兵服役,8月25日当天,驾驶着一架歼6飞机于中午12点起飞,随后不知所踪,地面部队无法联系上他。
王宝玉驾驶歼6失联半天,黑龙江某航空兵团的地勤人员非常着急,以为他出了什么意外,或许在某地区坠机了。
直到当天晚上,苏联塔斯社发布了一条新闻称:一架中国飞机于当天下午12时45分在苏联的克涅维契军用机场降落,飞行员要求到美国寻求政治避难。
自此,黑龙江某航空兵领导明白了,王学成的飞机并没有出事,他叛逃到苏联,当了一名可耻的叛徒。
王学成为何会选择叛逃,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王宝玉是山东人,1962年出生, 1980年7月招飞行员时入伍。
王宝玉学习成绩良好,喜欢专研一些新东西,从表面看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1984年王宝玉入党,从航校毕业后来到空军某师航空兵团当一名飞行员。
王宝玉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喜欢专研新东西,有着不错的飞行技术和较高水准的理论知识。
王宝玉身上的缺点也很明显,他自尊心很强,自视清高,疑心很重,不善于交际,与战友关系一般。
在队友的帮助下,王宝玉渐渐愿意和大家说话聊天,可是很难与他们真正融合在一起,内心始终有一层隔阂。
一些战友喜欢开玩笑,王宝玉就会觉得他很浅薄,没有思想和头脑,不屑与之为伍。
几年后,与王宝玉同一批到部队的飞行员,一些成绩优秀,综合能力强的人已经从普通的飞行员升为某部门的基层领导了,王宝玉对自己期望很高,见此情况,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心里非常不满,日渐失衡。
与此同时,王宝玉的家庭也出现了一些变故。
1988年,王宝玉结婚了,不久便在部队办理了家属随军手续。
当时随军家属很多,一时半会儿无法全部安排到位,王宝玉满腹牢骚,觉得上级厚此薄彼。
组织经过努力,给王宝玉的妻子在师部安排了一份工作,这已经是优待了。
可妻子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王宝玉对她一人在师部很不放心,便请求领导将她调到自己身边工作。
考虑到整体影响,领导并没有满足王宝玉的要求,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教育。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王宝玉已经得到特殊关照但并没有满足,要求更是变本加厉,实在是不应该。
几个月后,师部要提拔一批飞行中队长和大队长,王宝玉综合能力不过关,无缘大队长一职后,觉得领导在针对他。
再加上新婚后,王宝玉与妻子的关系不太好,妻子经常骂他窝囊,没能耐,给王宝玉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这使得他更加心灰意冷了,开始走向极端。
从那以后,王宝玉把主要心思放在了“学习”上,经常看一些西方的哲学著作和宣扬“自由”,“民主”的学说。
王宝玉越来越大胆,甚至不惜违规偷听反动广播,他的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王宝玉利用训练和演习的机会,开始认真分析周边国家的机场数据,开始规划出逃路线。
1990年8月25日,此前王宝玉已经规划好出逃路线,他就在等这一次训练机会。
当天中午十二点零九分,王宝玉驾驶一架歼6飞机正在进行日常训练,训练的科目是低空特技。
当王宝玉驾驶歼6到预定空域后,直接右拐弯,在100米左右的高度低空加速飞行,不久飞机就过了边境。
地面指挥部无法侦测到王宝玉驾驶的歼6飞机后,以为飞机失事了,派人到四处搜寻,整整一下午没有发现什么行踪。
王宝玉的飞机已经出现在了苏联的上空,他原本是计划直接飞往乌格洛沃耶机场,因为该机场在维修无法降落,只好更换降落位置。
王宝玉早在国内就已经摸清楚了苏联主要机场的位置,他随机应变,直接改飞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克涅维契军用机场。
飞机超低空驾驶耗油量大,等王宝玉到达机场时,燃油几乎耗尽了,好在这个机场是一个轰炸机机场,跑道既宽又长,他操控歼6飞机迅速对准跑道,强行着陆了。
中午12时45分,王宝玉驾驶的飞机降落在了克涅维契军用机场,苏联士兵一时没有发现,还以为是本国的飞机,这也说明当时苏联军用机场的防空火力漏洞有多大,如果这是一架带着炸弹的飞机,恐怕这个时候军用机场上的全部飞机已经被全部炸毁了。
王宝玉降落后,由于没有梯子,他下不了飞机,只能打开机舱盖通风透气,呼叫远处的苏联士兵。
直到10分钟后,一位苏联士兵才慢慢前来,王宝玉向他招手示意。
这名苏联士兵一看机场上的飞机,立即跑步离开了,没多久就有一辆军用汽车开过来,一名军官带着三五个士兵下了车。
当苏联士兵看到这是一架中国飞机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先是准备了梯子让王宝玉下车,然后找来一名翻译与他对话。
一番交谈后,苏联士兵得知王宝玉的用意后,觉得这件事太大了,立即向上级报告情况。
这时,一位年轻的苏联军官对王宝玉苦笑道:你这一来,又成了远东的红场飞机事件。
“红场飞机事件”是苏联防空体系的耻辱事件,1987年5月28日傍晚,一名年仅19岁的德国人驾驶一架单引擎172运动飞机,穿越了苏联强大的防空体系,成功降落在莫斯科红场。
这件事对苏联军队造成的影响很大,相关将领被撤职,不到4年的时间,一架中国军用飞机能够再次安然无恙降落在苏联的军用机场,造成的影响不输“红场飞机事件”。
自1987年苏联发现防空体系存在巨大漏洞后,过了4年时间,他们依旧没有补上这个漏洞,而且这个漏洞更加明显了。
很快,苏联高层震怒,问责军用机场的相关负责人,一大批军官被撤职查办了。
九十年代初,中苏关系相较六七十年代已经大为改善了,自戈尔巴乔夫访华后,两国结束了30年的长期隔阂。
王宝玉叛逃事件发生后,苏联立即与我国大使取得联系,两国启动了外交程序。
苏联通过外交的途径,希望“王宝玉叛逃事件”能够得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向我国作出相关解释。
也就是说,苏联不会因为王宝玉这样一个小人物去破坏中苏关系,为了向中国示好,决定将王宝玉引渡回中国。
双方外交人员深入探讨,一致认为此事应该低调处理,对我方要求将飞行员引渡回国的要求,苏联给予完全支持。
经过协商,我国安排一架图—154专机直飞苏联克涅维契军用机场引渡王宝玉,同时还要将那架降落在该军用机场的歼6飞机空转回国。
在具体细节上,苏联认为,王宝玉已经提出了政治避难,那么他被引渡前的安全问题由苏联负责,我方不能在苏联领土逮捕他。
在正式移交的过程中,苏联提出为安全保密,需要蒙住王宝玉的眼睛,他也欣然同意了。
王宝玉上了图—154专机的那一刻,他已经被我方完全控制了,这个想要叛逃到美国寻求避难的叛徒,最终还是落网了。
遣返回国后,王宝玉很快就被送上了军事法庭,被开除了军籍和党籍,以叛国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为一己私利而叛国的王宝玉,最终还是落网了,受到应有的惩罚。
王宝玉的结局咎由自取,他曾是国家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培养的空军飞行员,身份是一名军人,王宝玉叛国,整个部队引以为耻,丢了中国军人的脸面。
在任何国家,叛国罪都是不能被原谅的,王宝玉叛逃事件发生后,相关单位举一反三教育部队全体战士,完善了各项制度,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参考资料《震惊中苏高层的军机叛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