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郭沫若两女儿回乡,探望父亲原配张琼华,一见面就喊:妈妈
1979年,郭沫若的两个女儿回到乐山老家,去看望独守空房68年的郭沫若原配妻子张琼华。
两个女儿郭庶英和郭平英热情地拉着张琼华的手,称呼她为“张妈妈”,终生都没有得到郭沫若认可的张琼华,却得到了两个女儿的认可和尊敬,她顿时老泪纵横,拉着两个女儿不肯撒手。
提到自己的这个原配妻子,郭沫若毫不留情地在文章中写道:“还未露面,只看到脚从花轿里伸出来,心便凉了半截……掀了盖头,只是看见那新娘的一双露天的猩猩鼻孔。
”
郭沫若不仅对张琼华本人不满意,对这段由父母包办的婚姻也不满意,结婚之前,他和张琼华没有见过面,两个人一点都不了解。
起初,媒婆上门说亲时对郭沫若说新娘长得小巧俊美,文静腼腆,虽然没什么文化,却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
郭沫若本来是百分百不愿意的,听到媒婆这样说,再加上父母的劝说,才勉强点了头,娶了张琼华。
新婚当晚,郭沫若掀了盖头看到张琼华的模样后,气得想把那媒婆打死。
在郭沫若眼里,张琼华面貌丑陋,毫无俊美可言,身材矮小,总是佝偻着腰,最重要的是,张琼华是缠了足的女人,对于接受了新思想的郭沫若来说,娶一个小脚女人,是相当没面子的事。
本来就对这门婚事不满意的郭沫若,一气之下抱着被子去了厢房,不愿和张琼华圆房。
新婚夜就遭到丈夫如此对待,张琼华伤心地哭了一夜,但是从小接受封建思想洗礼的她,并没有想到为自己抗争,第二天洗干净脸,就早早起床做家务了。
郭沫若的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郭沫若,说了一大堆古人娶丑妻的典故,郭沫若完全不当回事,结婚不到一个礼拜,就出国游学去了。
后来,郭沫若回乡小住过一段时间,家人守在他和张琼华的房外,逼着郭沫若和张琼华圆房。
最终郭沫若也没有就范,硬是在地板上凑合了一夜,从始至终,郭沫若和张琼华都没有夫妻之实。
郭沫若不在家的那些年,张琼华代替郭沫若照顾着家中的父母,成了十里八乡出名的好媳妇,也因此独守空房68年。
即便后来郭沫若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结婚生子,张琼华也没有离开郭家,她硬是在郭家,将自己从二八少女熬成了沧桑老妇。
张琼华将郭沫若的照片贴在自己家中,将他的文章、衣服,还有寄回家的信全部都珍藏起来,这么看来,张琼华一定很爱郭沫若吧。
实际上,张琼华对郭沫若的感情算不上爱,只是旧社会女子的一种执念,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执念,她认了命,认了自己就该守活寡一辈子的命。
1979年,郭沫若去世的第二年,他的两个女儿郭庶英和郭平英回乡探亲,专门去探望了父亲的这位原配妻子,亲切地称呼张琼华为“张妈妈”,后来,还以女儿的身份对张琼华照顾甚多,帮张琼华度过了一个安稳平和的晚年。